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巧北 《化学教育》1997,18(8):35-35
由于氢氧化亚铁难溶于水,所以一般都用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和强碱溶液相互作用来制取的。但由于Fe2+具有还原性,尤其是在碱性环境中还原性更强。因而在空气中制取氢氧化亚铁时所得Fe(OH)2沉淀迅速被氧化,很难看到白色絮状沉淀的生成。我们采用下述方法制取Fe(OH)2,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1.用两支(18×180mm)的具支试管及其它仪器如图组装起来。2.铁屑和稀硝酸加入A管,氢氧化钠溶液加入B管。先打开夹1,H2通过夹]和玻璃管进入试管B,把NaOH溶液中溶解的空气以及清波上方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硫酸亚铁溶液中Fe3+的含量以及NaOH溶液的浓度对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影响,发现反应体系中Fe3+的含量是影响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关键因素,实验前应用还原铁粉与硫酸亚铁充分反应5 h以上,NaOH溶液的浓度对该实验也有重要影响.在综合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得出了适合课堂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的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琛 《化学教育》1982,3(1):50-51
由于氢氧化氧铁Fe(OH)2难溶于水,所以一般都是用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和强碱溶液相互作用来制取的。纯净的氢氧化亚铁应该是白色的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4.
吴名胜 《化学教育》2010,31(9):79-81
着重探讨影响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的因素,探讨了溶解氧、溶液的滴加顺序、溶液滴加速率、溶液的浓度、生成沉淀的紧密程度、温度等因素对沉淀颜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寻求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名胜 《化学教育》2010,31(6):84-84
针对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不少教师做了改进和探讨[1~9]。但所得氢氧化来铁保存时间大都很短。实验条件也不易控制,有的方法耗时长,不利于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  相似文献   

6.
翟正河 《化学教育》1999,20(Z1):74-74
我国现行中学教材中关于氢氧化亚铁实验方法是用长胶头滴管插入FeS04溶液液面下滴加NaOH溶液来制备的。  相似文献   

7.
程伟平 《化学教育》2013,34(4):73-75
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进行了改进,能明显观察到白色Fe(OH)2沉淀,并能保持2小时,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得出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并不是由溶解的氧气氧化所导致,可能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吸附亚铁离子,灰绿色是亚铁离子聚集导致的,并通过在浅灰绿色沉淀中加入硫酸和KSCN溶液,看到溶液未出现红色进行了证实。同时使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饱和)与新制硫酸亚铁反应,能够长达数小时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9.
段中东  熊言林 《化学教育》2011,32(3):57-58,62
借助SPSS软件设计正交实验表,在乙醇-水体系中研究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最佳实验条件,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加以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金新 《化学教育》1982,3(4):50-50
1982年第1期刊出的"氢氧化亚铁的氧化和制取"一文中提到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跟亚铁盐溶液作用制Fe(OH)2的方法不妥,因这样制得的是FeCO3,而不是Fe(OH)2。  相似文献   

11.
陈杨展  吴双  蔡双莲 《化学教育》2017,38(11):61-63
采用氯化钠水溶液配制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溶液,“盐析”效应大大降低了溶液中的溶解氧含量,通过这种简单方法制备出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能在较长时间稳定存在,通过分段显示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沉淀生成之后一系列变化的客观现象,了解氢氧化亚铁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赵亭 《化学教育》2012,33(12):77-77
对文献报道的氢氯混合气体光照爆炸实验和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实验设计,使实验更易准备,更易操作,更易成功。  相似文献   

13.
如果用绿矾来制Fe(OH)2,是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我们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其效果较为良好。兹介绍如下: 用过量的熟铁粉与15%稀硫酸作用,如作用缓慢可微微加热;进行三分钟后,即可倾出过滤。滤下的澄清液中含稀酸与硫酸亚铁。然后用滴管滴入20%的碱水四、五滴。则在滴入与酸中和后的一刹那间,可见到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移时即转为浅绿色。  相似文献   

14.
张兴涛  王澍 《化学教育》2018,39(23):62-64
在分析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或不足,基于逆向思维进行创新改进。通过药品加入顺序的倒置、实验仪器或实验环境的倒置操作、逆向分析实验结论等,创新改进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盐酸滴定NaHCO3溶液,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反转实验环境改进焰色反应,逆向分析水的组成等实验。  相似文献   

15.
周匡井 《化学教育》1988,9(1):45-46
准备容积在100毫升以上的注射器三个,容积5毫升注射器二个;注射针头(小号为宜)七个;输液用盐水瓶二个(带橡皮塞,去掉铝保护层);空青霉素小瓶六个(保留铝加固层);还原铁粉(或不锈钢针),浓硫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二、实验步骤1.试剂瓶的洗涤:取空青霉素小瓶用注射器抽取蒸馏水注入瓶内,反复振荡再抽出,多次洗涤。  相似文献   

16.
申燕 《化学教育》2021,42(1):26-30
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开展专题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设计与改进,重点关注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水平的发展,并基于具体的测评数据进行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17.
赵云 《化学教育》2015,36(21):62-64
巧用具支试管改进了“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铜与浓硫酸反应”等实验,不仅节约药品、操作简便、快捷,而且现象明显,既适合教师演示实验,更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18.
聂素云 《化学教育》2011,32(11):71-71
Fe(OH)2容易被氧气氧化,所以按照教材[1]中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是灰绿色的物质,观察不到白色的Fe(OH)2。有不少研究者[2,3]将实验进行了改进,赶走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或者将滴管深入FeSO4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实验操作复杂,  相似文献   

19.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09,30(11):74-74
1制得的白色Fe(OH)2很快变为浅绿色,转变是否和Fe(Ⅲ)有关 文献报道:当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Fe(OH)2开始呈现浅绿色时,加酸溶解沉淀,再加KSCN,溶液的颜色和原FeSO4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的颜色相同。由此认为:沉淀开始呈现的浅绿色和Fe(Ⅲ)无关。作者认为呈现浅绿色有3种可能,如Fe(OH)2转变为Fe[Fe(OH)4]……(均未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再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峻峰 《化学教育》2010,31(9):82-82
《化学教育》2010 年第3 期第84 页载文《硫酸亚铁溶液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再改进》,实验装置的改进创造了实验的无氧环境,Fe2+ 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解决了Fe2+ 溶液中溶解氧的干扰问题,使得实验现象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