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但其关键原料异氰酸酯有毒和湿敏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前景.环碳酸酯化合物与伯胺反应是制备得到聚氨酯的一条新途径,用这种方法合成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其羟基氨基甲酸酯基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具有比传统聚氨酯更好的耐水解性和机械性能.本文介绍了NIPU的合成机理,总结了环碳酸酯的合成方法,综述...  相似文献   

2.
脂肪族聚酯及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酯交换法或直接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聚酯,经二异氰酸酯(HDI)扩链得到含氨酯键的聚酯及共聚酯,用DSC、X射线衍射等分析表征了聚酯及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用土埋试验、CO2释放试验和黑曲霉降解试验着重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详细讨论了聚酯结构、组成及聚酯分子量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脂肪族二元酸酯与乙醇胺反应容易获得的对称二酰胺二醇,经缩聚合成聚酯酰胺预聚体,并针对端羧基和端羟基同时扩链来提高分子量,获得可生物降解的聚酯酰胺.首先将N,N′-二(2-羟乙基)草酰胺(HEOA)或N,N′-二(2-羟乙基)己二酰胺(HEHA)与己二酸和丁二醇缩聚,制备同时带有端羧基及端羟基的脂肪族聚酯酰胺预聚体,通过1,4-双(2-噁唑啉)苯及己二酰双己内酰胺混合扩链剂扩链,获得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并通过红外、1H-NMR、DSC及TGA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在制备过程发生了一定的酯-酰胺交换反应;扩链后聚合物的熔点、熔融焓和热稳定性有所下降;但热稳定性仍接近或略高于聚己二酸丁二酯.  相似文献   

4.
弹性蛋白经α-溴异丁酰溴化制备了大分子ATRP引发剂溴化弹性蛋白(E-Br), 再以E-Br作为引发剂, 在CuCl/2,2-联吡啶催化体系下,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弹性蛋白-g-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接枝聚合物. 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离子色谱和动态接触角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PHEMA键接到了弹性蛋白表面; SEM显示接枝改性后弹性蛋白的表面比未改性前光滑, 但改性后样品的热性能均比未改性样品的低, 起始热分解温度由改性前的307 ℃变为265 ℃; 动态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 接枝改性后的样品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反应72 h后, 其前进角由接枝前的130.45°下降到29.80°.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PISOX)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用原位红外法定量地研究了温度、投料比对PISOX合成中噁唑烷酮(OX)和异氰脲酸酯(IS)成环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低温有利于IS的生成,高温有利OX的生成;在高温下IS转化为OX;投料比与固化工艺决定着PISOX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梁璐  刘白玲  陈华林  徐前 《合成化学》2005,13(5):483-485
以顺丁烯二酸酐、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酐等为原料,利用官能团活性的差异,通过逐步展开的方法合成了含有双键和端羟基的聚(酯-酰胺)型分子结构的超支化大单体(3)。IR分析表明:3的分子末端为大量伯羟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3含有可供聚合的乙烯基,将3与其它乙烯基单体共聚可以获得含超支化结构的共合物。  相似文献   

7.
超支化聚(酯-酰胺)的合成与流变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十几年来 ,超支化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殊的性能而受到普遍关注[1]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低的熔体粘度 ,与线性聚合物共混可显著改善其加工流变性 ,具有商业应用潜力 .关于超支化聚合物在流变改性方面的应用已有文献报道[2~ 6] ,但目前文献中的大多数单体合成较繁琐且收率不高 ,这已成为制约超支化聚合物应用的瓶颈 ,如何以简便的途径合成超支化聚合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设计一条新的合成路线 ,即以 1 ,2 ,4 苯三酸酐、乙醇胺及乙酸酐为原料 ,以高的收率得到了单体N ( 2 乙酰氧基乙基 ) N ( 2′ ,4′ 二羧基苯甲酰基 )胺 (…  相似文献   

8.
AB_3型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缩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 ,在冰水浴条件下 ,合成AB3型单体 ,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没有出现凝胶现象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谱仪 (FTIR)、粘度测试、端基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特性粘数进行了表征 .同时对AB3型超支化聚 (酰胺 酯 )的缩聚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130℃、14 0℃和 15 0℃时的缩聚反应速率常数 ,并进一步得出了缩聚反应活化能 .实验结果证明缩聚过程为自催化过程 ,且为三级反应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一种端氨基聚(醚-氨酯)PEU-((CH2)6NH2)2(Ⅱ),以Ⅱ为原料制备端氨基聚(醚-氨酯-酰胺)PEU/DTPA共聚物造影剂配体(Ⅲ).Ⅲ的特点为(1)大分子配体的端基为—(CH2)6—NH2,柔性间隔基较长,可克服较大的空间位阻,与靶向性物质(如靶向多肽、蛋白质)反应;(2)原料Ⅱ为采用聚氨酯反应制备,亲水亲油链段长短、种类可控性好,实验条件简单;(3)端氨基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与多肽等反应.大分子配体Ⅲ与Gd3+络合制备了相应的Gd3+配合物(Ⅳ),研究了Ⅳ的弛豫性能,磁共振成像(MRI)结果表明,合成的造影剂Ⅳ纵向弛豫速率(R1)与医用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相比提高了38.40%,在裸鼠肝脏内信号增强率在0.1、6、12、24 h分别是Gd-DTPA最大信号增强的1.5、3、1.8和1.3倍,在体内的半衰期明显延长.用IR、NMR、GPC、官能团滴定、ICP等方法表征产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TiO2-SiO2(PVP)凝胶基催化剂(TSP),无溶剂条件下,以碳酸二苯酯与1,4-丁二醇为单体,采用常压预聚和真空缩聚两步熔融酯交换法合成了聚(对亚丁基)碳酸酯(PBC),考察了工艺条件,并对PBC的结构及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如下:预聚时间为2 h,预聚温度为220~230℃(N2保护),缩聚温度为220℃,缩聚压力300 Pa,催化剂用量为0.15 wt%.优化条件下,PBC的特性黏数为1.12dL/g,Mn为49000,Mw为101000,PDI为2.07,Tg为-32.32℃,端羟基含量为6.2×10-4mol/g,苯酚残留量为5.26 wt%.在此工艺条件下,通过控制副产物苯酚的蒸出速率及其量,可以实现产品聚合度的可控,且苯酚几乎能够完全回收.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共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二酐单体,4,4′-亚甲基二(2-特丁基苯胺)(MBTBA)和对苯二胺(PDA)为二胺单体,经高温溶液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可溶性共聚聚酰亚胺,采用IR、NMR、GPC、UV-Vis、TGA、DMA等测试方法对所得共聚酰亚胺进行了表征,并采用1H-NMR谱来确定其共聚组成,考察了两种二胺单体的不同摩尔配比对共聚酰亚胺溶解性、耐热性和透光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聚(3-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PHB)和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的结晶速率慢,二次结晶现象严重导致其在室温存放过程中性能劣化。通过拉伸诱导形成β晶可以有效抑制二次结晶现象,使机械性能提高并在室温下稳定。本文综述了PHB与PHBV的β晶结构及形成与转化机制的研究现状。重点概述了β晶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增韧机制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β晶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β晶结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空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高度支化的具有三维椭球状立体构造的大分子[1]. 由于具有传统线型聚合物所没有的低熔体粘度、高流变性、良好的溶解性及大量末端官能团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超支化聚合物自 20世纪 80年代末在杜邦公司诞生以来[2]便很快成为高分子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3~7], 预计其将在医药载体、大分子建筑"砌块"、催化剂和流变添加剂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8].  相似文献   

14.
以N,N′-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酰胺与己二酸及丁二醇缩聚,合成了同时带有端羧基与端羟基的聚酯酰胺预聚体,研究了不同扩链剂的扩链反应,获得了特性黏度达1.05 dL/g的聚酯酰胺.对预聚体及扩链后聚合物进行了红外与核磁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并对聚合物进行了DSC与TG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物的固态缩聚反应,从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测定结果,表明与纯PET或PBT不同,其反应速度较快,并呈超加和的相对分子质量(以特性粘数[η]表征)增长。从反应发生在液相的基本观点出发,说明温度、共混等使液相增多,将加速反应的进行,加上共混物之间的相互缩聚和酯交换,生成嵌段共聚物的结果,导致超加和效应。  相似文献   

16.
PLGA-(PEG-ASP)n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聚乙二醇/L-天冬氨酸预聚物[(PEG-ASP)n]为共引发剂,引发D,L—LA和GA开环共聚合成具有功能侧氨基的PLGA-(PEGASP)n共聚物。通过FTIR、^1H—NMR、DSC、表面接触角测定和细胞培养等方法研究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为典型的非晶态聚合物;共聚物的亲水性以及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能力和粘附效率均明显优于PLGA。  相似文献   

17.
用FTIR和DSC研究了PHBV及其与聚碳酸亚丙酯(PPC)熔融共混样的熔融结晶行为和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HBV与PPC熔融共混过程中发生了酯交换反应,两组分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PPC虽然能降低PHBV结晶折迭链的表面自由能,但同时也能够降低PHBV的结晶度、球晶径向生长速率、平衡熔点和结晶能力.  相似文献   

18.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端基光致变色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3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酰胺-酯)(HBP),最后用4-(4′-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对HBP的末端羟基进行功能化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和酸碱变色性的HBP;用紫外光谱对改性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变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紫外光照时间延长紫外吸收强度增加;随pH值增大紫外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含有1个酯基。近些年来,相继合成了一些非酯型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在保持分子整体空间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用其它功能团替换酯基,已开发出肟醚菊酯、醚菊酯、烃菊酯和酮菊酯等高效低毒、结构简化的杀虫剂,其中醚菊酯已正式作为农药商品。作为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结构变化的新尝试,我们合成了10种非酯型拟除虫菊酯新化合物,它们属于N-芳基-3-甲基-3-(对乙氧基苯基)丁酰胺类化合物,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R)-3-奎宁环醇与乙酸乙酯的酯交换法和(R)-3-奎宁环醇与乙酸酐的乙酸酐法合成了(R)-3-乙酸奎宁环基酯。通过考察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探索了合适的合成工艺。结果表明,乙酸酐法得到的产品收率远远高于酯交换法得到的产品收率,收率最高可达8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