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我从事珠心算教学工作历经了十几个春秋,回顾十几年的珠心算教学,在从点到面的不断探索中,在试验到普及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家长和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地反响,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选举几道例题,我们将引导大家细致思考,有所启迪。 例1  相似文献   

5.
教研和教学实践表明:在珠心算教学中只有把握下述八个问题,才能达到开展智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确保教学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小学课程进行教改,在小学三、四年级数学课本中的珠算课已基本删法;同时社会计算工作也在不断变化,会计工作电算化以及银行、超市都使用电脑等,认为在当代或今后“不需要算盘了”,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7.
当前珠算事业正面临重大的发展时期,国内外的人们都认为珠算应由计算功能向教育启智功能延伸,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世纪里永葆珠算的青春,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可以说,这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必然。仅  相似文献   

8.
周秋英 《珠算》2002,(2):24-25
珠心算是珠算的升华。珠算是心算的基础,而记数的快慢又直接影响到珠算的速度,因而快速记数是提高珠心算实力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能一眼成、一眼清,而且既快又准。而有些学生一个数得分几次来看才能完成。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记忆过程是个体接受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和有效运用的过程。当然,记数的速度、广度因人的生理条件、能力等不同而异,但经过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快速记数是能够经过科学的训练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表象、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以《时代呼唤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为题做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基础抓起,需要从小就进行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养成,需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高水平的科学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12.
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也影响着学习的持久性。珠心算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以取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学习珠心算的道路上取得更好成绩。如明确学习目标,获得信心和动力,家校联动征得家长支持,以赛促教,鼓励孩子做自己的超级英雄。  相似文献   

13.
笔者执教的学校是一所特殊学校,大部分学生是中重度智障学生,他们理解能力较弱,如何将珠心算的思路尽可能简化,使“生活珠心算”课程能更大程度地补偿智障儿童的缺陷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今年6岁。2005年3月即4岁时开始在成都罗兰珠心算启智学校学习,当年11月参加成都市首届少儿珠心算比赛,获得幼儿B组一等奖,学习18个月后的2006年10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蒲公英少儿珠心算创新表演活动又获幼儿组金奖。  相似文献   

17.
所谓技能,是顺利的完全某种任务的一种心智或动作的活动方式,它需要通过练习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8.
将统整理念融入到基础教育教学中是拓展学科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新方向。珠心算学习课程的统整模式重在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将动手和实践能力恰当结合,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美玉 《珠算》2002,(3):8-10
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的珠心算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充满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珠心算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一可以后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按照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掌握教学要点,理解教学内容;二可以实现教学反馈,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珠心算作为一门特殊课程,有其特有的教学方法。珠心算教学致力于实现将外显的珠算技能转化为内在的心算,这就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结合珠心算课堂学习的基本环节,投入学习可以分为情感投入、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情境的设计、过程的展开、结果的预期,只有学生积极的在各个环节中投入学习,才能让珠心算教学真正实现从珠算到心算的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