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考察运河(杭州段)水道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明确了基含义和范围;并进而论述了其功能的演变及其对杭州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其主要功能有航运、水利、纳污和景观、生态、文化等几项;其中,航运功能在古代最为突出,对杭州城市的作用也最为显著,在早期,[决定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也控制了城市的基本空间形态;当代景观、生态和文化功能凸显,运河必将成为推动和促进城市发展、城市整体形象完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滨水工业遗产再生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京杭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建筑群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剖析.以建筑群景观空间改造为楔入点,提炼出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的重构策略.一方面从构筑物实体要素出发,提出了体量柔解化、功能混合化的景观更新原则.另一方面从外部场所虚体要素角度,建立了界面开放化、要素整合化的景观渗透方式.基于京杭运河杭州段区域改造设计实证,探索了城市滨水工业景观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滨水工业遗产再生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京杭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建筑群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剖析.以建筑群景观空间改造为楔入点,提炼出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的重构策略.一方面从构筑物实体要素出发,提出了体量柔解化、功能混合化的景观更新原则.另一方面从外部场所虚体要素角度,建立了界面开放化、要素整合化的景观渗透方式.基于京杭运河杭州段区域改造设计实证,探索了城市滨水工业景观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4.
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功能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对其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杭州城市旅游业发展与运河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与形象策划,并对运河各区段的旅游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设的性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5.
解放以来,杭州市人口已由62.48万发展到1981年的115.59万,其中城市人口由47.38万发展到90.53万。未来城市规模该有多大,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城市规划部门根据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以及杭州城市的特点,提出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有控制地发展到一百万左右的设想。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对杭州未来规模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包括两种相反的主张。一种认为,杭州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城市,不能让过多的工业和人口损害它的风貌,现有人口应压缩几十万。另一种认为,中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性的城市化道路,杭州不仅旅游事业有一股势头,工业和科学文化事业等也大有活力,本世纪末无疑要发展成为百万等级的大城市,往后势必是二、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地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正值中期,城市化提速带来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高强度投入,大量“城市移民”进入城市就业、聚居并形成移民社区,“城中村”则成为其物质载体.“城中村”所在城乡结合部区位,首当其冲位于城市拓展的范围内.探讨“城中村”、“城市移民”与城市拓展的相互关系及三者在发展中相互协调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的现实必要性,并通过杭州的案例分析,提出适宜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杭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杭州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和分级量化,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杭州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从1999年到2004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虽有较小起伏,但总体仍为上升,呈良好发展趋势.文章最后根据各项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杭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杭州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社会网络与位序-规模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16市上市类文化创意企业的母-子公司数据信息, 揭示文化创意企业集聚视角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研究发现: (1) 2005~2015年, 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企业上市公司总部数量逐年增加, 公司总部多设立于上海、杭州、苏州以及南京4地; (2)传媒类和软件及计算机类企业多分布于传统区域, 设计咨询类企业生产网络中, 存在传统非核心城市跃升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现象; (3)上市公司生产网络结构逐渐复杂, 多中心及新核心相继出现, 且生产网络中城市位序有变动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动态正形塑城市体系结构. 为此, 建议长三角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中应加强企业母子间的联系强度, 促进城市创意流动网络化, 有望推进长三角创意源-流形塑创意城市群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扩张的空间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杭州市中心城区的多时相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建设用地扩张强度、空间自相关方法等,分析了杭州市1991~2010年间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扩张的空间模式及其演化.结果表明:(1)杭州市城区快速扩展,各街道 乡镇扩张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杭州城市扩张的“热点”方位变化大致为:城北-城西-多方位-城东,其变迁规律与杭州城市扩张模式的总体变化规律一致;(3)杭州市城市扩张的空间模式主要有边缘式、填充式、自发式和线性轴状,且随城市演化过程总体遵循以下轨迹:首先,主城表现为边缘式为主、填充式为辅的扩张;其次,外围自发式的扩张形成了副城;接下来主副城都表现为从填充为主、边缘为辅的扩张转变为边缘为主、填充为辅的扩张;而线性轴状扩张是沿交通线发展并贯穿整个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沿海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地调查所取得的大量具体资料的分析,系统地探讨了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条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了浙江沿海港口城市总体布局特征,内部结构形态和外部形态的演变发展规律,提出了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形态与布局变化趋势,为港口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杭州与绍兴产桃花水母标本的核糖体小亚基rRNA基因进行了扩增与测序.经序列比对分析,杭州与绍兴产桃花水母的核糖体小亚基rRNA基因序列与已知索氏桃花水母的序列极为相似,相似度分别为99.61%和99.45%;与索氏桃花水母的遗传距离均为0.001;经分子系统树分析,杭州与绍兴产桃花水母与索氏桃花水母的分支置信度高达1000.4.综上分析,杭州与绍兴产桃花水母均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该结论与其形态学分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道路交通流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式边界的单向三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考虑了小车和大车的不同运动性能, 并区分激进型司机与谨慎型司机的不同驾驶特征, 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不同时段的实测车流量, 对模型中开放式边界的进车率进行了识别. 依据提出的模型模拟得到杭州湾跨海大桥路段不同密度时的车流量, 经与实测数据比较, 两者吻合良好, 表明本文提出的交通流模型符合杭州湾跨海大桥交通流的实际情况. 同时, 通过展示车辆的时空演化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路面交通流所表现出的宏观特征, 有望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优化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杭州莎草科植物的分类研究,共报道了莎草科12属和81种植物,其中最大属为苔草属,共有34种。此外还附有分属、分种检索表以及名录,包括种的异名、生境、分布和经济用途等。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产索氏桃花水母的形态学及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杭州和绍兴的桃花水母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和鉴定,标本的形态学鉴别特征为:触手分3级,主辐触手明显较其它触手长;刺丝囊疣乳突状,围绕触手呈螺旋形排列;平衡囊管状,生殖腺为长囊状.其形态鉴别特征与文献报道的索氏桃花水母的分类特征一致,故将杭州与绍兴产桃花水母订为索氏桃花水母.对杭州产索氏桃花水母的形态特征系统地进行数量统计与分析,发现水母伞径与缘膜宽度、平衡囊数和触手数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平衡囊数与触手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性别对桃花水母伞径大小与缘膜宽度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杭州城区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为依据,运用综合气候学方法,将杭州城区划分为11个自然季节和31种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自1984年10月至1985年3月间对杭州地区的8个养鸡场进行的鸡球虫种类的初步凋查结果。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球虫卵囊的形态、结构及其最短孢子化时间;观察各种球虫的潜在期及其卵囊寄生部位,初步证实了存在于杭州地区的鸡球虫有Eimeriatenella,E.mitis,E.acervulina,E.praecox,E.hagani和E.brunetti等7种。其中,E.brunetti系国内首次报道。杭州地区致病性严重的鸡球虫主要是E.tenella。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全球预测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分析资料,结合统计分析、合成分析、对比分析以及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5个福建登陆北上并严重影响杭州的台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登陆北上影响杭州的5个台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福建登陆北上越过30°N(北上台风),另一类是刚进入浙南就减弱为低压(1010号莫兰蒂台风)。北上台风对杭州造成了大风和暴雨双重影响,而1010号莫兰蒂台风主要带来的是暴雨。(2)在北上台风对杭州产生较大影响时,其合成台风中心位于福建中部地区,东南风低空急流和偏南风低空急流显著,杭州处于台风环流第一象限两支急流的交汇处,利于产生暴雨、大风;而在1010号莫兰蒂台风对杭州产生较大影响时已减弱为热带低压环流,其北部倒槽与西风带冷空气相结合是产生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压环流与副高之间的偏南风急流也有利于暴雨形成。(3)两类台风虽然部分指数和空间热动力结构相近,但北上台风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更好,而1010号莫兰蒂台风在冷空气切入和斜压性增强作用下,具备更高的对流有效位能,出现对流性强降水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