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为提高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分发管道的智能分配响应速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DN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相结合的相关架构。该结构是将SDN的控制与转发分离架构和CDN网络结合,将CDN网络的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将控制平面集中起来,并将SDN的控制平面划分区域管理,使得数据转发时的管道更加智能和迅速,区域划分则能让用户在管理上更加清晰明了,流量管道的转发上也更加透明。最后与传统CDN-SDN架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架构比以往的架构在数据转发时管道智能选择以及连接方面有了一定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服务被部署到数据中心,其中一些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要求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提出了一种考虑等待时间的流调度策略(flow priority scheduling algorithm considering wait time,FPWT),该策略在划分流的优先级时不仅...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为了提高控制平面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而设计的多控制器部署,导致控制器负载不均衡和网络稳定性与控制器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负载均衡机制,以改善多控制器的负载不均衡问题.首先,过载控制器邀请相邻从控制器作为博弈者参与博弈而构建博弈域;然后,以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时延和交换机迁移成本集合粒子群算...  相似文献   

4.
工业物联网需要提供实时、可扩展的组播通信服务.这要求网络要在给定的时延上界内将数据传递给接收者,同时要能够最大化所承载的应用数.在现有的组播树算法中,单源树算法只关注实时性,共享树算法只关注可扩展性,同时兼顾两者的算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SDN技术,提出了一个面向工业物联网的实时、可扩展的组播通信框架,并为其设计了一个组播树算法——k-DCMO.k-DCMO算法为每个会话构建一棵时延有界开销最小的共享树,能够在保证会话实时性的同时,提升组播的可扩展性.结果表明,k-DCMO算法能够提供共享树算法所不能提供的实时性支持,并且能够获得比单源树算法更好的可扩展性.在实验拓扑中,其开销仅为后者的6.2%.  相似文献   

5.
软件定义网络(SDN)中,流表规则匹配域之间相互重叠,使得流表更新问题变得复杂。一条更新规则往往会触发多条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TCAM)表项移动,导致更新时间长。另外,现有SDN交换机采用的TCAM多为单端口设计,当TCAM进行流表更新时,数据包查找会被阻塞,导致数据平面的转发性能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实现快速更新并保障数据包查找,是提高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该文以采用TCAM查找方案的SDN交换机为硬件基础,设计并实现了流表更新系统。多个网络应用的更新经过前端整合并同时下达时,系统对规则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高效检测,赋予延时需求高的规则高优先级,使其能得到快速响应。该更新算法不会阻塞TCAM查找,可以实现查找和更新穿插执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系统性能在更新优先策略与查找优先策略之间取得了平衡。  相似文献   

6.
无人集群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它需要可靠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内部互联互通,为复杂的集群行动提供有效的信息传输渠道.为组成该网络,满足集群特点和需求的网络架构是关键.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人集群的全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架构,论证了其全分布、无中心、实时性强、架构动态和可扩充等诸多优点;其次,介绍了全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架...  相似文献   

7.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已经成为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新范式.SDN和NFV可以有效地提高部署和管理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SFCs)的灵活性.文中...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流量工程(TE)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强化学习路由(DRL-Routing)算法.该算法使用较全面的网络信息来表示状态,并使用一对多的网络配置来进行路由选择,奖励函数可以调整往返路径的网络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DRL-Routing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并且经过适当的训练后,能使各交换机之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SDWMR),将软件定义网络(SDN)与无线M esh网络相结合,由具有全局网络视图的逻辑集中控制器负责所有控制决策;首先通过控制器与M esh节点建立初始路径,根据初始路径进行最短路径优化,优化过程由Dijkstra最短路由算法完成;其次将优化后的规则通过初始路径传输到各个底层Mesh节点中.当路径传输大规模流量时本文以分流算法均衡路径负载,从而避免路径拥塞.SDN的引入为无线Mesh解决了路径故障问题,并且提升了路由效率.本文路由协议已使用M ininet-Wifi网络模拟工具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吞吐量、丢包率、延迟等网络性能方面SDWM R协议优于已有的路由协议如混合OpenFlow的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F-OLSR)、三阶段路由协议(ThreeStage)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数据中心网络中流量路径分配不合理、易导致大流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粒子群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流量调度算法.该算法重定义粒子群内部的寻解过程,以最优化网络性能为目标,动态地为数据中心的流量分配最优路径,以减少大流量冲突;并引入Metropolis设计多元化最优调度方案,确保数据中心流量的合理调度.与其他流量调度算法进行对比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升了网络质量,降低了大流时延,实现了更好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1.
软件定义网络控制与转发分离的架构特性使得网络行为更加易于掌控,提高了网络策略实施的效率.为了解决传统网络中只计算单一最短路径,忽略链路实时状态从而造成负载过大时链路拥塞的缺点,提出了一个基于链路实时状态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主要思想是利用软件定义网络架构中的控制器对全网的集中控制能力对链路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分析链路信息并得出链路的负载占用情况,然后将结果反馈给控制器,最后由控制器计算出负载最轻的路径并下发流表给相应的交换机.建立了计算机仿真建模和硬件实验平台,验证了该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链路利用率和用户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SDN的原理是将网络的控制平台和数据平台分离,由可编程控制器负责网络的数据转发策略。SDN的核心技术是OpenFlow。在SDN原理基础上,根据校园网的应用特点,设计了基于SDN技术的大理学院校园网的网络架构、拓扑、网络管理控制平台和虚拟化控制平台,分析了基于SDN的大理学院校园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提高光接入网网络资源利用率,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业务需求,解决不同用户数据流量缺乏动态控制和智能调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penFlow的光与无线融合接入网控制架构。该架构通过部署OpenFlow代理,延伸了控制器的控制深度到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设计了智能化控制权限的动态下放和回收机制,从而实现了功能的整体控制和资源的灵活调度。该控制架构能够以全局视角实时获取网络、用户及业务信息,根据网络状态以及网络资源的情况,动态灵活智能地制定和调整各个交换节点的数据处理规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能够执行多种并发、 动态网络测量任务的特点,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网络测量框架. 该框架能动态调整分配给各测量任务的资源, 从而确保用户层面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系统原型, 并采用3种不同的网络测量业务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任务测量精度满足率和任务拒绝率上具有更优的性能, 与传统方法相比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发展到面向应用的阶段,传统面向系统互连的网络体系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各种以高性能为评价指标的网络应用需求.在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历史及传统网络体系结构不足的基础上,讨论了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应用层主动网络(ALAN)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增加用户层实现对用户的管理和支持用户的可移动性,通过应用层的主动网络技术,解决目前网络无法提供服务定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IP网络难以提供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机制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增量部署式的网络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结构SoIP,该体系结构在现有IP网络之上采用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构建一层以SDN为基础的覆盖网络,并利用该覆盖网络的集中控制特点增强边缘网络的服务质量保证水平.面向网络应用需求和用户等级提出了以区分服务为基础的资源调控机制,设计了为SoIP实现整个体系架构协同运行的耦合机制,解决了网络可达性和服务质量映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体系结构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软交换组网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强  庞伟正 《应用科技》2006,33(5):17-19,23
对下一代网络(NGN)中软交换组网方式进行研究.针对现有的PSTN网络和软交换网络的组网方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位置服务器的组网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软交换网络的扁平化特征,同时又具有灵活的组网特性,解决了层次结构中路由选择复杂和平面结构中数据维护复杂的矛盾,对实际的软交换网络的组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