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3-(4-氯苯基)戊二酸(H2CPGA)为主要配体采用微波合成法合成了一个锌的新型配位聚合物[Zn(HCPGA)2(H2O)2]n(1),用元素分析仪、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C2/c。晶胞参数:a=2.9922(12)nm,b=0.7370(3)nm,c=1.0924(4)nm,β=98.008(6)°,F(000)=1200,Dc=1.628 g·cm-3,V=2.3855(16)nm3,Mr=584.68,Z=4,μ=1.309 mm-1,R1=0.0352,wR2=0.1124。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新配合物二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一水合锌(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n(1),[L=2-(2'-吡啶基)苯并咪唑],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5188(19) nm,b =1.30095(19) nm,c=1.3300(2) nm,β =102.676(3)°,F(000) =968,Dc=1.483 g · cm-3,V=2.1133(5) nm3,Mr=471.81,Z=4,μ=1.192 mm-1,R1=0.0539,wR2=0.0819.该配位聚合物晶体是由配位水与苯并咪唑上的氮原子形成氢键以及配体2-(2'-吡啶基)苯并咪唑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连接而成的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刘娜 《人工晶体学报》2015,44(3):846-85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Zn(Ⅱ)配位聚合物[Zn3(4-PP)4(OH)2(SO4)2(H2O)2]n(1,4-PP=4-(1H-pyrazol-3-yl) pyridine),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热重性质和荧光性质.该配位聚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群,其晶胞参数为:a=12.303(3) nm,b =6.0083(12) nm,c=25.308(5) nm,β=101.40(3)°,F(000)=1056,Dc=1.882 g/cm3,V=1833.8(6) nm3,Mr=1038.94,Z=2,μ(MoKα)=2.140 mm-1,R1=0.0672,wR2 =0.1300.在该配位聚合物1中,金属锌(Ⅱ)与SO24-以及OH-形成纯无机的二维层状结构,而4-PP配体仅作为端基配体;二维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铁的新配合物{[Fe(phen)3]·2(O-BDC)·H3O+·3H2O}n(1),[phen=1,10-菲啰啉,OBDC=5-羟基-1,3-苯二甲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9818(18)nm,b=2.2400(4)nm,c=1.8615(3)nm,F(000)=2132,Dc=1.494 g·cm-3,V=4.5791(13)nm3,Mr=1029.76,Z=4,μ=0.409 mm-1,R1=0.0477,ωR2=0.0710。该配位聚合物晶体中,5-羟基-1,3-苯二甲酸没有参加配位,1,10-菲啰啉与铁原子形成零维结构,零维结构通过1,10-菲啰啉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5-羟基-1,3-苯二甲酸与水形成的氢键相连接,形成三维的孔状结构,铁的一维链状结构填充在三维的孔道中。  相似文献   

5.
以Cd(NO3)2·4H2O和5-(4-羧基苯氧基)烟酸(H2L)为原料,用水-DMF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一个新型三维配位聚合物[Cd(L) (H2O)2]n,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确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201(2) nm,b=0.8225(3) nm,c=2.6361 (10) nm,α=90.00°,β=90.101 (7)°,γ=90.00°,V=1.3444(9) nm3,Z=4.在该配合物中,每个Cd(Ⅱ)的配位环境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金属Cd(Ⅱ)通过配体离子L2-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室温固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6.
在水热条件下,硝酸锌和硝酸镉分别与1,2,4-三氮唑(trz)及二元脂肪酸(已二酸:H2adi;丁二酸:H2suc)反应,得到两个新型配位聚合物[Zn7 (adi)4 (trz)4(OH)2(H2O)2]n(1),{[Cd3(suc)(trz)2(H2O)8](NO)2}n(2).配位聚合物1中,二维层状结构由新型结构基元[Zn7(trzz)4]10+与己二酸根(adi)连接形成,再由己二酸根连接二维层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配位聚合物2为二维层状结构,每层内结构基元[Cd2(trz)2]2+通过镉离子的连接形成一维链[Cd3(trz)2]n4n+,丁二酸根在垂直方向上连接一维链,层层之间以错开方式沿b轴排列.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了两个新的镉配位聚合物:[Cd(L1)(H2O)2]n(1)和[Cd(L2)(H2O)]n(2)(H2L1=1-羧甲基-4-(2-羧甲氧基苯基)-2H-1,2,3-三唑,H2L2=2-羧甲基-4-(2-羧甲氧基苯基)-2H-1,2,3-三唑,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H NMR)、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对配体和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和2为二维结构;两种完全去质子化的配体以μ4为配位模式分别与镉离子形成二维配位聚合物,配位聚合物1呈现双节点(4,4)连接的{44·62}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2则呈现{43·63}拓扑结构.同时,在室温下研究了配体和配位聚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8.
郑长征  权俐  杜筱笛  丁涛  宋斌 《人工晶体学报》2014,43(11):3033-3037
以2-呋喃甲醛水杨酰腙HL为配体与Cd(NO3)2·4H2O在乙醇和DMF的混合溶剂中反应,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配位聚合物[CdL2]n.通过FT-IR、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构表征表明配体2-呋喃甲醛水杨酰腙HL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n=0.49864(9) nm,b=2.0673(4) nm,c=1.0694(2) nm;β=101.394(3)°,V=1.0806 (4) nm3,Z=4.配位聚合物[CdL2]n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1212,晶胞参数为a=0.9710(3) nm,b =0.9710(3) nm,c =2.3162(11) nm,α=β=γ=90°,V=2.1838(14) nm3,Z=1.热重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二维配位聚合物{[Zn2(L)(m-bix)]2·0.5(H2O)}n[H4L=5,5'-亚甲基二间苯二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通过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10294(17)nm,b=1.10806(15)nm,c=1.2605(2)nm,α=73.259(2)°,β=74.304(3)°,γ=67.576(2)°,V=1.3410(4)nm3,Z=1。配位聚合物中,Zn(II)原子采取四面体构型,三个氧原子分别来与三个L4-配体,一个氮原子来于配位的m-bix分子。每个L4-配体桥联六个Zn(II)中心,形成一个波浪状的二维面[Zn2(L)]∞,然后m-bix分子在[Zn2(L)]∞的上下方连结双核Zn(II)单元,形成二维层状化合物[Zn2(L)(m-bix)]∞。室温下研究了配位聚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桥联配体5-[(蒽-9-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和Mn(CH3COO)2·4H2O 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个新型三维超分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2(H2O)4(CH3OH)(C2H5OH)(L)2]·(CH3OH)2·H2O}n(H2L=5-[(蒽-9-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单晶 X 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位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6850(19) nm,b=14.278(3) nm,c=17.666(4) nm,α=87.15(3)°,β=89.99(3)°,γ=83.96(3)°,V=2426.3(8) nm3,Z=2.该晶体结构为一维配位链,通过链与链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在室温条件下,固态荧光测试表明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分别在456 nm (λex=417 nm)和506 nm (λex=402 nm)具有较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11.
用氯化铕和2,4-吡啶二甲酸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个二维铕稀土配位聚合物{[Eu (pdc) (ox)05(H2O)4]·2H2O}n(1)(H2pdc=2,4-吡啶二甲酸;ox=草酸根阴离子),草酸根离子由部分2,4-吡啶二甲酸分解产生.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P121/c1 (No.14)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3047(15) nm,b=1.10973(9) nm,c =0.85494(15) nm,β=102.81(1)°,α=y =90°.Eu3+为九配位,除了与一个pdc阴离子配体和一个ox阴离子配体螫合配位外,还与四个水分子配位.pdc阴离子通过2-位羧基以μ2-桥联方式连接两个Eu3+,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其中一个Eu3+配位,4-位羧基没有参与配位.草酸根阴离子以螯合方式连接两个Eu3+.配体pdc和ox与Eu3+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了少见的2D之字形平面,该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显示鲜艳的红色荧光,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热重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新型氨基酸配位聚合物[Zn(L-trp)(D-trp)]n(L-trp和D-trp分别是L-色氨酸和D-色氨酸)通过水热法制备,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衍射等的表征.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a=0.91670(10)nm,b=0.53320(6)nm,c=1.9525(2)nm,Z=2.为二维双链平面结构.此配位聚合物具有中心对称空间群.每个锌离子Zn2+与一对外消旋体配合,而形成内消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 [Cu2(2,4-D)2(Im)4]n(NO3)2n (2,4-D-=2,4-二氯苯氧乙酸根,Im=咪唑),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159(3) nm,b=0.9473(3) nm,c=1.2413(4) nm,α=89.518(4) °,β=75.136(4) °,γ= 82.095(4) °,Z=1,F(000)=486,最终R= 0.0409,wR= 0.1021.在配位聚合物分子中,Cu离子有两种配位方式:Cu1与2个2,4-二氯苯氧乙酸根中的2个羧酸根上的2个氧原子及2个咪唑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了平面平行四边形,而Cu2与2个2,4-二氯苯氧乙酸根中的2个羧酸根上的4个氧原子、2个醚氧原子以及2个咪唑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了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每个2,4-二氯苯氧乙酸根桥联2个配位环境不同的Cu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相邻Cu...Cu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4736 nm.  相似文献   

14.
由1,4-二碘代苯出发,经过两步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2-甲基4.(4-(吡啶-3-乙炔基)苯基)-3-丁炔-2-醇.通过1H NMR、13C NMR核磁共振、Ⅹ-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a=3.3321 (4) nm,b=1.00539(11) nm,c=0.89158(10) nm,α =90.00°,β=92.442(2)°,y=90.00°,V=2984.2(6) nm3,Z =4.  相似文献   

15.
利用缓慢蒸发溶剂法合成了单核镍(Ⅱ)配合物[Ni(3,5-(So3)2CatH2)(phen)2(H2O)]·4H2O(CatH2=1,2-二羟基苯,phen=1,10-邻菲罗啉).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镍离子与一个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根离子、两个1, 1O-邻菲罗啉配体和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Ni(3,5-(SO3)2CatH2)(phen)2(H2 O)]结构.在结构单元中,还有四个未配位的水分子.未配位的水分子和[Ni(3,5-(SO3)2CatH2)(phen)2(H2 O)]结构通过O-H…O氢键相连,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与配体相比,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谱发生红移,发射峰在645 nm.荧光寿命为1.07 ns.  相似文献   

16.
徐凌云 《人工晶体学报》2017,46(7):1355-1360
4个单核配位化合物,[Zn(Maape)2(H2O)2(NO3)2] (1, 单核), [Cu(Maape)2(H2O)2(NO3)2] (2, 单核), [Zn(Maape)2Cl2] (3, 单核), [Zn(Maape)(H2O)4SO4] (4, 单核),都是用过渡金属盐和配体2-甲基-丙烯酸,4-(吡啶-4-偶氮)-苯酯合成的.四个化合物由单晶X-射线衍射和结构分析表明都是单核化合物.另外,还通过红外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不仅受配位金属离子的影响还受不同配位阴离子的影响.化合物1和2的结构都是由一个金属离子中心、2个配位硝酸根离子和2个配体分子组成的单核配合物.化合物3的单核结构中包含一个Zn(II)、2个氯离子和2个配体分子.而化合物4的不对称单元[Zn(Maape)(H2O)4SO4]中Zn(II)中心位于二重对称轴上.在本文中,配体和4个化合物都在323 nm处有最高紫外吸收峰.  相似文献   

17.
以咪唑对苯甲酸和溴化锌为原料,以乙醇-水为溶剂,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Zn(C10H7N2O2)Br]n,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83624(6)nm,b=1.5878(1)nm,c=0.8720(6)nm,β=107.804(1)°,V=1.1024(1)nm3,Z=4,dc=2.003 g/cm3,μ=5.836 mm2,F(000)=648.该晶体通过配位键的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蓝光区有较强的发射.  相似文献   

18.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间苯二乙酸,4,4'-二联吡啶和硝酸镉反应生成配位聚合物{[Cd(pda)(4,4'-bipy)(H2O)]·H2O}n(1)(1,3-H2pda=间苯二乙酸、4,4'-bipy=4,4'-二联吡啶).其晶体结构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体学参数:a=0.7991(4)nm,b=1.1514(5) nm,c=1.2075(5) nm;α=107.352(6)°,β=97.505(6)°,γ=108.925(6)°,V=970.8(8) nm3.其基本结构单元由两个Cd(Ⅱ)离子、两个间苯二乙酸根、四个4,4'-二联吡啶、两个水分子组成.有趣的是所有的闭合环[Cd2(pda)2]通过两线状4,4 '-二联吡啶支撑连接形成一维管状配位聚合物.同时对该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在366 nm处呈现较强的荧光发射(λex=300 nm).  相似文献   

19.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phen)(H_2O)_3SO_4]·H_2O(phen=o-phenanthroline),并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_1~-,晶胞参数为:a=0.8042(3) nm,b=0.8636(8) nm,c=1.1595(1) nm,α=92.067(0)°,β=92.126(0)°,γ=103.761(0)°,V=0.7809(0) nm~3,Z=2,D_c=1.016 g/cm~3,μ=0.876 mm~(-1),F_((000))=424.配合物中的金属锌离子与一个邻菲咯啉、3个水分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八面体结构,通过氢键构建为三维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新型配位聚合物[Co(pda)2(H2O)2]n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oCl2·6H2O和3-(3-吡啶基)丙烯酸(pda)为原料,在中温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Co(pda)2(H2O)2]n单晶体,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TGA-GTA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6958(8)nm;b=0.5466(3)nm;c=1.8034(8)nm;α=90°;β=106.209(7)°;γ=90°;Mr=391.24;V=1.6051(13)nm3;Z=4;dc=1.619g/cm3;μ=1.106mm-1;F(000)=804;R1=0.0367;wR2=0.0711.该晶体通过配位键的连接形成二维结构,又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