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2.
介绍了运动机器人针对动态变化环境的运动控制与决策(如运动障碍物规避,运动
目标跟踪等)问题. 分别从速度空间控制决策的角度分析阐述了运动
决策的基本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 提出了关于随机运动障碍物与目标的避障问题以及解
决思路,从而建立起基于概率分析的全局优化的速度避障决策方案. 通过仿真试验说明了方
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非概率分析的实时局部决策的方法进了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似准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各局部相似
模型中所放松相似准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到应尽量减少放松的相似准数. 提出了定量评
价局部相似模型优劣的影响系数,通过比较该影响系数的大小即可定量评价各局部相似模型.
结果表明:水驱局部相似模型的精度不仅取决于所满足的相似准数的个数,还与相似准数的
相对放松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探测到的不规则逆行木星卫星群的有关数据,在不规则逆行木星卫星群母体分裂
前相对木星的运动轨道为圆锥曲线的前提条件下,利用力学公式估算出不规则逆行木星卫星
群母体的动力学参量. 相似文献
5.
6.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Brinson一维热力学本构关系和von
K\'{a}rm\'{a}n几何非线性薄板理论,研究了径向嵌入SMA丝复合材料加热圆板在横向均布
机械载荷作用下的弯曲响应,
获得了周边不可移简支和夹紧圆板的中心最大挠度与升温之间的关系曲线. 结果表明,形状
记忆合金丝在从马氏体向奥氏体的逆相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变回复力对板的弯曲变形具有明
显的调整作用. 通过嵌入SMA纤维丝和施加升温载荷可以主动而有效地调节受机
械载荷作用圆板的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7.
8.
9.
10.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兼具大输出应变与高响应频率等综合特性,是新一代驱动与传感材料。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成的多晶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较多优越的力学性能。本文对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定向凝固多晶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分别获得了定向凝固多晶Ni-Mn-Ga试样在不同恒定温度时的应力-应变循环曲线,以及试样在压缩时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数字散斑图。结果表明:同一恒定温度时,随着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应变值逐渐减小;同一压缩应力时,不同温度作用过程中定向凝固方向的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本文结果可为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首先对钢筋混凝土试件梁采用了三维的建模方式,然后对其抗弯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所模拟的量包括各临界荷载、挠度、应力分布、中和轴的移动等,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得很好。该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的承载能力,也可以应用在某些院校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Tsyryul’nikov I. S. Korotaeva T. A. Maslov A. A.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Technical Physics》2022,63(3):437-447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Technical Physics -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oblem of measuring a gas flow temperature using thermocouples for which the time it takes to reach an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针对混凝土的多相多尺度材料组成特征及其复杂力学响应问题, 首先, 根据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几何特征, 将C-S-H凝胶、硬化水泥浆体、砂浆及混凝土细观组成分别视为纳观、微观、亚细观和细观尺度上的复合材料, 并利用颗粒空间堆积方法, 重构了混凝土各尺度复合材料的简化几何模型; 其次, 基于重构的几何模型和等效夹杂理论, 通过等效刚度的升阶计算和应力响应的降阶计算, 建立各尺度复合材料应力响应之间的过渡关系, 推导混凝土多尺度应力响应方程, 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 最后, 以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为例, 数值计算载荷作用下混凝土各尺度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响应, 分析骨料空间位置和相互作用以及水化产物刚度、几何形状和空间取向对其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 混凝土细观组成中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 骨料颗粒之间的距离影响到混凝土中的应力分布, 其有效影响范围约为骨料粒径的6倍; 水泥水化产物的刚度、几何形状和空间取向是影响其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 刚度越大, 所受应力越大, 与载荷作用方向的夹角越小, 长椭球形水化产物沿载荷作用方向的应力越大, 扁椭球形水化产物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9.
鼻腔加温功能特征及其与气流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鼻腔加温功能特征及其与气流场之间的关系, 选用1例健康国人的鼻腔进行CT扫描. 据CT数据对鼻腔气道进行表面三维重建,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通气量为12L/min时吸气相0.15s, 0.45s, 0.75s的鼻腔气流场与温度场. 结果显示吸气相0.15s, 0.45s, 0.75s鼻腔气流场主要表现为双侧气流量分布不对称, 其中气流主要流经左侧; 双侧均为总鼻道中、下部气流量较多, 嗅裂、中鼻道和下鼻道气流量少. 吸气相0.15s, 0.45s, 0.75s温度场均表现为温度自鼻腔前端至鼻咽部逐渐增高, 其中温度主要上升区域为鼻内孔-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前端对应气道, 且在吸气速度和流量增大后, 这一主要加温区域无明显向后延长征象; 双侧鼻腔及单侧鼻腔不同部位气道气流分布差别较大, 但双侧温度场基本对称, 单侧鼻腔不同气道部位温度差值亦较小, 幅度均小于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