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丽娟  张光寅  钟国柱 《物理》1999,28(7):398-403
平板显示技术是信息时代对终端显示的基本要求,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全固体化平板显示的特点,是一种全新的终端显示器件.文章扼要介绍了薄膜电致发光原理,综述了电致发光材料尤其是蓝色和白色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最后简述了彩色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钟国柱 《物理》1991,20(4):227-231
电致发光具有固体平板化的优点,用它可做成大面积和任意形状的发光图形.不仅可以做成大面积数字与字符显示器件、模拟显示器件,更重要的是可以做成全固体平板化的计算机终端显示器,从而做成便携式计算机、大面积的会务信息显示器、车站和机场时刻显示器等.全固体平板化的“黑白”电视机已成为现实,“挂壁”式彩色电视机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用固体化的平板显示器件代替阴极射线管已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有机及聚合物材料的电致发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俊彪  刘行仁 《物理》1994,23(8):461-467
有机和聚合物材料电致发光是近几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倍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它们的电致发光薄膜器件激发电压低,易得到彩色显示,发光效率高,而且器件薄易实现大屏幕平板化,综述这类薄膜电致发光的发光原理、发光材料、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在发光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李志强 《发光学报》1998,19(3):286-287
目前粉末ACEL器件有三类:玻璃屏、塑料软屏和搪瓷屏.目前商品化的电致发光材料,每炉料大约在100~200克之间,粒度在10μm左右,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影响发光材料亮度、寿命、粒度的主要因素有Cu的浓度、灼烧时间、退火方式和灼烧气氛[1,2,3]...  相似文献   

5.
一、场致发光屏的制作 粉末场致发光应用的器件形式,就是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光屏。这种屏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平板电容器,所以有时候遇到场致发光电容器的称呼。它是由透明导电膜、发光粉和粘结剂、金属电极等主要部分组成的。目前已经实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以有机介质作粘结剂、导电玻璃作衬底的玻璃屏,一种是以无机介质作粘结剂、钢板作衬底的搪瓷屏。本文只就有机介质的玻璃屏作一初步介绍。 1.常用制屏工艺。在实验室和工厂中比较常用的制屏方法是刮印法和喷刷法。所谓刮印法,就是把发光粉和粘结剂(如发光  相似文献   

6.
Tb3+-有机配合物作为发射层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刚  赵宇 《发光学报》1995,16(2):180-182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OEL)自从Tang[1,2]发表了高效、高亮度双层结构器件以来,因其驱动电压低,可制成大面积的平板显示而成为当前显示器件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8-羟基喹啉稀土螯合物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俊彪  马於光 《发光学报》1994,15(3):263-266
自1989年C.W.Tang的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即EL)器件工作发表以来[1],有机薄膜EL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大面积平板显示器件.  相似文献   

8.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式墉  赵毅  李峰  冯晶 《物理》2003,32(5):315-318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成本低等.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平板显示终端.文章介绍了最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周德俭  周军  王锋 《发光学报》2003,24(2):194-198
新型主战飞机用电致发光屏是一种新型的飞机座舱仪表信号显示屏,是基于电致发光(EL)原理而制作的,用于飞机座舱仪表照明显示。电致发光屏是为了解决飞机座舱仪表传统照明的不足而研制的第三代照明系统,这种发光屏不需外光源,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进行显示,成功地解决了荧光显示和灯珠显示的诸多问题。电致发光,主要是在以ZnS等为基质的半导体材料中加入少量Cu、Mn等激活剂后在电场作用下发光。这种发光,作为一种固体冷光源在发光与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产系列飞机座舱信号显示屏成功地应用了电致发光技术,本文就电致发光屏所用发光粉的研制及性能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连接人与信息的显示器件日益引人注目.显示器件包括阴极射线管(CRT)、等离子体显示屏(PDP)、液晶显示屏(LCD)、电致发光屏(EL屏)等.在这些显示器件中,CRT有以下几个缺点:(1)管身长;(2)真空器件易损坏;(3)难于克服扫描畸变;(4)电压高.然而CRT能用电子透镜系统把电子束聚焦偏转,使所需象元发光,并且方便,所以至今仍作为显示的主流而广泛使用着.  相似文献   

11.
柊元宏 《发光学报》1980,1(4):45-52
Ⅲ—Ⅵ族化合物具有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的直接带隙,因此已有多种应用,特别是在光电探测器和发光器件方面.已广泛应用的有硫化镉光导管和电视荧光屏上的硫化锌发光粉.硫化锌电致发光板,即所谓EL屏,正在改进之中.最近我们从事于研制低压驱动的显示器件,如蓝色发光二极管和低压阴极射线显示器件.  相似文献   

12.
金伟  凌永顺  路远  同武勤  杨丽 《发光学报》2007,28(5):792-797
为了避免早期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一些缺陷,如:"串扰"和"交叉"效应以及电路连接比较复杂,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基于飞利浦公司生产的LPC2210控制芯片和晶门科技公司的SSD1339驱动芯片的驱动控制电路。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以及芯片SSD1339和LPC2210的主要的特点;分析和比较了SSD1339的8080系列并行口和LPC2210外部存储控制单元的读写时序;分别利用LPC2210的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和外部存储控制单元,成功的控制SSD1339驱动128RGB×128点阵有机电致发光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早期驱动控制电路的缺陷,而且可以使有机电致发光屏显示出高质量的图片;用外部存储控制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实现约80 Hz的驱动帧频;而使用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单步跟踪数据的传输,因此它具有方便查错的优势。本次实验为在不同的集成环境下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罗勤  鲁礼松  张士武 《物理》1987,16(4):0-0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ence,以下简称EL)是发光物质在外加电场激发下的发光现象.固体电致发光的工作原理是发光物质的载流子受强电场的加速倍增后,碰撞离化或激发发光中心,然后复合而发光.1936年,Destrian发现这种现象.五十年代发明了导电玻璃后,作出了大面积发光板,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期望得到平面光源和平板固体显示.因发光效率低、老化快、交叉效应严重等问题当时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14.
高稳定性的红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作为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有机发光器件研究的一个目标是发展全色显示。目前绿色和蓝色器件都实现了高亮度和长寿命。有关红色有机发光器件也有一些报道。如 C.W.Tang等报道的 DCM红光器件[1],J.Kido[2]利用稀土有机物作为红色发射体,P.E.Burrous报道的TPP掺杂[3]Y.Hamada报道的ZnTPP掺杂[4], M. A. Baldo利用PtOEp[5]都得到红光。最近 Y. Hamada报道利用rubrene作为辅助掺杂得到的红光器件色度不随电压的…  相似文献   

15.
有机电致发光白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雷钢铁  段炼  王立铎  邱勇 《发光学报》2004,25(3):221-230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成本低等,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平板显示终端。有机电致发光白光器件因为可以用于全彩色显示和照明,已成为OLED研究中的热点。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白光器件的研究进展,按发光的性质将白光器件分为荧光器件和磷光器件两类,按发光层数将白光器件分为单层和多层器件,对相关材料、器件结构、发光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有机及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 ,三重态发光 (磷光 )可以获得较高的量子效率 ,已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平板显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能量传输的角度分析了提高磷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器件发光效率的主要方法 ,综述了高效磷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实现途径与进展。  相似文献   

17.
吴镝  熊祖洪  李晓光  Z. V. Vardeny  施靖 《物理》2006,35(06):456-460
文章作者制备了以多种π-共轭有机半导体(orgnanic semincondutor, 简称OSEC)为中间层,La2/3Sr1/3MnO3(LSMO)和另一铁磁或非磁性金属为电极的有机二极管,测量了器件的磁致电阻和磁电致发光效应.器件显示了与LSMO电极类似的负磁电阻效应,但是它的电阻变化比LSMO电极本身的变化大3个数量级,而且器件还有正的磁电致发光效应.文章作者认为,这些磁场效应源于磁场作用下LSMO费米能级的异常移动,导致载流子在LSMO-OSEC界面注入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Eu3+配合物有机薄膜电致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子君  李斌 《发光学报》1996,17(3):276-278
自从C. W. Tang[1]百次发表高效、高亮度双层结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EL)器件以来,由于其驱动电压低、可做成大面积及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使其在平板显示和显像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成为研究热点.可是大多数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材料制作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射光谱谱带很宽,半高宽一般在100nm-200nm,色纯度不好,不利于显示和显像.于是寻找场致发光谱带窄、亮度高的有机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掺杂聚合物薄膜的蓝色电致发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志林  蒋雪茵 《发光学报》1994,15(2):164-167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OTFEL)自从Tangu[1,2],发表了高效、高亮度的双层结构器件以来,因其驱动电压低、直流驱动、亮度高、效率高、可制成大面积的平板显示而成为当前发光器件研究的热点.但由于有机膜的稳定性差,因此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具有稳定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20.
继粉末电致发光(注:以下电致发光均略写为EL)显示器件之后,1968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研制出不同发光机理的高亮度薄膜EL器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种器件,是在ZnS中掺进希土类氟化物分子(TbF_3)作为发光中心,亮度达到数百尺朗伯(fL)。接着,美国Sigmatron公司又研制成硫化锌掺锰的三层薄膜EL器件,发光层背面镶有As_2S_3黑色绝缘层,提高了屏的反差。日本霞浦公司于1973年,研制成将ZnS发光层夹在Y_2O_3和Si_3N_4绝缘层间的对称型薄膜EL器件,亮度达1,500f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