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提出了离子交换固相萃取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在柱预富集技术。预富集毛细管和分离毛细管的端面靠紧,二者通过一段带侧孔的聚四氟乙烯(PTFE)套管固定。预富集毛细管内壁键合羧基阳离子交换基团,进样时分析离子被保留在预富集管的固定相上,用2mol/L的氯化铵溶液洗脱,再进行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方法成功富集和分离了两种低浓度的药物阳离子,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的灵敏度比常规电动进样分别提高4200和3400倍,其浓度检出限分别为0.02μg/L和0.14μg/L。 相似文献
4.
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技术分离检测猪肉组织中痕量喹诺酮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法结合在线推扫富集技术对组织中残留的痕量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进行了检测, 弥补了毛细管电泳检测灵敏度低的缺点, 大大减化了操作过程, 为动物食品组织中残留的痕量药物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3种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醚,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其涂覆于石英毛细管电泳柱内壁,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电泳涂层柱。利用该涂层柱通过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在线推扫富集技术对6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富集和检测。结果表明:由于超支化聚醚涂层柱显著降低了电渗流,其富集倍数远高于未涂层柱,有效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其中支化度为0.43的S3涂层柱的富集倍数高达530倍,是未涂层柱的4倍。利用S3涂层柱建立了分析6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检出限为0.03~0.08mg/L;加标回收率为85.8%~104.6%;RSD为3.0%~8.4%。此超支化聚醚涂层柱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两种在线富集技术,对阿魏酸、异阿魏酸、咖啡酸同时测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胶束扫集的基础上,联用场放大进样,使富集倍数提高了约100倍;检出限降至4 μg/L,线性范围向下延伸到10 μg/L.胶束扫集电动色谱缓冲体系为90 mmol/L SDS 20 mmol/L Na2PO4(pH=2.20) 10%甲醇,分离电压20 kV.进样电压10 kV,进样时间21 s,进水时间210 s(H=20.0 cm),测量波长214 nm.讨论了SDS浓度、进样长度、进样电压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3种有机酸在14 min内出峰,峰面积RSD≤3.8%.方法检出限(μg/L)、线性范围(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阿魏酸4.0、10~400、0.9982;异阿魏酸4.0、10~400、0.9970;咖啡酸5.0、10~400、0.9980.回收率为83.9%~114.3%.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电泳样品电堆积富集过程可以浓缩样品组分,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是一种有效的样品富集技术。本文通过合理的简化和假设,把毛细管中电堆积富集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变量根据电势分布方程、缓冲溶液的浓度方程和样品粒子的质量传输方程进行耦合求解,建立了一个一维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给出了毛细管中缓冲溶液浓度及电场强度的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以及富集过程中毛细管中的电势分布曲线;得到了样品粒子浓度在电堆积富集过程和富集之后的再次扩散过程中的分布曲线以及正、负样品粒子的分离过程;最后分析了不同缓冲溶液浓度比对样品富集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为样品电堆积富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富集技术测定血液中环丙沙星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在线Sweeping(推扫 )富集技术 ,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液中痕量乳酸环丙沙星的方法。考察了背景溶液pH值、SDS浓度、进样时间、血样预处理方法等对乳酸环丙沙星富集效果的影响。使用未涂层的毛细管柱 (5 5cm× 75 μmi.d .,有效柱长 4 7cm) ,30mmol/L硼砂 +8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 (pH =9.4 0 )为背景溶液 ,在紫外检测波长 2 5 4nm、运行电压 1 8kV条件下 ,血浆样品用乙腈除蛋白后直接在线Sweep ing富集 ,富集倍数可达 6 0 0倍。线性范围在 0 .0 4~ 1 0mg/L (r =0 .999,n =8)。检出限为 0 .0 1mg/L。本方法减少了样品预处理的繁琐过程 ,弥补了毛细管电泳 (CE)在测定血液中痕量组分方面的不足 ,为CE在体内痕量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吹扫富集技术测定面粉中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一种新方法。面粉用甲醇超声萃取,过滤,直接进样分析。在电泳缓冲液为0.02 mol/L硼砂-硼酸缓冲液(含0.04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 9.0)、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分离电压为10 kV的条件下,富集倍数可达150倍以上,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浓度和其色谱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过氧化苯甲酰的线性 范围为0.002~0.012 g/L(r=0.9998),最低检测限为2 mg/L。将该法用于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分析,样品无需繁琐的预处理过程便可直接定量,缩短了分析周期,简单方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以两种多肽为例, 在详细考察样品基质、 背景缓冲液性质以及其它操作因素对堆积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乙腈-盐堆积法的可能机理为乙腈-致-快速-大体积堆积-盐诱导-类-等速电泳过程, 并用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利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在柱样品电堆积的预富集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作准固定相,对七种植物激素进行了富集和分离。研究了各种分离条件的影响,并分别在高电渗流和聚丙烯酰胺涂层抑制电渗流条件下对植物激素进行在柱电堆积富集,各种植物激素的检出限比文献报道降低1~2个数量级。在最佳条件下对植物样品中的脱落酸进行了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4%;回收率为75%。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区带电泳中场增强进样柱内富集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柱头场效应进样是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柱内富集,其进样过程中样品在柱内的分布可分为两部分,即在运行缓冲溶液中的堆积区段和由电渗流引入的样品溶液区段.通过对溶质输运行为的研究表明:两区段长度与进样时间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进样量与进样时间的关系也非线性,且与溶质淌度有关;进样量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富集倍数的同步增加,由于层流的作用使得场效应进样柱内富集效果降低.为了在保持柱效基本不变情况下得到好的富集效果,除需使溶质在运行缓冲溶液和样品溶液中的电导率比极大外,进样时间也应与之匹配.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样品电堆积富集是一种通过缓冲溶液浓度的差异在毛细管中形成电场强度梯度,从而对样品进行浓缩的富集技术。本文在已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毛细管电堆积富集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样品粒子表面所带的电荷电性以及带电量会影响粒子的电泳速度,进而影响富集过程;外加电势的大小会影响样品粒子到达检测窗口的迁移时间;而样品塞的初始长度则会影响样品所能达到的最大富集浓度以及达到最佳的富集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所得到的结果对样品电堆积富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堆积与等速电泳结合的毛细管电泳进样富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电堆积与等速电泳结合的毛细管电泳进样富集方法 ,并对电堆积和等速电泳进样富集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在 15kV电压 ,电堆积进样 70s和等速电泳富集 40s条件下 ,对两种结构相近的药物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进行了分离。pH 4.0 ,30mmol/L醋酸钠 醋酸、30mmol/Lβ 丙氨酸 醋酸和 1.5 mmol/L醋酸钠 醋酸溶液分别作背景 (或前导 )、尾随和样品缓冲液。与常规电迁移进样方法比较 ,信号增强因子约为 2 5 0和16 0 ;总分析时间与常规法相近。 相似文献
19.
Medhat A. Al-Ghobashy Martin A. K. Williams G?tz Laible David R. K. Harding 《Chromatographia》2011,73(11-12):1145-1153
A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total protein assay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in polyethylene oxide (PEO) dynamically coated capillaries. On-line large-volume sample stacking was employed. Protein samples were denatured using SDS and then injected into PEO-filled capillaries. Such treatment enabled injection of a sample volume of ??8% of the total capillary volume and stacking of protein-SDS molecule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sample plug and the PEO plug. Results showed that SDS enhanced the sensitivity not only by protein denaturation but also by forming micelles, in which protein-SDS partitioned.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 was further enhanced through using capillaries with (tenfold) extended detection pathlength. Such strategies resulted in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0.26 ??g mL?1 (3.64 nM BSA).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integrated peak area was obtained over a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8.49?C135.87 ??g mL?1??R 2 = 0.995). Th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chromatography fractions. It overcomes low UV absorptivity of proteins, presence of UV absorbing additives and high salt content.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this method does not involve an interaction with a dye. Thus, variations due to differences in surface properties among proteins or due to differences 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the same protein are eliminated. The protocol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 biopharmaceutical protein rhMBP in chromatography fractions. This protein has been previously produced in milk of transgenic cows and several charge isoforms were detected.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已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微化学分离分析新技术,在无机、有机及生物化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毛细管的内径小,进样量在pg~ng级,给样品的检测带来新的困难.因此,发展高灵敏度的显微在线检测器,已成为毛细管电泳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各种原理的检测器研究已有报道~[1].Dovichi等曾用热透镜技术在线检测了乙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