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庞姝彤  赵辉 《无机化学学报》2021,37(12):2185-2192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2-xBixCuO4x=0、0.05、0.10),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a2-xBixCuO4形成单一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且晶胞体积随着铋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950℃烧结24 h过程中,La2-xBixCuO4不与电解质Sm0.2Ce0.8O1.9(SDC)发生反应,表明这种电解质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化学相容性。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Bi的掺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电导率。程序升温脱附测试结果表明,铋的掺杂显著增强了材料的表面氧吸附能力。不同氧分压下的交流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La1.9Bi0.1CuO4阴极在700℃空气中的极化电阻为0.26 Ω·cm2,以电解质SDC支撑的单电池NiO-SDC/SDC/La1.90Bi0.10O4在700℃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308 mW·cm-2,电极反应的速控步骤为氧分子的扩散与表面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手段研究了在模拟的轻型柴油车尾气中不同Co担载量及Cu掺杂的Co/ZSM-5催化剂的Co组分分散状态、可还原性、NO吸附脱附性质对C3H8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Co/ZSM-5催化剂上既有外表面上的Co3+和Co2+物种,也有孔内的Co2+离子。富氧条件下Co/ZSM-5催化剂上C3H8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主要与ZSM-5载体孔外表面分散的CoOx物种中的钴离子可还原能力和NO吸附脱附性能密切相关。Co/ZSM-5催化剂上适宜的Co担载量约为4.0wt%,低担载量时随Co担载量增加,表面CoOx物种中钴离子可还原能力增强,C3H8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低温转化活性增加;高担载量时,随Co担载量增加,单位Co离子的NO吸附量的减少以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数的减少,导致了Co/ZSM-5催化剂NOx的转化率和催化剂比速率(k)的下降。孔外表面Co3O4晶体的存在使催化剂表面产生较强的NO吸附,并在高温时有利于C3H8的氧化燃烧,使C3H8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氧离子导体La2Mo1.7W0.3O9的基础上,采用固相法合成了La位掺杂的Ca系列新型氧化物La2-xCaxMo1.7W0.3O9-δ(0≤x≤0.2)。通过XRD、Raman和XPS等手段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交流阻抗谱测试其电性能。结果表明:掺杂离子Ca2+的半径小于基质离子La3+的半径导致晶格收缩;Ca的掺杂在La2Mo1.7W0.3O9自身内置氧空位的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氧空位,提高了氧离子导体的电导率,550 ℃电导率由0.79 × 10-4 S·cm-1 (x=0.0)增加到1.5 × 10-4 S·cm-1 (x=0.16,0.2),电导率增加89.9%。  相似文献   

4.
CrOx/SiO2催化剂上丙烷在CO2气氛中脱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RD、UV-vis DRS、ESR和微分吸附量热等技术,考察了铬担载量分别为2.5、5和10wt%的CrOx/SiO2催化剂的结构、表面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上存在多种Cr的氧化态和聚集形式。随着Cr担载量从2.5wt%到10wt%的逐渐增大,催化剂表面占主导地位的Cr物种由CrO3单体转为多聚CrO3和Cr2O3晶相。在CO2气氛中催化剂对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的大小顺序为2.5wt%CrOx/SiO2>5wt%CrOx/SiO2>10wt%CrOx/SiO2,反应过程中的原位ESR和UV-visDRS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活性中心为Cr5+,Cr5+可由催化剂预处理过程中Cr3+的氧化及丙烷反应过程中CrO3单体的还原产生,在反应中CO2可使Cr3+重新氧化为Cr5+.  相似文献   

5.
嵌入化合物LixMn2O4的水热浸渍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水热浸渍二步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xMn2O4微粉,并对其采用XRD,SEM, ICP, XPS和IR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产物为单相立方晶体,粒子尺寸范围0.15-0.5 μm, LixMn2O4中X为0.96,其中锰为Mn3+和Mn4+混合价态存在。该液相合成LixMn2O4材料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林晓敏  李莉萍  苏文辉 《化学学报》2007,65(10):989-993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在800 ℃焙烧10 h后, 合成了固溶体Ce1-xNdxO2-δ (x=0.05~0.55), 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固溶体已经形成立方萤石结构; 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研究表明在固溶体Ce1-xNdxO2-δ中随着掺杂量x的增大, Ce3+离子含量减少, 说明掺杂Nd3+离子可以抑制Ce4+的还原; 交流阻抗谱的测量表明固溶体Ce0.9Nd0.1O2-d 具有离子导电特性, 600和700 ℃时的电导率分别为4.25×10-3和1.12×10-2 S•cm-1, 活化能为0.68 eV.  相似文献   

7.
利用液相沉淀法可控合成了均匀的棒状CuFe4Ox催化剂。通过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表征其晶相结构、形貌和还原性能。通过还原棒状CuFe4Ox获得Cu0/Fe3O4 纳米棒,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用于确定Cu0/Fe3O4 表面的相组成。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棒状CuFe4Ox,在120℃保持3 h后加入Na2CO3溶液至pH等于9时所得棒状形貌最为规整。以异戊醇脱氢反应作为探针反应,比较了Cu0/Fe3O4 纳米棒和Cu0/Fe3O4 纳米颗粒的催化反应性能,发现Cu0/Fe3O4 纳米棒比Cu0/Fe3O4 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表明棒状Fe3O4 担载的Cu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钙钛矿型LaxSr1-xNi1-yCoyO3光电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 制备LaxSr1-xNi1-yCoyO3复合氧化物的陶瓷粉末, 对钙钛矿氧化物进行了XRD结构分析. 在通氧或不通氧下测试氧还原和氧析出的循环伏安曲线. 结果表明: 该氧电极具有双功能催化特性, 但不完全可逆. 利用汞灯作为激发光源, 进行几种水溶性染料和五种混合染料光解实验, 利用紫外-可见、红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研究LaxSr1-xNi1-yCoyO3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LaxSr1-xNi1-yCoyO3 (x=0.7, 0.9, 1; y=0.3, 0.75)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强光催化特性; LaxSr1-xNi1-yCoyO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LaxSr1-xNiO3, 这与B位离子(Ni2—, Co2-)的电子构型有关; Co2+的加入可使LaxSr1-xNiO3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液相沉淀法可控合成了均匀的棒状CuFe4Ox催化剂。通过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表征其晶相结构、形貌和还原性能。通过还原棒状CuFe4Ox获得Cu0/Fe3O4纳米棒,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用于确定Cu0/Fe3O4表面的相组成。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棒状CuFe4Ox,在120℃保持3 h后加入Na2CO3溶液至pH等于9时所得棒状形貌最为规整。以异戊醇脱氢反应作为探针反应,比较了Cu0/Fe3O4纳米棒和Cu0/Fe3O4纳米颗粒的催化反应性能,发现Cu0/Fe3O4纳米棒比Cu0/Fe3O4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表明棒状Fe3O4担载的Cu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光热催化CO2加氢催化剂In2O3的催化活性,采用均相水热法制备Mg(OH)2-In(OH)3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和H2-还原处理得到了富含氧空位的Mg掺杂In2O3-x(Mg-In2O3-x)催化剂。在300℃、常压、可见光照射条件下,CO2加氢转化为CO的CO2转化率可达31.20%,CO产生速率为14.22 mmol·gcat-1·h-1,CO选择性为100%。相比于单一In2O3-x催化剂,Mg-In2O3-x催化剂光热催化CO2转化率及CO产生速率明显提高,这归因于Mg成功掺杂到In2O3形晶格中,促进In2O3表面氧空位的形成,进而对可见光响应效率大幅提高,并有效减缓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  相似文献   

11.
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UV-Vis DRS)、程序升温还原(TPR)、CO化学吸附和微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Ni2+在γ-Al2O3上的分散状态和负载型Ni/γ-Al2O3催化剂的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i2+负载量远低于其在γ-Al2O3载体表面分散容量时,Ni2+优先嵌入载体表面四面体空位,随着Ni2+负载量的增加,嵌入载体表面八面体空位Ni2+的比例增大。由于八面体Ni2+易被还原为金属态Ni0,NiO/γ-Al2O3样品的还原度随Ni2+负载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地增加,经氢还原所得Ni/γ-Al2O3催化剂的CO吸附量和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大幅度增加。对La2O3助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在γ-Al2O3上的La3+物种可阻止Ni2+嵌入γ-Al2O3表面四面体空位,增大了八面体Ni2+物种所占比例,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度,故Ni-La2O3/γ-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于Ni/γ-Al2O3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2种铬基(Cr2O3和CrO3/Cr2O3)催化剂,用于气相氟化2-氯-1,1,1-三氟乙烷合成1,1,1,2-四氟乙烷。研究发现含有低价铬(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上2-氯-1,1,1-三氟乙烷的稳态转化率为18.5%,而含有高价铬(Cr6+)物种和低价铬(Cr3+)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初始转化率达到30.6%,然而存在明显的失活。含有Cr6+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的2-氯-1,1,1-三氟乙烷氟化反应初始TOF值为1.71×10-4 molHCFC-133a·molCr(Ⅵ)-1·s-1,高于含有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4.16×10-5 molHCFC-133a·molCr(Ⅲ)-1·s-1)。Cr2O3催化剂在氟化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保持不变;而含有高价铬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经HF反应后生成了CrOxFy活性物种。然而,CrOxFy物种在反应中挥发或转化成稳定但无活性的CrF3,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13.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具有类钙钛矿型结构的层状化合物K2La2Ti3O10, 用XRD, UV-DRS对其进行表征. 利用不同还原方法制备了Pt/K2La2Ti3O10光催化剂, 并且用脉冲氢氧滴定法(HOT)测定了K2La2Ti3O10表面Pt的分散度. 考察了Pt/K2La2Ti3O10光催化分解甲醇水溶液制氢的活性. 比较了负载Pt与负载Ni和纯的K2La2Ti3O10的光催化活性. 研究了Pt负载量、不同还原方法对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活性的影响. 在最佳的Pt负载量2%(质量百分比)下, 产氢速率达到233.88 mmol·h&;#8722;1. 讨论了该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Ca2-xSrxZn4Ti15O36∶Pr red long decay phosphor was synthes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and crystalline and unit cell parameters of the orthorhombic were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an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respectively. The emission intensity at 618 nm changes sharp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r2+ (x) is less than 0.1 and the emission intensity reaches the maximum when x is equal to 0.007. There is an obviously broad excitation band at 270 nm when x is equal to 0.003 and it disappears gradually when x is over 0.01. The unit cell a parameter of Ca2-xSrxZn4Ti15O36∶Pr decreases while c paramet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oped Sr2+. When x is over 0.1 the value of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 and c become stable. TL peaks of Ca2Zn4Ti15O36∶Pr, Ca1.993Sr0.007Zn4Ti15O36∶0.002Pr3+, 0.002Na+, are located at 62 ℃, 88 ℃,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deeper traps in Ca1.993Sr0.007Zn4Ti15O36∶0.002Pr3+, 0.002Na+.  相似文献   

15.
(Zn1-xMnx)C2O4·2H2O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分析(TG-DTG/DTA)、X射线衍射(XRD)技术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固态物质Zn1-xMnxC2O4•2H2O在空气中热分解的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Zn1-xMnxC2O4•2H2O在空气中分两步分解,其失重率与理论计算失重率相吻合。 XRD和TEM结果表明,Zn1-xMnxC2O4•2H2O分解的最终产物为Zn1-xMnxO,其颗粒大小约为10-13 nm。在非等温条件下对Zn1-xMnxC2O4•2H2O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用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求取了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并用多元线性回归给出了可能的机理函数。Zn1-xMnxC2O4•2H2O两步热分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55.7513 kJ/mol 和215.9397 kJ/mol。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低于300 ℃时两种氧化铈对稀燃阶段NOx存储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由2%(w)Pt/Al2O3(PA)与CeO2-X(X=S,I)机械混合制备. X射线衍射(XRD),BET表面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表征材料的物理结构.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用于表面Ce3+和活性氧定量.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用于分析表面NOx吸附物种. 相比于CeO2-I,CeO2-S 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包括高比表面积、丰富的空隙结构、较高的抗老化能力及表面Ce3+浓度. 因而,Pt/Al2O3+CeO2-S 表现出优异的NOx存储能力. 此外,PA+CeO2-X(X=S,I)上存在Pt 与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提高表面氧物种的活性进而促进NO氧化及NOx存储. PA+CeO2-S上的这种相互作用要强于PA+CeO2-I. 研究表明,表面Ce3+浓度和活性氧含量对NOx存储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经过水热处理后,Pt 与老化的氧化铈(ACS,ACI)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并且两种氧化铈NOx存储性能显著下降. 另外,与PA+ACS(ACI)相比,PA+PACS(PACI)样品NOx存储能力得到改善,这归因于表面氧物种活性增加能促进硝酸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ZrxTixAl1-2xO2复合氧化物载体材料,考察了其作为裂解催化剂载体对航空煤油裂解反应的影响.?采用全自动吸附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联用、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ZrO2:TiO2:Al2O3质量比为1:1:3时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具有最强的表面酸性和最集中的强酸中心密度,且具有良好的再生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载体ZrO2:TiO2:Al2O3质量比为1:1:3时催化剂上650?℃裂解产气量较热裂解提高了2.1倍,700?℃时提高1.4倍.?另外,该系列载体材料经1000?℃焙烧5?h后,所制得的催化剂几乎失去了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空气中合成了Ba1.97-yZn1-xMgxSi2O7:0.03Eu,yCe3+系列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对所合成荧光粉的物相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330~360 nm激发下,固溶体荧光粉Ba1.97-yZn1-xMgxSi2O7:0.03Eu的发射光谱在350~725 nm范围内呈现多谱峰发射,360和500 nm处有强的宽带发射属于Eu2+离子的4f65d1-4f7跃迁,590~725 nm红光区窄带谱源于Eu3+5D0-7FJ (J=1,2,3,4)跃迁,这表明,在空气气氛中,部分Eu3+在Ba1.97-yZn1-xMgxSi2O7基质中被还原成了Eu2+;当x=0.1时,荧光粉Ba1.97Zn0.9Mg0.1Si2O7:0.03Eu的绿色发光最强,表明Eu3+被还原成Eu2+离子的程度最大。当共掺入Ce3+离子后,形成Ba1.97-yZn0.9Mg0.1Si2O7:0.03Eu,yCe3+荧光粉体系,其发光随着Ce3+离子浓度的增大由蓝绿区经白光区到达橙红区;发现名义组成为Ba1.96Zn0.9Mg0.1Si2O7:0.01Ce3+,0.03Eu的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323,0.311),接近理想白光,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白光荧光粉。讨论了稀土离子在Ba2Zn0.9Mg0.1Si2O7基质中的能量传递与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2种铬基(Cr2O3和CrO3/Cr2O3)催化剂,用于气相氟化2-氯-1,1,1-三氟乙烷合成1,1,1,2-四氟乙烷。研究发现含有低价铬(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上2-氯-1,1,1-三氟乙烷的稳态转化率为18.5%,而含有高价铬(Cr6+)物种和低价铬(Cr3+)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初始转化率达到30.6%,然而存在明显的失活。含有Cr6+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的2-氯-1,1,1-三氟乙烷氟化反应初始TOF值为1.71×10-4 molHCFC-133a·molCr(Ⅵ)-1·s-1,高于含有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4.16×10-5 molHCFC-133a·molCr(Ⅲ)-1·s-1)。Cr2O3催化剂在氟化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保持不变;而含有高价铬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经HF反应后生成了CrOxFy活性物种。然而,CrOxFy物种在反应中挥发或转化成稳定但无活性的CrF3,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20.
周诗晖  王喆  张占辉 《无机化学学报》2023,39(12):2311-2316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2个系列的荧光粉样品:Ba2-xZnGe2O7xBi3+(系列Ⅰ)和Ba1.994-yKyZnGe2O7:0.006Bi3+(系列Ⅱ)。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少量Bi3+、K+的掺杂不会明显改变材料的物相结构。样品的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虽然2个系列样品的发光光谱都随组成成分变化有少量变化,但发光颜色基本上均为黄绿色。在358 nm的激发下,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呈现一个峰值在500 nm的宽发射带,归属于3P11S0能级跃迁。在500 nm监测下,荧光粉的最强激发峰位于358 nm,归属于1S03P1能级跃迁,此外还有一个位于320 nm的肩峰归属于O2--Bi3+电荷转移带。系列Ⅰ样品的光谱数据结果指出,Bi3+的最佳掺杂量x为0.006。在该基质中,Bi3+掺杂取代Ba2+属于不等价取代,会在晶格中产生Ba2+空位或间隙O2-,对材料的发光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对此,采用K+与Bi3+协同掺杂起到电荷补偿的作用,填补Ba2+空位或捕获间隙O2-缺陷。空位被填补或间隙被捕获均减少了晶格畸变,从而使发光强度明显提高。系列Ⅱ样品的光谱数据表明,完全电荷补偿的荧光粉样品相比于没有掺K+的样品,其发光强度提高了约2.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