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短梗霉多糖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短梗霉多糖系出芽短梗霉的发酵产物,由于该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制造、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烟草工业及农业等众多领域,是一种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多功能新型生物产品。本文对该多糖的性质及应用进行较详细地综述。  相似文献   

2.
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与短梗霉多糖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霉多糖系短梗霉发酵产物,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短梗霉是一种多形态真菌,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并且其形态学变化与其多糖合成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就短梗霉及其发酵特点进行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瓶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本实验室诱变筛选到的高产菌株进行了30立升发酵罐发酵试验,对底物转化率达到56.37%水平.发酵产物经酶水解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其为短梗酶多糖.  相似文献   

4.
短梗霉多糖30立升发醇罐发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短梗霉多糖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期保存的出芽短梗霉菌种经复壮、筛选后得到一株多糖产量相对高、色素水平相对低的菌株,通过改变培养基渗透压和加入表面活性剂等方法,试图改变细胞膜透性,并针对真菌发酵菌丝易结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可以解决结团问题并可提高多糖产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底物配比,使其多糖转化率达到70%,提高了10%~20%,色素含量减少,发酵液颜色在乳白到淡黄之间,无需脱色处理,即可得到白色粗糖产品.  相似文献   

6.
7.
短梗霉多糖在海产品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短梗霉多糖溶液很容易在海产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实验结果表明:以短梗霉多糖溶液做被膜剂处理后,能有效地防止海产品的水分蒸发,抑制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和某些营养物质的氧化耗损,保持了海产品的原有风味。该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较冰冻保存法节省空间和能耗,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短梗霉发酵液变黄原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和探讨了短梗霉多糖发酵过程发酵液变黄的主要原因,结果发现二价阳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是导致发酵液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短梗霉多糖在豆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短梗霉多糖的大豆蛋白质絮凝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豆浆中加入一的短梗霉多糖后,由于大大减少了传统豆腐制作过程中卤水的用量,所制成的豆制品不仅具有色泽好、强度高、富有弹性、保持大带头的有的风味和芳香不变的特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选用了四组催化体系,并以不同的配比对甲基化短梗霉多糖进行了还原裂解,其产的用GC,IR和NMR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用这四组催化体系对甲基化短梗霉多糖的还原裂解都能得到了予期的产品,当Et3SiH:TMSOMS:BF3OEt2=5:5:1时效果好,同时测定了短梗霉多糖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废茶渣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固相试剂配比、研磨时间、洗脱时间、洗脱次数、pH值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相试剂配比(茶末与固相试剂质量比)1:0.6、研磨时间5min、洗脱时间5min、洗脱次数3次、pH值为4.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机合成法合成茶多酚-锗化合物.运用反相液相色谱技术初步分离茶多酚和茶多酚锗的酚类组成.选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化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茶多酚及茶多酚-锗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及酚类化合物组成,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棓酸甲酯(EGC-MG)和表三羟基黄烷-3-醇没食子酸酯(EZG)易与Ge4 反应且形成含锗的酚类化合物.茶多酚及茶多酚-锗化合物均有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能力,其抑制速率随着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而提高,但茶多酚锗抑制速率高于茶多酚近1倍.  相似文献   

13.
中华芦荟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粉沉淀抽滤法从中华芦荟中提取多酚氧化酶.提取的粗酶液经30%~80%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除盐,DEAE-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后经PEG 6000浓缩,得到纯化的多酚氧化酶,其纯化倍数为13.28.纯化后的酶液经SDS-PAGE电泳分析,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显示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54.1 KD.  相似文献   

14.
改性绿茶对汞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有机汞和无机汞的吸附作用。改性绿茶的用量为 2 5 mg、在 p H值 =7的溶液中搅拌 6 min,无机汞的吸附率达 95 % ,有机汞的吸附率不大于 5 % ;同等量的改性绿茶在 p H值 =1的溶液中搅拌9min,有机汞的吸附率可达到 90 %以上。 10次重复分离测定 0 .1μg· ml- 1汞溶液 ,测得无机汞、有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 0 .0 6μg· L- 1 和 0 .0 8μg· L- 1 ,相对标准偏差为 8.6 %和 5 .8% ,回收率为 92 .5 %~ 10 5 .3%和 93.8%~ 10 6 .6 %。实验还表明 ,在盐酸浓度分别为 2 .0 mol· L- 1、6 min和 4 .0 mol· L- 1、11min,共存 KCl的量为 10 0mg,可定量解吸无机汞和有机汞  相似文献   

15.
茶多酚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肿瘤细胞系MCF-7和MCF-7/Adr的P-糖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用噻唑蓝比色法(MTT)研究茶多酚的细胞毒性及其对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与Pgp抑制剂-奎尼定进行了比较。免疫组化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水平,MCF-7/Adr呈强阳性,而CF-7呈阴性;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MCF-7/Adr细胞系细胞阳性率为15%,MCF-7细胞系细胞阳性率为1.8%。MCF-7/Adr细胞系存在Pgp的过度表达。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结果茶多酚、奎尼定的加入对阿霉素对MCF-7的细胞毒性几乎没有影响。而茶多酚、奎尼定的加入明显增加了MCF-U/Adr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免疫组化与流式细胞技术结合,可用于肿瘤细胞系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定性定量检测。茶多酚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还与奎尼定一样具有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信阳绿茶茶多酚含量及浸出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对优质信阳毛尖和次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质毛尖和次等茶叶的TP含量分别为21.96%-23.52%和17.98%-19.26%。冲泡水温度和冲泡时间对TP浸出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武陵地区湖北省恩施州内特有的利川红茶和恩施绿茶中游离态、键合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川红茶中挥发性物质有52种,包括36种游离态挥发性物质和25种键合态挥发性物质,其中有9种相同挥发性物质;恩施绿茶中挥发性物质有56种,包括15种游离态挥发性物质和45种键合态挥发性物质,其中有4种相同挥发性物质。对两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香气活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构成利川红茶风味轮廓的重要组成是醛类、醇类和酯类;而构成恩施绿茶风味轮廓的重要组成是醛类、醇类和烯烃类。利川红茶中游离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为香叶醇和辛醛,键合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为水杨酸甲酯、α-柠檬醛和芳樟醇。恩施绿茶中游离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是辛醛和柠檬烯,键合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是芳樟醇和萘。对两茶叶香味轮廓分析发现,利川红茶的主要香气特征为果香和花香,恩施绿茶的主要香气特征为果香和化学气味。对两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分析发现,利川红茶与恩施绿茶游离态挥发性成分中酚类和羧酸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键合态挥发性成分中酚类、酮类物质的含量存有较大差异。希望研究对阐述茶叶香味的组成及风味物质的生成提供参考,同时为利川红茶和恩施绿茶的精深加工和品质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绿茶品质是绿茶质量监控最主要的对象之一,绿茶品质评审的五要素为色、香、味、形和叶底.对绿茶品质审评的感官评定优点突出,但缺点是比较主观;理化方法则只能实现对绿茶单一成分的检测,不能达到品质综合评定的目的;智能感官评审和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将标示绿茶滋味和香气特征的量值与绿茶品质相对应,具有科学客观和直观等优点,不仅可作为未来对绿茶分等定级的潜在分析手段,而且可为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绿茶的通便作角。方法分别经口给予小鼠835、1670、3340mg/kg BW剂量的绿茶连续8d,检测小鼠的小肠推进、首便时间、粪便粒数和重量。结果绿茶能明显促进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缩短便秘小鼠的首便时间,并增加其所排粪便的粒数和重量。结论绿茶对小鼠具有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测定了不同等级绿茶中Cu、Zn、Pb、Cr、Cd、Ni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研究了浸泡时间,浸泡次数对6种金属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绿茶等级的提高,茶叶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降低;6种重金属元素在茶叶浸出液中的含量在前30 min都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元素浸出率都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1级湘丰绿茶的浸出液中Cu、Zn、Pb、Cr、Cd的质量浓度分别可达0.044,0.300,0.010 1,0.001 7,0.003 9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