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化学教育》2008,29(10):81-81
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社会事件,例如:“三聚氰胺”奶粉、厦门PX(对二甲苯)事件、危险化学品泄露、“齐二药”事故等,使化学这门学科背负了诸多负面效应。然而。要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面临的诸多难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应对各类疾病、保障食品安全等,都离不开化学这门科学。  相似文献   

2.
赵华成 《化学教育》2007,28(6):6-10
绿色化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既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与工程技术的意义。绿色化学及其绿色技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传统化学工业改造与创新、资源合理充分利用与循环再生、绿色净化与监测、环境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绿色化学及其绿色系统工程技术,使社会生产、生活绿色化,实现人类与环境友好对话,建设“环境友好”家园,营造“环境和谐”生活,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核心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3.
谭重宁 《化学教育》1995,16(7):20-22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本质属性的反映,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使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笔者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讲什么”和“怎样讲”两个间题进行了多年探索,以下谈一些认识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一学生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酸度、浓度或试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周,可能出现某些实验现象和预想的或理论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本文就学生在Mn元素化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借助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直观认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一学生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酸度、浓度或试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周,可能出现某些实验现象和预想的或理论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本文就学生在Mn元素化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借助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直观认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化学与人类”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以教学、参与、创新、实践为特色的化学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包括传统意义化学和化学工程的化学科学是一门丰富、广泛、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在未来的10年里,化学在分子现象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对化学科学自身转变和对改进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做出巨大贡献两个方面都富有潜力。因此,今天的化学科学可以提供许多重大挑战使其成为令人激动并为之奋斗的领域,应该受到国家的经费资助。  最近,在美国化学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委员会董事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sBoardonChemicalScience&Technology(BCST) )的指导下,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超越分子前沿:化学和化学工程的挑战”(BeyondtheMolecula…  相似文献   

8.
赵若珍 《化学教育》1994,15(7):23-25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结合是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提供了尝试开设“生活化学实验”课的新鲜经验与体会。阐明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分析了该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等诸多特点。作者认为“生活化学实验”对于促进师专化学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芳  黄娟  张黔玲  唐立荣  王沛 《化学教育》2005,26(4):46-47,50
简要阐述了“化学与人类”网络课程的选题来源、系统设计和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和中师化学的演示实验中,有一大类是属于“对比性”的实验,教师通过对实验中出现的不同现象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应的一些结论,以支持和验证所教授的化学理论。这类实验成功与否主要看现象之间的“对比”效果是否明显、强烈、突出,只有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做出了这种“对比”的效果,同时学生也看到了化学现象之间在对比中产生的区别、差别,才算达到了演示实验的预期目的。反之,若对比不突出,对问题的说服力就不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方面,一些教师对实验的“对比性”认识不够,除了一些直接了当的对比性实验外,把一些原本是分步操作的先后对比的一个实验做成了前后联系似乎不大的2个近乎“孤立”的实验,弱化了对比的效果。另一方面,有些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操作程序的改变,将其由不是对比性的或是对比性不太强的改造成对比性的或对比性较强的实验,以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化学》2011,(1):44-44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国际化学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主导,于2011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类以“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主题的相关活动,以彰显化学对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贡献和影响,促进公众对化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树立化学的良好形象,激发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2.
陈芳芳  陈凯 《化学教育》2014,35(9):28-31
从建构化学观念角度入手,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堂中深入探讨真实化学问题,其中包括元素观、变化观和能量观等化学观念,实验探究、角色扮演、自编食谱等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叶成 《高分子通报》1991,(4):254-254
以“化学在提高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水平中所起的作用”为主题的第四次亚洲化学大会于1991年8月26~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出席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代  相似文献   

14.
"我也能成为制作家"--一则有关牙膏的探究活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礼祥  吕琳  宋金海 《化学教育》2004,25(10):41-41,52
认识化学与技术的紧密关系和化学科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新高中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之一。为此,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文献,设计了一则制作牙膏的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物质制备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使他们了解化学在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和丰富人类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关于“普里昂”蛋白病毒疾病的已有临床、医学生理、免疫和化学等方面的现象,讨论了朊病毒当中的部分蛋白氧化损伤和蛋白自由基化学本质。  相似文献   

16.
学生:老师!初三年级就要开始学“化学”,这门学科主要讲些什么?我常看到我姐姐读“化学”真有劲,还时常在家里搞些瓶瓶罐罐说是在家做“家庭化学小实验”。她的化学成绩在班级里常名列前茅,不仅受到老师经常表扬,还叫她担任了化学科的科代表。老师:啊,你姐姐真光彩,你应该向她学习,“化学”这门学科讲的内容很多,有些你曾在小学里读过,像水、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燃烧和灭火等等,只是在小学里学的内容少一些,浅一些,到了中学,学的内容就要加深,加广一些,例如,水倒底是一种什么物质?火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水能灭火?厨房里常用的切菜刀为什么很容易生锈,铁锈是什么物质?  相似文献   

17.
以“隐形墨水的制作”为主题,从生活中神奇的现象出发,开展初中化学“酸与碱”专题复习的教学。通过学生学习原理、亲自动手制作、展示和应用“隐形墨水”,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及遇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理解酸与碱的概念、化学性质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多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让学生能切身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化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周贤亚  聂丽  黄磊  郑蕾  吕红  杨丽 《化学教育》2017,38(24):11-16
“趣味化学实验”是以化学知识科普、能力锻炼与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在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和通识课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强化信息收集、优化实验设计、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宋海清 《化学教育》2007,28(3):36-37
《化学教育》开设的“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社会”、“知识介绍”等栏目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知识,开阔了读者视野,激活了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同时为高考命题提供了素材。笔者研究2006年高考化学试题,发现部分试题选材源于《化学教育》,这对引导中学化学老师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十字交叉法"错例分析及解题思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计算中,常用“十字交叉法”来快速确定二元混合物的含量关系(如质量比、物质的量比、体积比等)。但许多情况下,由于对运用“十字交叉法”的条件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建立有效的解题思路,出现不会应用和解题错误的现象。通过一些典型错例,分析和讨论了运用“十字交叉法”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一种有效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