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板交联壳聚糖对过渡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锌离子为模板,合成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通过对过渡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树脂对Zn(Ⅱ)离子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且对同族的Cd(Ⅱ)Hg(Ⅱ)也有较高吸附量。在酸性下条件再生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重复作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自溶液吸附锌(II)离子及其配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有人提出通过表面处理提高活性炭表面电荷,加强对无机离子吸附力等观点,但活性炭对无机离子的吸附活性点,表面含氧基团及配体对吸附的影响等重要问题仍众说纷经[1-4]为此,本文提出用氧化一负离子化法处理活性炭,以表面酸度表征表面含氧基团的量,探讨活性炭对Zn(Ⅱ)及其配合物的吸附特性.1试验(1)试验材料活性发由北京光华木材厂出品,分析纯.过20-30目,BET法测得比表面为1316m2·g-1.在2.5×10-2mlo·dm-3的NaNO3中,测得等电点pHIEP为7.75[5],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为C(83.9%),N(0.07%),H(1…  相似文献   

3.
膨胀石墨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膨胀石墨为吸附剂,研究它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情况。主要探讨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膨胀石墨粒度及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膨胀石墨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速率较快;最大吸附量约为259.50μg/g,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CAB-O-SIL在290.7K和304.2K时自水和1mol/LNaCl溶液中吸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X100)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NaCl的存在也使吸附量增加,运用生成表面胶团的吸附理论处理了实验结果,求得了表面胶团化的平衡常数,表面胶团的平均聚集数,临界表面胶团浓度和表面胶团化的标准热力学函数,实验表明,随TX100浓度的增大,CAB-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研究了室温H2,CO,O2和C2H4在m(Pd)/m(SiO2)=2%,m(Pd,Cu)/m(SiO2)「n(Pd)/n(Cu)=1/1」=2%,m(Pd,Cu)/m(SiO2)「n(Pd)/n(Cu=1/4」=2%和m(Cu)/m(SiO2)=8%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O2对C2H4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Cu/SiO2具有与Pd/SiO2数量相近的表面Pd原子,加入Cu可使Pd对H2和CO的强吸附位数目相对减少,弱吸附位数目相对增加Pd增加了H2在Cu/Si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加速了O2在Cu表面的吸附速率,Pd原子和Cu原子在Pd-Cu/SiO2混合均匀且分散良好,乙烯在Pd/SiO2表面吸附有乙川,di-σ和π吸附态。Cu的加入可抑制乙类在Pd表面吸附氧发生氧化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尺寸分别为50 nm和3 μm的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对不同电荷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差异,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钠二辛酯(AOT)、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探究尿液中带不同电荷的分子对纳米、微米尿微晶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在纳/微米COM、COD晶体上的吸附量;采用ζ电位仪测定吸附不同表面活性剂后晶体表面的ζ电位;检测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后悬浮液的沉降系数。结果: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大小为AOT > CTAB > NP-40,即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最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最小;晶体尺寸相同时,COM的吸附能力稍大于COD;吸附表面活性剂后,晶体的ζ电位绝对值都增大,有利于抑制晶体的团聚和沉降。提出了晶体吸附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模型。结论:不同电荷表面活性剂与纳/微米COM、COD晶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吸附量越大,沉降越慢,对晶体悬浮液的稳定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生物碱(咖啡因)为衍生化试剂,用浸渍法使其负载于活性炭(AC)上,制成一种新的金属阴离子吸附材料———负载咖啡因-活性炭(CAC)。用ICP-AES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金属阴离子[Mo7O24]6-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其化学稳定性;还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和氨水对待测物吸附率和解脱率的影响及共存离子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8.
还原态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波张  帆黄   《应用化学》2014,31(4):502-504
通过乙二胺(ED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备了还原态氧化石墨烯(RGO),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制得的RGO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RGO复合材料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Pb(Ⅱ)、Cd(Ⅱ)、Cu(Ⅱ)和Mn(Ⅱ)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上述4种重金属离子在25 ℃时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96.6、115.3、54.2和38.6 mg/g。 吸附于RGO上的Pb(Ⅱ)可用0.05 mol/L HCl溶液进行洗脱,再生后的RGO重复使用3次时吸附量能达到首次吸附量的85%。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对硫化氢的常温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PAN-ACF)对硫化氢(H2S)有比其他活性炭材料更强的吸附能力。H2S在PAN-ACF上的吸附是一个兼具物理吸附特征的化学吸附、催化转化过程。其化学吸附位主要位于微孔表面。吸附过程为:H2S分子首先被物理吸附进入微孔空间,而后在微孔表面的化学吸附位上进行包含电子转移的化学吸附、催化氧化,在炭表面产生相对稳定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十二烷基氯代吡啶,辛基磺酸钠,辛基三乙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硅胶,纯水和硅胶,矿化水界面上的吸附作用,探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对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基本不影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带负电固体表面的吸附;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却使本来吸附量就不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带负电的固体表面上不再吸附.在矿化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比在纯水中明显降低.从硅胶表面吸附机制解释了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酸性光亮镀锡工艺中,必须在镀液中加入活性炭以吸附除去有机杂质;但同时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和Sn^2 也会被吸附除去,重新电镀时必须补充足量的表面活性剂和硫酸亚锡,因此加入活性炭的多少、吸附多长时间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活性炭对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2.
用羧酸处理的笼形聚偕胺肟树脂(RCO2H/ACAO)吸附Pd(Ⅱ)、Ir(Ⅳ)、Pt(Ⅳ)、Ag(Ⅰ)、Au(Ⅲ)离子的能力与羧酸性质有关,巯其乙酸/ACAO树脂对Pd(Ⅱ)、Ir(Ⅳ)和Au(Ⅲ)吸附容量较高,乙二酸/ACAO树脂则对Ag(Ⅰ)和Pt(Ⅳ)离子有稍强的吸附能力。除Pd(Ⅱ)外,RCO2H/ACAO树脂吸附贵金属离子的能力低于笼形聚偕胺肟树脂(CAO)和碱处理笼形聚偕胺肟树脂(BC  相似文献   

13.
张琦  黄厚评 《分析化学》1997,25(7):825-828
报道了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利用Gd(Ⅲ)离子增敏Ce(Ⅳ)和茶碱氧化产物的固有发光的协同效应,建立了高灵敏度的测定茶碱的荧光分析方法,其荧光光谱的激发波长λex=325nm发射波长λcm=404nm。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pH值介质中酪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H值4.2~6.1时吸附量较大,在酪氨酸的等电点时吸附量最大;酪氨酸被吸附的主要形式是兼性离子;酪氨酸离子靠VanderWaals力吸附在活性炭/水界面上.用介质pH值对酪氨酸溶解度的影响和活性炭的表面性质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pH4.8的HAc-NH_(4)Ac介质中,Cd(Ⅱ)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配合物,于-0.67V(vs.SCE)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镉含量在0.001~1.μg/mL范围内与峰高成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67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Cd(Ⅱ)还原产生。配合物组成为Cd(Ⅱ):PMBP=1:1。试验了30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用SrSO_4共沉淀分离Pb(Ⅱ),再经巯基棉分离其它干扰离子。用于矿样中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新显色剂4-甲基-2-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与Cd(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10.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介质中,试剂与Cd(Ⅱ)形成3:1的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2nm处,Cd(Ⅱ)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5×05^5L·mol^-1·cm^-1。已直接用于废水中微量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新显色剂4-甲基-2-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与Cd(Ⅱ) 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 10.8 的氨水-氯化铵缓冲介质中,试剂与Cd(Ⅱ) 形成3∶1 的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2 nm 处,Cd(Ⅱ) 含量在0~20μg/2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5 ×105 L·m ol- 1·cm - 1。已直接用于废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meso-四(4-羟基-3-磺酸苯基)卟啉的显色反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Cd(Ⅱ)盐和咪唑存在下,溶液PH9.25±0.25时,在沸水浴中加热6min、Ni(Ⅱ)与T(4-HP)PS4、TritonX-100形成多合物。  相似文献   

19.
孔结构对活性炭吸附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三种表面化学性质相近的活性炭(AC),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考察活性炭对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活性炭的表面微观形貌,通过低温(77 K)液氮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并分别以密度泛函理论(DFT)和Barrett-Joyner-Halenda (BJH)法计算微孔和中孔的孔径分布.结果表明:选用的三种活性炭AC1、AC2、AC3在比表面积和总孔容上呈依次下降的趋势,但表面开放孔均匀分布的AC2,具有最高的饱和吸附量,孔结构类似颗粒堆积孔的AC3,具有与表面开放孔分布集中的AC1相近的饱和吸附量;通过对孔结构与吸附量的关联分析可知,在活性炭吸附铅离子的过程中, 0.4-0.6 nm的孔是有效吸附孔, 10.5-20.6 nm、20.6-55.6 nm、5.2-10.5 nm三个区间的孔则会对吸附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吡啶(DPB)的吸附和表面胶团化对二氧化硅(CAB-O-SIL)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加入电解质的效应.结果表明:DPB在CAB-O-SIL上的吸附等温线呈双平台(或LS)型,溴化钠(0.1mol/L)的存在使吸附等温线向低浓区移动,第二平台的饱和吸附量增大,但基本不影响第一平台的吸附量,这些结果都与涉及形成表面胶团的二步吸附模型相符.当DPB浓度很低时,CAB-O-SIL悬浮液的稳定性随DPB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当DPB浓度增至smc(临界表面胶团浓度)附近时,悬浮液稳定性急剧提高.NaBr的存在,并不影响上述悬浮液稳定性规律.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二步吸附和颗粒相互作用模型,并结合DPB吸附等温线的研究结果,可以合理地解释CAB-O-SIL悬浮液稳定性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