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在长春编委扩大会议于11月23日举行。国家教委高校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物理学会秘书长、吉林大学物理系王秉超教授和吉林大学、东北师大两校物理系负责实验教学的系主任及本刊特邀的审稿专家等13人出席了会议。会上介绍了高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实验教材建设组首次工作会议内容及工作部署,重温了关于深化改革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报告和首届高校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访问了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吉林省物理学会会长、吉林大学物理系第一系主任、本刊顾问余瑞璜教授。 76岁高龄的余教授是中国物理学会最早的会员之一。他高兴地对我们说:“从1952年中  相似文献   

3.
量子光力学     
李勇 《物理》2012,41(7):474-475
2012年7月出版的Physics Today杂志刊登了维也纳大学物理系的Markus Aspelmeyer教授、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系与光科学学院的Pierre Meystre教授和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系的Keith Schwab教授关于量子光力学的特写文章.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高等院校物理教学研究讨论会”是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局直接领导下,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筹备会和中国物理学会广东分会委托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筹办的。会议于三月五日至三月九日在广州从化温泉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广东省高等教育局、中国物理学会广东分会和二十几间大专院校物理系、科的代表八十八人。还有《大学物理》编辑部等单位的特邀代表四人。华南师范大学校长潘炯华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 这次会议的宗旨是.交流高校物理教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全省高校物理教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会议收到论文一百三十一篇,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之际,人们没有忘记在台湾省的物理学工作者,更没有忘记他们对中华民族物理学事业发展的贡献.本文特此介绍其中之一戴运轨教授. 戴运轨,字伸甫,1897年11月27日生于浙江省秦化县大桥镇.1917年毕业于宁波四中,同年考取浙江官费生,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又考取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物理系,1927年毕业,旋即回国.历任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1927-1928),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28-1932),金陵大学物理系教授(1932-1946).抗战时期,随金陵大学迁往成都,兼任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940-1946),成都华西坝空军参谋学校物理学…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委托,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等校筹备,北大主持,于1980年1月13日至23日在北大召开了综合性大学物理系近代物理实验课程设置与教材会议。全国综合性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北师大等32所院校的代表和教育部一司、供应局、人民教育出版社共64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浦通修付部长、北大王竹溪付校长出席了会议并讲了活。教育部特邀北大技术物理系付主任虞福春教授参加会议并给予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7.
忆两三事     
正我是一九五三年秋季到長春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读书的,当时高校处于全面向苏联学习阶段,全国高等院校進行了院系调整,东北人大物理系主要由大连工学院物理系从大连搬迁到長春的.由于全面向苏联学习,东北人大物理系专业的模板是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十分重视基础课,全部采用原版的苏联教材,並采用年级主任制,当时由朱光亚教授任我们年级主任,普通物理学中力学、热学分子物理部分由朱光亚教授主讲,电磁学部分由霍秉  相似文献   

8.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物理系名誉系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吉林省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物理实验》杂志顾问余瑞根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5月19日ZI时20AN世,享年91岁。余瑞横先生1906年3月10日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1937年获博士学位。余先生从事物理科学研究和执教近70年,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物理学家。余先生长期从事X射线晶体学、金属物理和固体理论的研究,辛勤耕…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普魯司博士发現迄今为止具有最重核子的氮元素,它除了原子核較重和不稳定外,其他方面与通常的氮元素一样,在这超核子中有一个中子是被一个廉特(Lamda)超子所代替,这种超子是类似中子的基本粒子,它是非常不稳定的,在亿分之  相似文献   

10.
王正行 《物理》2006,35(3):256-258
孙佶(1921年3月-1997年6月),辽宁沈阳人。1947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毕业.1947-1948年在南开大学物理系,1948-195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1955年参与筹建物理研究宣(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前身),曾任技术物理系教授,原子核理论教研室主任和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1.
经教育部和中国物理学会同意,本刊第一届编委会于1982年7月27日至31日在长春召开。到会编委三十一名(请假四名)、顾问二名(因病未到一名)。会议邀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编辑部、《分析化学》编辑部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吉林省教育厅教学仪器公司、吉林省和长春市物理学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顾问钱临照教授作了“物理理论与物理实验的关系以及中国物理学会建立的经过的报告”。余瑞璜教授作了“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先导”的报告;顾问虞福春教授委托到  相似文献   

12.
特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志文 《应用声学》2021,(1):130-130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声学家、教育家、我国声波测井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王克协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1月18日9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王克协教授1938年1月7日生于内蒙古通辽市,原籍辽宁大连市,1957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物理系,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并留校任教。1990-1994年,王克协教授担任吉林大学物理系主任,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余瑞璜,1906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3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物理学,在诺贝尔奖获得者、X光晶体结构创始人布拉格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于1937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英国伯明翰大学冶金系进行科学研究.1939年,他携妻室儿女回国,先后在昆明清华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48年,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大学物理系是物理学家的摇篮.未进大学的青年朋友们,也希望了解大学物理系的概貌.为此,本刊新辟《大学物理系》栏目.由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贾起民教授撰写的短文,把我们带到令人神往的复旦校园,听他讲述复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理知识》2011,(6):55-55
宁平治,男,汉族,1938年5月生,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南开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83年赴美国西密歇根大学从事原子核物理方面研究。曾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6.
《物理与工程》2010,20(2):9-9
本报讯 日前,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院士和陈曦、贾金锋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马旭村研究组、我校物理系王亚愚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林海青教授以及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刘荧教授等合作,发现在生长于硅衬底上的单原子层金属薄膜中存在超导现象.单个原子层是一个实际材料所能达到的极限厚度,因而该工作给出了"超导体到底可以有多薄"这一问题的明确答案.  相似文献   

17.
《大学物理》2011,30(12):65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大学物理》杂志原副主编高炳坤先生于2011年10月1日因病在北京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5岁.高炳坤教授196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学系,曾在七机部二院、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工作,1977年到清华大学物理系执教,直至1996年退休.高炳坤教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他热爱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潜心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讲课深入而又生动,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他参与了《普通物理学辅导与答疑》丛书中的《力学与热学》、《电磁学》的编写,其中《力学与热学》曾获北方十省市  相似文献   

18.
《物理》2020,(7)
正门墙桃李,何止百万赵凯华教授20世纪50年代从莫斯科大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执教几十年,为物理系、地球物理系、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学生上大课,讲授普通物理"电磁学""光学"等课程,成为北大物理系的一代宗师。我是北大物理系1960级学生,当时北大理科为六年制。大学二年级的普通物理课程,由赵老师讲授电磁学和光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学好了可以顺利进入大三学习四大力学、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物理系夏学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夏学江教授为我国大学物理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缅怀夏学江教授,本刊特设专栏刊登纪念夏学江教授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物理与工程》2014,(1):58-59
清华大学物理系夏学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夏学江教授为我国大学物理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缅怀夏学江教授,本刊特设专栏刊登纪念夏学江教授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