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聚物的弹性形变是一个重要而普遍的现象 .在弹性形变过程中链段取向问题的研究是高聚物弹态形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1~ 6 ] ,这主要是 :一方面 ,在弹性形变过程中的链段取向可用核磁共振和红外二向色性实验方法直接测定 [2~ 4 ] ,另一方面 ,它又与高聚物在弹性形变过程中统计性质密切相关[1,5,6 ] ,因此对链段取向的研究可加深对弹性形变过程的了解 .最近 Taylor等[7] 用 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聚亚甲基链的链段取向问题 ,但未研究高聚物在弹性形变过程中的内能变化 [8] ,也未考虑远程相互作用和较短的高分子链情况 ,这通常与理想…  相似文献   

2.
导电高聚物的分子设计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综述了导电高聚物分子设计的一些实验事实和必需考虑的因素。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分子性质与固体性质,共轭长度和链的取向与高电导的关系,对离子和离子交换,材料设计——溶解性、加工性和分子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高聚物结构按其研究单元的不同可分为二大类:一为分子内的结构,是研究一个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之间的几何排列,即高聚物的链结构。另一为分子间的结构,是研究单位体积内许多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即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也称为超分子结构。高聚物链结构是决定高聚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各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核磁共振(NMR)波谱,尤其是核磁共振二维谱(2D NMR)在最近几年内的进展。内容包括怎样用NMR测定高聚物的序列分布、共聚物结构、聚合物的混溶性、聚合物液晶的取向度、分子量、短链度和长链支化度、凝聚态高聚物的多相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我国高分子工业和科研的迅速发展,本刊约请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结构和性能研究工作的同志,撰写有关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知识讲座。内容有高分子链结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链结构研究方法;高分子聚集态结构;高聚物分子运动;高聚物基本力学性能;高聚物流动特性;高聚物的老化;高聚物复合材料等,将陆续在本刊登载。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望能随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今天来讨论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关于非晶态与晶态高聚物的分子形态。有人认为,非晶态高聚物的分子形态可以用无规线团模型来描述,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非晶态的分子堆砌得如此紧密,必然存在着局部有序性,例如分子链互相平行成为链束等等;晶态高聚物中的分子形态,人们熟知的是折选链模型。下面将从最近的理论及实验证据说明非晶态高聚物的局部有序模型及晶态高聚物的折迭链模型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力学性能,从其应用的广泛程度来说,是高聚物最重要的一种性能。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纤维、橡胶的应用都离不开它们的力学性能。从高分子物理的角度研究力学性能的目的是弄清高聚物力学性能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及结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包括了结构因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力学作用对高聚物结构(主要是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聚物材料由于受到热、光、氧、机械力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引起结构改变,性能变坏,这些现象早被人们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因为合成高聚物有一个通病即是稳定性较差,常是怕热、怕光、怕氧等等,容易老化,因而若不提高高聚物的稳定性,是无法考虑大量生产的。关于高聚物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二类:1)加入各种稳定剂,以提高高聚物的稳定性,即稳定作用的研究,由于它密切关系到生产实践,因此一直是人们集中注意力的方面。这已进行了大量工作,合成高聚物所以有今日那样的规模发展,是和稳定作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分不开,几乎今日大量生产的各种高聚材料,没有不含有一种或数种稳定剂的。2)研究高聚物本身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化学及结构变化,近十几年来,开始注意到高聚物链结构对稳定性的关系,这方  相似文献   

9.
高聚物发光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聚物发光方法研究迄今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而其应用几乎已广泛深入到高分子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高聚物构象、形态及动态方面的?究已取得显著成功。高聚物发光方法是以高分子链所固有的、或向高分子体系引入的发光“探针”(probe)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晶格模型,以动力学链段长度作为统计单元大小,推导了高聚物玻璃化温度T_8和链静态刚性因子σ~2(T_8),链动态刚性因子β(T_8)以及聚合度DP等分子参数之间的关系。具体讨论了链柔性对T_8的影响。理论预测和几十种聚合物的实验数据能较好吻合,分析结果表明T_8值基本上取决于高聚物链σ(T_8)大小。  相似文献   

11.
緒言高聚物在某一给定溫度下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强烈的依赖其分子链的柔性。因此,对高聚物分子链运动状况的研究,如象聚合物组成结构与分子链运动的关系,以及溫度对分子链运动影响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用上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与高聚物聚集态分子链运动状态有关的玻璃化转变,仍是高分子主链链段在观察的时间范围內来得及自由內旋转的松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聚物包覆方法制得了NTO/F2311药柱,用XPS测试了药柱与不锈钢、铝、铜等金属高温接触贮存期间的NTO酸性腐蚀作用.结果表明,NTO/F2311药柱与金属在高温接触贮存期间未发生酸性腐蚀,F2311具有抑制NTO酸性腐蚀的作用;样品表面各种原子的迁移变化不明显,F2311中含氯链段发生取向为药柱深层的迁移,而含氟链段发生取向为药柱表面的迁移;药柱表面组分的迁移存在着的取向性使表面层组分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以及峰位结合能增大,起到了抑制NTO酸性腐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聚物高压下的状态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分子体系内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能出发,得到了一个描述高聚物高压下的等温状态方程 从实验中发现n、m为普适常数,n=6.14,m=1,16.在不存在转变的情况下,该方程对处于玻璃态、结晶态及液态高聚物体系均适用.  相似文献   

14.
高聚物非晶态的结构研究,包括玻璃态、橡胶态、粘流态、结晶高聚物中的非晶部分以及结晶熔融态的结构研究。 有关高聚物非晶态的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Flory(1949)用统计热力学推导出“无规线团模型”(Random coil model,图1(a)),即非晶高聚物中的高分子链无论在θ溶剂中或在本体中均具有相同迴转半径的无规线团构象(服从高斯分布)。而Kargin  相似文献   

15.
高聚物从高弹态到流体态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人元  于燕生 《化学通报》2008,71(3):164-171
将高聚物由高弹态转变为流体态的转变温度命名为流动温度Tf,该转变温度与高聚物分子量密切相关.在高聚物从高弹态转变为流体态的研究中,由于T1.1的概念忽视对高聚物分子量的依赖性,因此采用Tf的概念更为合理.本文对高聚物的流动温度Tf的讨论涉及高聚物温度-形变曲线、高弹态温区、高聚物熔体剪切粘度.从高聚物凝聚态观点来看,高聚物熔体中凝聚缠结网络中的凝聚结点是分子链的局部向列相互作用使链单元间产生平行凝聚而形成的,而高聚物从高弹态到流体态的转变正是反映了高聚物熔体中凝聚缠结网络的物理交联点,即凝聚结点状态的变化.高聚物熔体可以流动,说明熔体中凝聚网络中的凝聚结点至少是可以在瞬间内打开的,升温使凝聚结点的解凝聚状态存在的时间加长,凝聚状态存在时间减短,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在凝聚结点解凝聚状态的时间内,分子链通过内旋转使质量中心在外加力的方向上可以发生位移,此时高聚物从高弹态转变为流体态,而此时的温度就是流动温度Tf.对高聚物流体弛豫网络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用光学方法研究结晶高聚物的形变和流动过程称为流变光学(Rheo-opties)。通常研究结构用的光学方法与动态力学试验装置相结合,还可观察其动态形变过程中相应的结构变化。 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定高聚物形变过程中晶粒的取向。我们发现:聚乙烯随拉伸程度的增长昌区的取向程度也增加,但晶区的取向滞后于非晶区的取向且随晶区取向的增加其非晶区的取向逐渐松弛。因此,  相似文献   

17.
非晶态和晶态高聚物中的分子形态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的问题。尽管有一些人认为在非晶态高聚物中分子存在着局部有序区域,尽管人们普遍接受,在晶态高聚物的晶片中分子链规则地近邻折叠的假说,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弗劳莱(P.J.Flory)教授从理论和实验方面综述了大量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晶格模型,以动力学链段长度作为统计单元大小,推导了高聚物玻璃化温度T_8和链静态刚性因子σ2(T8),链动态刚性因子β(T8)以及聚合度DP等分子参数之间的关系。具体讨论了链柔性对T8的影响。理论预测和几十种聚合物的实验数据能较好吻合,分析结果表明T8值基本上取决于高聚物链σ(T8)大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研究了苯乙烯高聚物的光物理行为,进一步证明了在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凝胶中形成的苯基多环聚集体不仅存在于激发态也存在于基态,不仅可在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凝胶中形成,也可在非均匀结构线型高聚物中形成。这种苯基多环聚集体的形成可归因于高分子链的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等产生的“超浓结构”,反映了苯乙烯高聚物结构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20.
高聚物的物理老化和链的凝聚缠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德言  钱人元 《高分子通报》1993,(4):193-196,216
本文基于高聚物在物理老化和拉伸变形过程中构象弛豫行为的实验结果,进一步阐明了高分子链局部凝聚缠结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