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技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兴奋剂的发展。从体外重组蛋白到潜在的基因兴奋剂的出现,给兴奋剂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因治疗的发展以及一些功能基因对运动技能提高的潜力,加大了基因兴奋剂使用的可能性。本文在介绍基因兴奋剂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因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因兴奋剂是指以非治疗目的而向运动员体内导入外源基因或细胞等物质,以不正当方法提高运动员成绩的物质或技术。目前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基因兴奋剂被用于竞技体育赛场的潜在问题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因此对基因兴奋剂检测方法的需求也愈发迫切。本文简要介绍了基因兴奋剂的潜在候选基因、导入途径与载体、基因兴奋剂的危害以及已有基因兴奋剂的检测方法,并对未来基因兴奋剂检测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兴奋剂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比赛中,有些运动员为了争取取得好名次、提高成绩,常服用一些药物,企图凭借药物作用获得荣誉.这种做法损害了体育运动的本来目的,也违反了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的原则.同时,因药物的毒副作用严重地威胁着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国际奥委会(IOC)明文规定禁止运动员服用某些药物,并自1968年起在奥运会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滥用药物”的检测,若查出其已服用,便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或所得名次.由于最早服用的药物多为兴奋性  相似文献   

4.
5.
兴奋剂与兴奋剂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民 《大学化学》2008,23(2):13-21
汉语中的兴奋剂一词原是指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一类药物,有时又叫做中枢神经刺激剂,例如麻黄素、苯丙胺等药物。兴奋剂对应的外文词汇是dope,在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对dope的相应注释有两条,一是“麻醉药物制品”(a narcotic preparation),应当就是中文的毒品;  相似文献   

6.
动物源食品中β-兴奋剂残留物检测技术的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源食品中β-兴奋剂残留物的检测技术的进展作了评述。内容涉及试样处理技术以及多种用于分析的测试技术,诸如色谱、免疫分析、生物传感技术等。引述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7.
蛋白同化激素类兴奋剂质谱法检测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锐锋  刘欣 《分析化学》1997,25(8):966-972
对蛋白同化激素类兴奋剂检测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评述,除目前常规的色谱/色谱联用选择离子检测方法外,强调指出了高分辨质谱和串联质谱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杨霞  庞楠楠  廖一平  刘虎威 《色谱》2008,26(4):413-416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一种激素类兴奋剂,近年来被滥用在一些耐力性比赛项目中。由于重组与内源性EPO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区别很小,并且在尿样或血样中的浓度低,代谢快,给检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从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兴奋剂rhEPO及其类似物检测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小组的工作展望了rhEPO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兴奋剂检测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旸  徐友宣  杨树民  朱绍棠 《色谱》2008,26(4):431-43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兴奋剂的检测中,其中包括对各类小分子兴奋剂和肽类激素等的检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兴奋剂检测中的筛选、确证和定量方面的应用及进展情况,并讨论了相关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0.
兴奋剂与兴奋剂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滥用兴奋剂会遭受国际奥委会的严厉处罚 ,但仍有不少运动员为冠军及奖牌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所诱惑 ,铤而走险 ,不惜以各种方式滥用兴奋剂 ,所以兴奋剂及其检测是体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兴奋剂、兴奋剂检测的概念以及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并着重探讨肽类激素rhEPO、rhGH的研究方法和对不同检测基质 (尿样、发样、血样、体液 )的检测进展  相似文献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人生长激素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张朝阳  唐吉军  谢剑炜 《色谱》2008,26(4):437-443
在2008年世界反兴奋剂组织颁布的兴奋剂目录中,S2项肽类激素及相关品种均属于内源性生物大分子物质,如何区分所检测物质属于外界摄入还是机体分泌是此项检测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针对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研究较为深入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人生长激素(hGH)的检测,从间接血液指标检测、直接检测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类评述,侧重于从理化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方法角度阐述识别及区分重组蛋白与内源性蛋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植物油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青  李晓敏  张庆合 《色谱》2019,37(6):569-580
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或霉菌产生的结构多样的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常见于粮油中,具有致畸性、肝毒性、肾毒性、致癌性、出血性、免疫抑制及破坏生殖系统等毒性。真菌毒素在基体中存在浓度低、种类多、极性范围广、同族类化合物结构类似、性质接近,定性信息缺乏。植物油是易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之一,并且含有大量的油脂、脂肪酸和色素,可能增加基质效应,降低灵敏度,并损坏仪器。因此,建立高效样品前处理方法及高灵敏度、高通量、多种真菌毒素检测技术成为植物油基体中真菌毒素准确测定面临的巨大挑战。该文综述了溶剂提取(LLE)、固相萃取(SPE)、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共价化学肼(DCHC)、QuEChERS方法在油中真菌毒素前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及免疫传感器等检测技术的特点,并对植物油中真菌毒素污染检测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龙媛媛  王丁众  李克安  刘锋 《色谱》2008,26(4):417-423
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是一类滥用最为普遍的兴奋剂物质,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检测关系到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对类固醇兴奋剂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是目前兴奋剂检测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是对自2002年以来类固醇兴奋剂样品的预处理和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免疫法、电化学方法以及质谱法等。  相似文献   

14.
Chen Y  Wu Y 《色谱》2011,29(7):594-600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食品物种鉴定是食品安全链的重要环节。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使食品物种鉴定变得更加快速、准确、灵敏。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采用基因检测技术进行食品物种鉴定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基因检测技术的特点、主要方法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植物源性食品、高附加值食品和深加工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过渡金属基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催化性能较为优异,是在全水分解领域最有希望替代贵金属基电催化剂的候选材料之一,但有限的活性位点、相对较差的电导率等因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非金属元素掺杂能够调节主体材料电子结构,优化吸附能,从而对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缩减其与贵金属材料性能差距。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非金属元素改性在过渡金属基电催化材料中的相关研究,系统综述了非金属元素掺杂的方法和不同非金属元素的掺杂效果,从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和电子结构的变化多角度分析了非金属元素改性对过渡金属基材料的影响,最后对非金属元素掺杂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张佳杰  孟子晖  薛敏  魏天晔 《色谱》2018,36(11):1081-1087
烟碱是评价烟草及其制品的感官品质及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监测食品、环境及人体中尼古丁暴露程度的关键因素。烟碱所在基质复杂,样品多样,针对不同检测环境及要求选择合适高效的分析方法对成功测定烟碱含量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测定烟草及生物样品中烟碱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液相微萃取技术和分子印迹法)和常用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法),评述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检测效率等。  相似文献   

17.
Nanoscale complexes of recombinant silk molecules containing THPs with DNA are designed as less cytotoxic and highly target‐specific gene carrier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silk proteins containing poly(L ‐lysine) domains to interact with pDNA and the THP to bind to specific tumorigenic cells for target‐specific pDNA delivery are prepared, followed by in vitro transfection into MDA‐MB‐435 melanoma cells,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breast tumor MDA‐MB‐231 cells, and non‐tumorigenic MCF‐10A breast epithelial cells. The silk/poly(L ‐lysine) block copolymer containing Lyp1 (ML‐Lyp1)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silk/poly(L ‐lysine) block copolymer containing F3 (ML‐F3) in cytotoxicity to MCF10A cells. ML‐F3 is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arget delivery into tumorigenic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