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者 《大学化学》1989,4(5):49-51
本刊于1989年第1期“学生园地”栏中刊出了“应用氧化数的概念讨论马氏规则”一文后,先后收到郑耀东(湖南零陵师专)、张英群(河北林学院)、王师略(江西宜春师专)舒元梯(四川东山师专)等同志来稿,对该文提出商榷.指出该文试图用氧化数来判定极性加成反应中的区域选择性,认为从氧化数的角度考虑似乎存在一种规律:高氧化数的原子与低氧化数的原子相结合,反应趋向于生成氧化数最低的产物.然而却忽视了底物和试剂的电性、空间效应、反应温度以及溶剂等因素,因此考虑是不周到的.本刊编辑部衷心感谢以上几位同志对本刊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来稿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
关于应用Hund规则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说明原子核外的电子在全充满和半充满时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国内不少的教科书都是用Hund规则来进行解释的,因此,Hund规则在结构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成了讨论全满半满问题时非讲不可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氧化数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1,32(9):85-85
中学阶段称为的化合价,大学阶段改为氧化数(氧化态),为什么?先看实验事实:当1mol e-通过熔融NaCl得1 mol Na(阴极)、0.5 mol Cl2(阳极),由此可知原先是Na+、Cl-;同理,由电解熔融MgCl2的实验结果可知原先是Mg2+、Cl—……1 mol e-通过  相似文献   

4.
电子数规则     
介绍了由Langmuir提出的2、8、18、32电子规则。讨论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价电子结构的3种情况。指出了18电子规则与有效原子序数规则(EAN)的不同,综述了由实验和理论方法发现的稳定的32电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数吴阿富(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杭州310006)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1]。但它们之间的反应机理略有不同:无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确的电子转移,氧化剂获得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而...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学生以碘体系的自由能—氧化数图为例,对钒体系的自由能—氧化数图的绘制和讨论,并进而探讨金属和非金属变价元素体系自由能—电极电势关系的一般规律的教学案例。通过对这一教学环节的实证分析,证明这种范例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三谈氧化数     
《大学化学》2021,36(2)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ABT概念以及色谱界对它的争论。提出一些我们对W_A-k线性关系成立条件,两个参数系列关联,参数a、b_0及n-k曲线等方面的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J.Am.Chem.Soc.,2016,138,12037~12040烯烃的氧化反应,比如瓦克氧化(Warker-oxidation),是构建羰基化合物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能够实现大宗化工原料烯烃向高价值的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转化.然而,传统的烯烃加氧化过程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比如很难实现反马氏选择性的控制,对于内烯的反应活性较低,需要使用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和化学当量的氧化剂等.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使用Cahn-Ingold-Prelog顺序规则时学生易出的错误,Cahn-Ingold-Prelog顺序规则的修改补充规定及Cahn-Ingold-Prelog顺序规则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用氧化数法弥补这一不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袁丹  姚英明 《有机化学》2021,(3):1259-1260
不饱和化合物的硼氢化反应,即烯烃、炔烃、醛、酮等与硼烷的加成反应,是一个具有100%原子经济性的反应,可用于制备一系列含硼的化合物,这些含硼试剂在合成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比如用于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Petasis反应等,可以方便地构建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的一些重要化合物.因此,该反应近年来得到了...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计量数比规则存在的缺陷:不利于贯彻有关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SI规定,不能继承当量定律的数据资料,不能表示反应的性质,不能正确表达水硬度、碱度、树脂交换容量及电解定律,缺乏科学的导出过程及计量关系表达式,计算过程繁杂。而等物质的量规则继承和发展了当量定律,使整个滴定分析计算简单规范。  相似文献   

13.
张颖  权新军 《大学化学》2020,35(8):103-106
从氧化数的定义和氧化数概念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氧化数教学中存在的争议,提出确定氧化数的规则应加上元素的正氧化数小于或等于原子的外围电子总数,解决了结构比较复杂和结构未知的化合物中元素氧化数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4.
Hund 在分析原子光谱时发现了以他命名的规则:原子基组态中有最大多重度的谱项是基谱项;若最大多重度谱项不止一个,则其中 L值最大的是基谱项。迄今对 Hund 规则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Slater 于1929年从一级微  相似文献   

15.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views on the definition of reaction molecularity in physical chemistry textbooks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so far. We giv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his conception herein. Star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kinetics and the definition of elementary reaction and state-state reaction, we clarify that elementary reaction and state-state reaction are the conceptions belonging to macro-and micro-systems, respectively, and reaction molecularity is also belonging to micro-conception.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 we think that the more reasonable definition of reaction molecularity should be "the number of chemical particles that take part in a state-state reaction (or an elementary chemi-physical reaction) as a reactant".  相似文献   

16.
陈振华 《化学通报》1990,(10):52-53
作者认为,对氧化数的概念稍作调整,即可构成一个新的概念,不仅能定量标示有机物分子的还原态,而且是一个有用的生物能力学参数,姑且称之为碳还原数。一、联还原数的概念根据IUPAC对氧化数的定义,各种碳原子的氧化数如表1。氧化数虽也可用于比较不同有机分子的氧化态,但相加时正负数抵销,致使许多化合物的碳氧化数为0,如葡萄糖和乙酸均为0(图1)。欲扩大它的应用范围,必须设法消除负值。为此,作者建议以价  相似文献   

17.
王积涛  魏荣宝 《大学化学》1990,5(5):19-21,18
在确定有机化合物Z、E及R、S立体异构体时,总要涉及到有机基团的顺序大小问题.简单的CH_3-,C_2H_5-,OH-,X等一般可一目了然,而较为复杂的基团则需将结构式按H HCahn-Ingold-Prelog规则一一展开来比较.例如乙烯基-CH=CH_2展开为??;  相似文献   

18.
张国艳  权新军 《化学通报》2020,83(3):277-281
氧化数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在无机化学中应用广泛。长期以来,确定元素氧化数主要根据桐山良一和鲍林等建立的规则,这些规则对于氧化数概念在化学中的推广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遇到结构复杂或未知化合物时有时仍然会出现问题。本文根据IUPAC的氧化数定义提出,氧化数完全取决于成键两原子之间的电子供需关系,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受到其原子价层电子数的限制,而元素的最低负氧化数受到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外层电子数与其价层电子数差值的限制,据此建立了确定元素氧化数的新方法,该方法既不需要考虑分子结构,也不依赖元素氧化数的习惯规定,符合氧化数概念提出的初衷,简便易行,例外情况少,不仅适合大学化学教学,也适合中学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稠环烯烃芳香性的碳数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环烯烃芳香性的碳数规则张强黄伟杰石磊黄荣彬郑兰荪(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61005)1Hckel规则与其应用范围Hückel规则是判断环烯烃芳香性的重要规则。这个规则是:π电子数为4n+2个的环烯烃是芳香性的,而π电子数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氧化还原滴定可行性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运清 《大学化学》1991,6(1):18-21
一、问题的提出从平衡的观点考虑,判断一氧化还原反应可否用于滴定分析法,是从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出发,用反应体系的log K′或△E~(0′)值大小来判断的。由于反应类型不同,为达到一定反应完全程度,对log K′或△E~(0′)值的要求也不同。现行分析化学教材一般只讨论对称氧化还原电对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