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以来,许多同志为《力学与实践》《力学学报》《力学进展》Acta Mechanica Sinica,Theoretical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审阅了大量的稿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他们的工作,使刊物的质量得以提高,读者、作者与编者也都从中获得教益.五刊编委会在此谨向广大审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名单按姓氏拼音排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正编者:刘俊丽,刘曰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7月出版定价:98元内容简介: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院士谈力学》.该书汇集了钱学森、周培源、郭永怀、钱伟长等力学界三十多位院士的五十多篇文章,凝聚了三代力学家对于力学的看法和讨论.按内容归纳为:关于力学学科、力学学科的若干分支与研究方向、力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2018,40(5):586-589
正我在本文中谈两个问题,一是向大家汇报两本书的创作过程,其中一本是2008年出的《诗情画意谈力学》,另一本是2016年出的《趣话流体力学》,两书共收40篇文章:《诗情画意谈力学》22篇,《趣话流体力学》18篇,都是1992年—2014年在《力学与实践》杂志上先发表,再结集而成的。其中力学诗话的文章21篇,力学趣谈的文章19篇。1992年,北京大学朱照宣教授担任《力学与实  相似文献   

4.
梅凤翔 《力学与实践》2019,41(1):107-107
<正>1979年《力学与实践》创刊,至今已经走过40年了。40年来,《力学与实践》越办越好,已经成为广大力学工作者喜爱的刊物。《力学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发表力学教育与应用研究论文的园地。在非完整力学不被重视的年代,在朱照宣先生的支持下,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综述文章《非完整系统力学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以来,许多专家为《计算力学学报》审阅了大量稿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他们的工作,刊物的质量得以提高。读者、作者和编者均从中获益。在此,《计算力学学报》编委会谨向广大审稿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6.
<正>截止到今天,《力学与实践》即将伴我走过三十七年。三十七年,《力学与实践》在我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几乎从未缺席。在三十七年的相伴而行中,《力学与实践》之于我,可谓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与《力学与实践》相识于1982年。由于所学"力学"专业的关系,便自然走进了《力学与实践》,通过阅读《力学与实践》,我不仅深深地沉浸于"力学"那充满哲理的迷人世界,而且树立了正确的专业思  相似文献   

7.
正《诗情画意谈力学》2008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笔者在《力学与实践》、《自然杂志》等期刊上又发表了一些力学科普文章(主要涉及流体力学),现结集为《趣话流体力学》,以飨读者.与《诗情画意谈力学》一样,内容仍大致可分为"力学诗话"和"力学趣谈"两部分,"力学诗话"的文章,力图从唐宋诗词中对力学现象观察和描述的佳句入手,将诗情画意与近代力学的发展交融在一起阐述;"力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正编者:刘俊丽,刘曰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7月出版定价:98元内容简介: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院士谈力学》.该书汇集了钱学森、周培源、郭永怀、钱伟长等力学界三十多位院士的五十多篇文章,凝聚了三代力学家对于力学的看  相似文献   

9.
白以龙  朱如曾 《力学进展》2011,41(5):479-479
《力学进展》自1971年9月创刊以来至今已经历40年.在20世纪十年文革动乱期间, 虽然条件困难,但一些有识之士凭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依然为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 认真的谋划和准备.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情报室的董务民等人, 决心要干点实事来迎接未来力学的发展,于是他们于1971年9月在力学所创办了内部刊物《科技情报》(后于1972年下半年改名为《力学情报》),向我国力学界介绍国内外 力学发展的状况. 在当时的情况下,信息来源、组稿、出版都非常困难, 最早的几期甚至是油印本. 但是,这些油印的科学信息,向读者传递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那种不可阻挡的充满朝气的巨大力量, 鼓舞和帮助了一批人, 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 潜心投入科学研究. 当1978年科学的 春天到来时, 《力学情报》的社会需求大增, 于是及时改名为《力学进展》, 并于1982年被批准为公开发行的刊物, 由著名力学家谈镐生任第一任主编, 并明确其内容集中于力学的综述评论性文章. 1992年《力学进展》入选中文 核心期刊.近年来, 《力学进展》在文章的权威性、影响面、 导向性和及时性方面提高甚大. 影响因子近五年来连续居中国力学学科第1名;总被引频次和网络传播趋势近五年逐年增加;网络下载量近五年来提高了九倍. 基于这些成功, 自2006年中国科协设立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以来, 《力学进展》每年都获得该项目的资助, 并且每年都经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还多次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回顾这40年历程《力学进展》可谓是中国力学发展的推波助澜器. 研究生们反映, 《力学进展》是他们论文选题的重要指南和参考;专家们反映, 从《力学进展》上他们看到了深具启发性的学术观点和点评;本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院士在该届第一次理事会上, 赞扬《力学进展》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热点问题上做出了表率.上述成绩的获得, 应该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审者、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努力,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力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处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力学进展》才得以提高了稿源质量和审稿质量, 并组织了针对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的专刊专辑, 由季刊改为了双月刊、改进了封面、保证了稿件内容和出版的及时性, 从而才获得了上述广泛影响和诸多荣誉.希望《力学进展》的广大作者、读者、审者以及编委会和编辑部继续同心协力, 努力提高《力学进展》的学术质量, 继续发挥中国力学发展的推波助澜器的作用, 并推动造就出更多的新力学潮流的弄潮儿.我们相信《力学进展》一定能够越办越好, 为力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第一年,《力学进展》迎来创刊30年的生日. 《力学进展》1971年9月创刊.30年来,共出版126期,刊出论文998篇,动态报导268篇.它记录了30年力学科学前进的脚步,丰富了力学科学资源的宝库. 回首这30年历程,力学界同仁说:当研究生开题时,参阅《力学进展》;当要开拓视野时,参阅《力学进展》;当制定力学学科规划时,参阅《力学进展》;《力学进展》是我们最喜欢的刊物之一.这是对刊物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好的贺礼 为《力学进展》创刊30年,编委会和编辑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评选了“2…  相似文献   

11.
《力学进展》2021,51(3):427-427
今年是《力学进展》创刊50周年. 1971年9月, 中科院力学所情报室创办了内部刊物《科技情报》, 1972年下半年改名为《力学情报》. 当时除情报室供给稿件外, 主要由全所有关同志供稿, 刊物主要分发力学所各室. 当时信息来源、组稿、出版都非常困难, 最早的几期甚至是油印本. 1972年12月, 力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座谈会预备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认为, 我国的力学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还跟不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必须明确主攻方向及重点课题, 订出具体措施, 组织好科研队伍. 为落实会议精神, 1973年《力学情报》改为铅印内部刊物出版, 向国内各有关单位发行. 由于《力学情报》的社会需求大增, 1979年第9卷第3期改刊名为《力学进展》. 1982年正式成立编辑委员会, 著名力学家谈镐生任第一任主编, 副主编由钱伟长、陆士嘉担任; 吴承康、郭仲衡、陆明万、董务民任执行编委, 并明确其内容集中于力学的综述评论性文章.首任主编谈镐生先生对期刊的定位是:当研究生开题时, 参阅《力学进展》; 当要开拓视野时, 参阅《力学进展》; 当制定力学学科规划时, 参阅《力学进展》. 50年来, 《力学进展》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在文章科学性、导向性等方面提高甚大, 成为了我国力学领域最权威的综述评论性学术刊物. 很多追踪阅读《力学进展》的读者现在已经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来稿也被格外关注, 并在文章修改完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快速成长.在历任主编、编委、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作者的支持下, 《力学进展》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之后连续数年获得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奖”, 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 “领跑者5000——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和“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等.从2021年开始, 《力学进展》以季刊发行, 在继续保持综述期刊特色的同时, 增加了新的期刊栏目. 接受优秀的自由投稿, 评论所述专题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展望及存在的挑战问题, 并对该专题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引导新方向的探索研究.回首过去, 展望未来, 《力学进展》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遵照办刊宗旨, 聚焦力学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打造高水平的综述性力学中文期刊, 为推动力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力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2月,是力学学科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本期刊.首任主编为钱学森.第二至第十任主编分别为郭永怀、郑哲敏、林同骥、黄克智、吴承康、王自强、杨卫、程耿东、郑泉水,现任主编为魏悦广.为庆祝《力学学报》创刊60周年,《力学学报》编委会决定于2017年6月16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力学学科未来发展研讨会暨《力学学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力学进展》2010,40(1)
<正>2009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为《力学进展》审阅了大量的稿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以及严格把关,使得刊物的质量得以提高,读者、作者与编者也都从中获得教益.本刊的影响因子连续得到力学学科第1名.在此《力学进展》编辑委员会谨向广大审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截止日期2009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4.
《力学进展》2012,(1):127-128
2011年以来,许多同志为《力学进展》,《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和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审阅了大量的稿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他们的工作,使刊物的质量得以提  相似文献   

15.
《力学进展》2022,52(1):216-219
<正>2021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力学进展》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岁月,迎来了五十华诞.这一年,《力学进展》学术质量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不断攀升.这些成绩与强大而稳定的审稿专家队伍是分不开的.他们为作者提供了大量有学术价值的评审意见,为期刊高效、高质量地遴选优秀稿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向审者致谢     
2009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为《力学进展》审阅了大量的稿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以及严格把关,使得刊物的质量得以提高,读者、作者与编者也都从中获得教益.本刊的影响因子连续得到力学学科第1名.在此《力学进展》编辑委员会谨向广大审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7.
刘俊丽  管翠中  花芳 《力学学报》2019,51(5):1557-1564
在钱学森先生领导下,于1957年创刊的《力学学报》作为力学学科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期刊,她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中国几代力学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指标,对《力学学报》从创刊至2018年的产出及学科影响力情况进行分析,用数据说明她对推动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学术成果交流所做出的贡献.本文首先梳理了《力学学报》历年载文量、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等情况;然后分析了该刊在力学类期刊中的排名位置;最后,对载文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学科分布及近年刊文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力学学报》2023,55(1):283-284
<正>2022年,许多专家为《力学学报》审阅了大量的稿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他们的工作,使刊物的质量得以提高,读者、作者与编者也都从中获得教益.《力学学报》编委会在此谨向广大审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截止日期2022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力学学报》创刊60周年.1957年以我国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创办了《力学学报》.由于历史原因,《力学学报》于1960年停刊,1962年复刊,1966年再停刊,1974年再复刊,1977年10月请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力学学报》刊名.60年来,《力学学报》在历任主编钱学森、郭永怀、郑哲敏、林同骥、黄克智、吴承康、王自强、杨卫、程耿东、郑泉水和现任主编魏悦广的领导下,在各届编委和编辑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作者的支持下,《力学  相似文献   

20.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2013,35(3):105-106
 《力学诗趣》在1998 年10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力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力学与实践》杂志"身边力学趣话" 栏目,在20 世纪90 年代最早刊登的20 篇文章,2001 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木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囯新闻出版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联合颁发的"第四屆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的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