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阶段定量研究国际石油价格并作出预测,为我国应对油价波动以确保石油安全及采购提供借鉴性指导.借助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选取Brent油价为被解释变量,道琼斯商品指数,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美元指数,基金总未平仓合约和突发风险事件为解释变量,将研究范围按油价走势特点分6个阶段,运用协整理论建立协整关系,得出各阶段各变量对Brent油价的贡献比例;建立VARM和VECM,对2017年Brent油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供需基本面起主导作用,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供需基本面影响占比为50-60%,定量分析与实际国际石油市场及油价走势特点相匹配;VARM和VECM对2017年Brent油价预测均值分别为65.63和59.37美元/桶,VECM更接近路透社的58.01美元/桶.2017年,石油市场或由供需过剩转为缺口,推动油价水平整体上升,预计全年Brent,油价均价为52-60美元/桶,VARM和VECM预测趋势与其基本一致.综合来看,VECM预测效果更优,解释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信息传导机制造成了较大冲击。本文将有偏t分布引入石油市场风险模型,通过构造APARCH/TARCH模型计算石油市场在险值(VaR),并采用风险-Granger检验方法考察了金融危机前后国内外代表性原油市场与燃料油市场的风险传导效应.结果显示,国内外石油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关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其中,上海燃料油市场在危机后的风险溢出能力得到提升,对新加坡燃油市场具有一定的风险溢出效应;而国内大庆原油市场在危机前后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原油市场风险溢出影响。从两大国际基准原油比较看,WTI虽然继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对Brent的风险溢出效应在危机后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参数稳定性检验方法对油价动态波动路径进行研究,发现油价序列存在显著的结构性改变特征,检测出自1974年2月以来油价共经历了四次结构性改变过程,本文考察了导致结构性改变的根本原因以及与重大事件的关系,并给出了结构改变点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同时根据结构性改变情况将油价价位波动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结构性改变的监控问题,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新的结构改变点,为油价走势预测和和石油市场形势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非常规天然气供应潜力,对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格局产生了较大冲击。本文利用带结构断点的协整检验、时变系数模型和条件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天然气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动态关系,以及库存、天气和投机等短期因素对气价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天然气价格与原油价格间的协整关系在2005年飓风季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而且原油价格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强度呈现倒U型结构。此外,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及投机等短期因素对气价存在显著的短期影响。不过,随着天然气供应出现过剩局面,天然气价格对这些短期因素的敏感性已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检验了不同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结构性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探寻了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来源。首先利用SVAR模型将油价波动分解为供给、需求和预防性购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发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GARCH非对称模型检验及其信息影响曲线结果显示供给和预防性购买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是对我国股市的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应对油价波动策略时,区分油价波动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政府机构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现货价格日数据,采用逻辑斯特机制平滑转换GARCH模型(LST-GARCH)实证研究国际油价波动特征,研究表明收益率波动的高持久性是一种假象,国际油价的波动过程存在机制转换效应;与传统的GARCH模型相比,LST-GARCH机制转换模型能够刻画油价波动过程的机制平滑转换特征;国际油价波动性对外部冲击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即相同幅度负的外部冲击比正的冲击引起更大的油价波动;另外国际油价波动过程具有非线性,即波动规律的时变特征。模型的检验与预测结果表明LST-GARCH模型比GARCH模型更好地描述国际油价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2000~2008年我国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的正负冲击角度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进口价格之间的存在的动态传导关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结构VAR(SVAR)模型对我国进口价格受到的油价冲击进行结构分解,其次用移动平均形式的SVAR模型分析不同油价冲击对进口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油价上涨对进口价格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同期经济需求上涨推动进口价格有较大涨幅;而油价下跌时进口价格跌幅较小,甚至与油价波动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经济需求增加造成的.因此,研究石油价格对进口价格水平的动态传导关系.要区分油价冲击形式,这一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针对油价正负冲击的不同影响来制定应对政策,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交易者具有异质性的微观假设入手,将市场参与人按其交易期限和交易策略分为基础投资者(基础因素)、技术投资者(技术因素)和国际投资者(国际因素)。通过结合离散选择模型,构建了具有时变权重系数的异质交易者定价模型,时变权重系数即代表了各因素对价格变化的动态影响效果,其中国际因素的影响权重即可作为金融危机传染的判断依据和强度衡量。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选取中国上证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月度数据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市场价格在大部分时间内是由基础因素主导的,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因素的影响作用显著上升,技术因素的影响效果则一直不够明显;对于中国市场,技术因素在大部分时间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因素则处于主导地位,表明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基础因素对价格变化的影响效果始终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9.
石油消费与石油市场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是学术界研究的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性和因果关系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了我国石油消费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只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与美国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石油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改革的深入,还应该建立充足的商业石油储备,并基于市场调整当前石油定价体制与进口机制,进一步放开油价,采用主动的进口策略,才能根本解决消费与价格存在的脱节问题,实现与国际石油市场更好的接轨,适应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  相似文献   

10.
金融系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特征,其多层次和多重反馈特性使得金融风险跨市场传导效应更加复杂多变。选取2007~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相关数据,构建金融网络,并采用最小生成树(MST)的方法对金融风险跨市场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特征;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市场内部各子市场间的关联程度显著加强;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外汇市场是系统重要性市场,需要重点监控;对金融风险跨市场传导的潜在路径进行了识别,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Communicated by D.R.Brown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学习—遗忘效应的生产率降低损失索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工程项目很多具有重复性施工的特点,本文利用这种特点将学习-遗忘效应应用到平衡作业线(LOB)方法中,分析因为工程中断造成生产率的降低的现象,认为因生产率降低而导致工程工期的延长实际上超过工程实际中断的时间,最后以一个工程案例来说明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4.
We give a treatment of the Weiertrass points of curves which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e treatment by Laksov. We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theith weight which makes the treatment easier and gives an algorithm for computing the gap sequence of an effective divisor and the weight at a point. Supported in part by NNSF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16.
17.
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di Palermo Series 2 - A closed densely defined operatorT on a Banach spaceX is called normal, iff $$T \in [C^0 (\hat \not C)]$$ , i.e. there is a homomorphism...  相似文献   

18.
Every c-finite measure Μ on the set G of the lines on the plane such that $$(0){\text{ }}\mu {\text{(\{ g}} \in G:{\text{ }}P \in {\text{g\} ) = 0}}$$ for every point P?R 2 generates a pseudo-metric F on the plane when one puts F P 1, P 2= \(\tfrac{1}{2}\) μ({gG:g separates the points P 1 and P 2}) The pseudo-metrics which are generated in this way possess the property of linear additivity, that is F(P 1,P 3)=F(P 1,P 2)+F(P 2,P 3) for P 1,P 2,P 3 on a line, P 2 between P 1 and P 3, and are continuous with respect to the Euclidean topology in R 2 × R 2.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e converse: every linear additive and continuous pseudo-metric F is generated as above by some c-finite measure Μ on G for which (0) holds. The method of proof shows that values of linearly additive and continuous pseudo-metric F inside every bounded convex polygon C are determined completely by the values of F on (δC)2. The representation of pseudo-metrics by measures is useful in derivation of inequalities for the former.  相似文献   

19.
基于SMMC模型的数据多流形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多流形谱聚类模型(SMMC)对独立子空间、非独立子空间,非线性良分离及非线性交叉等流形聚类中的四种典型数据进行聚类,并与其他流形聚类方法进行比较,发现SMMC模型聚类效果良好且具有强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将SMMC模型运用于具有混合多流形结构的工件外部边缘轮廓进行聚类,结果显示SMMC模型能够很好的将其分为三类.针对SMMC模型复杂度高、选取参数困难及运行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SMMC模型,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模型能够大大缩短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20.
《Discrete Mathematics》2020,343(8):111915
Ivashchenko proposed the study of contractible transformations on graphs becaus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theory of molecular spaces, and digital topology. He published five papers on this subject. Contractible transformations have recently been applied to topological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unterexample to several results that appeared in one of Ivashchenko’s 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