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探讨了家兔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AN)细胞的分离方法及其形态和起搏电流(Funny Current,If)的特征.通过打结定位法确定了带有"中心结区"的家兔SAN组织条,双酶法分离SAN细胞,利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SAN细胞的If.结果显示,SAN组织为上宽下窄的枣核型,区域体积约为6.25mm×2.23mm×0.26mm,或6mm×2mm×0.1mm—6mm×2mm×3.3mm.SAN细胞成狭长梭形,无清晰横纹,细胞长(65.3±7.8)μm,宽为(7.2±3.1)μm.在正常Tyrode液中,可恢复规则自律性搏动,频率为(187.3±5.6)次/min,典型SAN细胞数量占整个分离细胞的2%—5%.根据电压钳制方案,If电流被引出,呈内向性斜坡状,随着钳制电压降低,起搏电流逐渐增大,并随钳制时间延长,倾斜度也增大.If带有明显尾电流,也随着超级化激活电位降低,逐渐增大.根据二者电流大小拟合的电流-电压曲线,呈典型横向Y形.本法获得SAN细胞形态典型,状态和活性良好,能够记录具有特征性的If,可供心血管领域有关针对SAN细胞If研究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第75届Les Houches暑期讲习班的论文集,主题是生物分子和细胞物理学。参加这次讲习班的共有64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丹麦、俄国、匈牙利、以色列、波兰、乌克兰、德国、加拿大、荷兰等国。  相似文献   

3.
肾脏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其特征是炎症细胞浸润、肌成纤维细胞激活和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最终导致肾脏正常结构破坏,形成疤痕组织.肾脏纤维化包括4个相互重叠的过程:持续的炎症,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组装和沉积,肾小管萎缩和毛细血管丢失.肾脏纤维化通常呈局灶性分布,提示局部组织微环境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化的肌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的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和蛋白聚糖,它们通过相互化学交联,从而抵抗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降解.肾小管萎缩和毛细血管丢失显著加速肾脏疤痕组织的形成.笔者将简要讨论在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微环境的改变,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和激活,细胞外基质的产生、组装和调控,以及肾小管与毛细血管损伤对肾脏纤维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钙稳态失衡与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必须处于严格的范围,一旦钙稳态失调将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本文主要从外界因素引起钙稳态失调导致细胞死亡的作用、直接钙稳态失调所致的细胞死亡效应及钙离子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本书是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科技复杂系统讲座笔记”的第3卷。它专门讨论了复杂生成系统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无论该系统是自然的(例如生物细胞)还是人造的(例如经济系统和工业生产),必须通过模拟及基本模型来理解一个给定的供应网络对一具体事件的反应,以及它对参数改变及控制作用的瞬时响应,因为大多数的生成系统是高度随机而且是事件驱动的。  相似文献   

7.
胞浆钙离子浓度的规律性增加,已经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许多重要生命活动中得以证明,如肌肉收缩、细胞分泌、卵子授精、神经传导、个体发育、细胞凋亡以及病原生物(寄生虫、细菌、病毒)对哺乳动物细胞的侵袭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活细胞不同微区中钙离子浓度规律性变化的成像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目前多个厂家可以提供钙离子成像系统,但用户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时,往往得不到有关设备的足够信息,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文中详细比较了4种不同配置的钙离子浓度测量系统在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和肝脏实质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的振荡样增加时的性能差异,分析了这些差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为钙离子成像系统的使用者和制造商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凋亡与增殖是调控细胞数目稳态的、作用相反的一对机制。细胞凋亡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参与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以及肾脏细胞凋亡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中的抗生素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水产养殖废水等.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105 t,其中48%为人用抗生素,其余为兽用抗生素.大量具有活性的抗生素经地表径流和城市排污管道最终积聚到河流湖泊中.这些活性物质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尤其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这种危害会进一步扩大.文章概述了近几年基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作为检测指标,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对一些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同时介绍了NFLX对于选取的指标CYP450的影响机制,以及检测这些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物反应器细胞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缩短植物细胞的生长周期,但进行大规模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会受到植物自身特点和生物技术的限制。通过与微生物相比较,笔详细介绍了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特点,分析了用于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反应器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以植物快速繁育为主要目标的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羚牛分子系统进化,解决多年来关于羚牛分类地位及其与麝牛关系的争论。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扩增羚牛、绵羊、山羊细胞色素b基因,并对其全序列(1140bp)进行测定。结合GenBank检索序列,对9种偶蹄类动物(麝牛、绵羊、羚牛等)、1种奇蹄类动物(斑马)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差异进行分析,并基于序列差异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羚牛与羊亚科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差异分别为9.085%和11.652%),与其他动物亲缘关系较远(序列差异为12.344%~23.333%),与麝牛的差异达到了13.658%。羚牛与绵羊分歧的时间约在360万年前,而与麝牛的分歧时间约在550万年前。结论将羚牛归入羊亚科较为合理,羚牛和麝牛形态和行为上很强的相似性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毫米波辐射对K562细胞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毫米波辐射对K562细胞超微结构,钙离子沉淀分布和线粒体跨膜电位(△ψm)变化的影响,发现低功率密度的毫米波辐射可以引起多数细胞的细胞膜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同时引起内质网池极度扩张,边缘钙离子沉淀增多,辐射结束数小时内凋亡细胞逐步增多,表明低功率密度的毫米波辐射通过影响胞膜和内质网,引起胸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以有第二信使系统在细胞之间信息传递中所起的主要生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系统是生物制药工业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而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又是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较详细综述了通过目的基因整合位点的优化、增加目的基因拷贝数、提高目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等构建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同时,为使宿主细胞更好地适应工业化大规模培养要求,对通过抗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糖基化、细胞增殖控制技术和多基因代谢等细胞代谢工程对其进行改造的研究进展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炼制是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生产能源与化工产品的新兴工业模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微生物细胞工厂是推动生物炼制技术发展的核心,世界各国纷纷设立重大研究计划支持细胞工厂的研究,以期获得生物炼制技术的领先地位。本文从细胞工厂的构建、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综合组学分析等方面出发,回顾了有关微生物细胞工厂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对策,展望了系统生物技术在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物理学的角度论述了激光与生物组织、细胞作用的基本内容以及激光与生物组织、细胞热作用、光化作用、光学力作用和光生物刺激作用效应的微观机制,分析说明影响激光组织、细胞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并介绍激光生物效应在医学中的几个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调控的分子机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过程,在细胞的发育和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涉及凋亡这一过程的因素众多,本文对近年来其中的一些基因如IEG,ICE,Fasl-Fas/APo-1(CD95),Ca2 ,ROS和NF-kB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最近20多年来,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克隆基因表达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外源基因的表达系统包括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它们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时应衡量使用。  相似文献   

19.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的一种高度保守的由溶酶体介导的降解过程.自噬将胞内物质包裹在双层膜的自噬小体内,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再利用以维持细胞的稳态平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特别是研究自噬的遗传模型的建立,人们对自噬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理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目前已经发现了20多个自噬相关基因(ATG基因和EPG基因)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多种信号通路,如氨基酸缺失、激素刺激等都参与自噬活性的调控.自噬参与生命过程的多个方面,自噬异常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细胞生物自噬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理的研究对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并为研发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一项模拟抗体等靶向生物分子识别专一性的仿生分子识别技术,由于其预定性强、识别选择性好、成本低廉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细胞靶向识别是MIT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分子生物学、医疗诊断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本文从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方法、识别原理及其应用等方面介绍了MIT在细胞靶向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MIT在细胞靶向识别方面尚存的若干问题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