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陵川山区海拔900m处的荆条灌丛的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灌丛的生物量是用回归模刑来预测的。其为:荆条W_(枝)=0.9213(D~2H)~(2.1932),W(叶)=0.2646(D~2H)~(0.6233),W(根)=2.0216(D~2H)~(1.6213);三裂绣线菊 W(枝)=0.3941(D~2H)~(0.9535),W(叶)=0.0243(D~2H)~1.0986W(根)=1.1859(D~2H)~(0.8848),其余灌木和草本植物用实测数据计算。最后得出,6月份荆条灌丛的总生物量为13.5859吨/公顷,其中灌木层12.2430吨/公顷,草木层1.3429吨/公顷。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11):1778-1783
为分析栓皮栎幼苗冠层结构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利用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Yaxin-1201植物冠层分析仪和收获法分别测定不同密度下栓皮栎幼苗群体冠层LAI值与群体中不同高度层的LAI值.结果表明:(1)栓皮栎幼苗叶片分布在顶部稀疏,中下部密集,活动面高度在植株高度的1/2处.(2)对于3年龄幼苗50~91株/m2的高种植密度不会制约幼苗生长,因此在栓皮栎苗圃育苗中应当合理密植,以提高苗木产量.(3)Yaxin-1201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值与收获法测定值差异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以火炬树(Rhus typhina L.)和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类型水浸提液(火炬树叶、根、根际土壤和荆条根际土壤)处理荆条种子,设置25,50,100,200 g·L - 1 4 个质量浓度,并用蒸馏水对照,通过测定荆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长3...  相似文献   

4.
南五台栓皮栎林是秦岭北坡典型垂直地带性植被基带,也是关中盆地水平地带性植被——落叶阔叶林的组成部分。该地区栓皮栎林是由栓皮标为优势种的纯林,群落结构简单,垂直结构上各层界限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层;层间植物不发达,林冠整齐,根据该地区栓皮栎群系的组成成分,可划分为栓皮栎-格氏撞羽-披针苔,栓皮栎-杭子梢-披针苔,栓皮栎-胡颓子-披针苔,栓皮栎-格氏撞羽 杭子梢-披针苔等四个群丛。整个群系主要由山毛榉科、豆科、檀香科、胡颓子科、莎草科和菊科等植物组成。栓皮栎林经济价值高,开发利用时应重视生态效益,但目前要以保护为主,故应迅速建立南五台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在落叶树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不同器官间的分配格局与调配机制,为进一步掌握树木生长规律并评估栓皮栎群落的固碳潜力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5月-2017年6月,以秦岭东段栓皮栎为研究对象,通过旬...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11):1784-1789
利用分期播种的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和苗圃地两种环境下,采取人工模拟环境和自然环境分别测试栓皮栎出苗期土壤温度及出苗率.依据积温学说进行数据处理,确定了栓皮栎的活动温度和出苗所需的活动积温.结果表明:1)在人工环境中,当设定环境温度为6℃时,栓皮栎种子未发芽;当环境温度提升至8℃时,种子零星发芽;当设定环境温度为10℃与12℃时,其出苗率接近80%,因此确定栓皮栎的活动温度为10℃.2)在人工环境中,出苗率为60%与80%的积温相差较小,平均出苗积温为1000℃·d;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受环境影响栓皮栎幼苗出苗整齐性较差,因此以出苗率为60%对应的活动积温1300℃·d作为栓皮栎幼苗出苗活动积温.  相似文献   

7.
8.
小叶锦鸡儿固沙灌丛的肥岛效应及对植被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的土壤肥岛效应及对灌丛下草本植被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固沙年限的人工和天然小叶锦鸡儿灌丛下和灌丛间的土壤养分状况和植被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土壤N,P,K和有机质等均随灌丛建植时间增加而增加,但人工固沙灌丛土壤养分显著低于天然灌丛;天然灌丛和1987年固沙灌丛下表层土壤全N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灌丛间,但2000年和1995年固沙灌丛下和灌丛间土壤养分无显著差异;小叶锦鸡儿灌丛下草本植物的盖度、物种数、植株密度、高度和生物量均随灌丛固定年限增加而增加,但固沙时间较长的灌丛(1987年)植被盖度和植株密度仍不及天然灌丛的1/2;固沙灌丛下草本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灌丛间,说明小叶锦鸡儿固沙灌丛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快于土壤肥岛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9.
栓皮栎植冠的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lilis BL.)个体发育中不同阶段的植冠构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构型转变主 要表现在分枝格局上,除枝倾角保持稳定外,分枝率、枝间距和叶倾角都发生过显著改变。不同阶段构型 分析的比较表明:1)幼苗阶段,高生长不明显,分枝率低,枝间距较小;2)幼树阶段,高生长和冠幅扩展迅 速,分枝率和叶倾角都较大,枝倾角无明显变化;3)成树阶段,冠幅扩展明显放慢,高生长减缓,分枝率、叶 倾角明显低于幼树阶段,枝倾角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掌握半干旱地区常见灌木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采用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系统,结合自动气象站,对太行低山区乡土灌木荆条的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分析了荆条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结果表明:2019年,研究区生长季总降雨量为526.6 mm,降雨季节分布不均,5—7月降雨较少,8—10月降雨较多,分别占总降雨量的26.5%和73.5%.5—10月共出现24次降雨事件,其中<25.0 mm、>25.0 mm的降雨事件分别有16次和8次,分别占总降雨事件的66.7%和33.3%,累计降雨量分别为127.9 mm和398.7 mm,占总降雨量的24.3%和75.7%;在降雨前期荆条土壤水分日变化平缓,在降雨季节呈骤升缓降的趋势,土壤水分月变化与降雨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土壤水分和降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垂直空间上土壤水分分布呈反"S"形,即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呈先增加(10~20 cm层)、后减少(20~40 cm层)、再增加(40~80 cm层)的趋势;降雨是该地区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降雨量是影响补给土壤水分深度的决定因素.0~10.0 mm、10.1~25.0 mm、25.1~50.0 mm及>50.0 mm级别降雨量对荆条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分别为10、20、60及80 cm土层.研究结果为当地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立地条件下荆条根系分布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系分布特征有着特殊的生态意义,它反映出植物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功能.采用土钻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常见的灌木-荆条的根系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荆条根系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径级(d≤1 mm/d>1 mm)的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呈指数减少;不同立地条件下根系密度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逐次递减,在各土层中,0-60cm土层中分布的根系密度所占的比重最大;而根系密度的垂直分布,也均表现为随着距离树干的距离增大逐次递减,0-40cm土层中分布的根系密度所占的比重最大.阴坡立地上的根系密度和生物量均小于阳坡立地,≤1mm的根系分布深度要大于>1mm根系,有利于刺槐对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黄荆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乙醚、无水乙醇、氯仿等提取黄荆不同器官的活性物质,并用提取物对几种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荆各器官的提取物对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从大到小为茎>根>籽>叶;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茎>根>籽>叶;效果最好的提取溶剂是乙醚,其次是乙醇,然后是氯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黄荆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描述了黄荆不同类别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医用、杀虫、抗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5.
遮荫和土壤水分对毛红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3种遮荫(全光照、60%遮荫、80%遮荫)和3种土壤水分(高、中和低)处理,研究了毛红椿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等特性。结果表明:毛红椿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全光照和中度遮荫(60%)情况下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强度遮荫(80%)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全光照下胞间CO2浓度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当土壤含水量高时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气孔导度日变化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变化平缓,表明上午10:00以后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在遮荫条件下,毛红椿苗木通过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效地利用较弱的光辐射,形成适应遮荫条件的生态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荆叶表皮形态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我国西南岩溶区典型次生灌草丛建群种-黄荆成熟叶的上、下表皮形态,观察指标包括气孔器、表皮毛、表皮细胞等.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分布广、适应性强的黄荆在叶表皮形态上具有气孔密度大(气孔密度为370~500个/mm2)并仅出现在下表皮、表皮细胞小、上下表皮被毛及具有蜡质文饰等特征,以上特征有利于减少黄荆体内水分的散失,进而适应岩溶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动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植被样地调查和树木径级数据为依据,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论述了现存锐齿栎群落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小陇山锐齿烁种群年龄结构可表示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类,在自然状态下,该群落为进展演替;分析了导致森林衰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仙种脱毒苗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仙离体试管芽为材料 ,采用 0 .2~ 0 .3mm微茎尖培养、37± 1℃热力处理 15d与 30d +0 .2~ 0 .3mm微茎尖培养 ,37± 1℃热力处理 5 0d、75d、10 0d等脱毒方法 ,应用组织细胞化学法和ELISA法进行初筛、复检、复筛等程序的定性检测 .结果表明 :从 10 80瓶 (每瓶为 1个芽系 )组培苗中检出 4瓶无毒苗 ;再经ELISA法的定量检测结果 ,初步认为采用热力处理对试管芽有一定的脱毒效果 ,试管芽经 37± 1℃热力处理 30d +0 .2~ 0 .3mm微茎尖培养方法有良好脱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