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康健 《移动通信》2000,24(5):15-18
本文简要阐述了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业务的种类、业务及相应的协议模型、业务处理过程,并根据IS-687具体描述了数据互通单元(IWF)的L接口协议,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要进一步扩大IP技术的应用领域,就必须考虑IP网络与其它现有网络的互通。文章在研究和分析ITU-T新起草的Y.1410建议的基础上,研究了IP网络与电信网络的互通概念、互通参考模型、互通单元的功能要求及互通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 IMT- 2 0 0 0的系统结构 ,分析了 IMT- 2 0 0 0家庭成员的网间直连 ,重点论述了 GSM与 IMT- 2 0 0 0间的3种互通方式和 IWF的信令协议参考模型 (S- PRM) ,最后指出了互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A11470)“中韩下一代网络互通试验”的测试情况以及国内各运营商组织进行的软交换测试,对软交换互通测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各种业务在软交换互通环境下的实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智能网的体系结构以及智能网的互通三种不同情况,即同一运营商同一网络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通,同一运营商不同网络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通,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通。  相似文献   

7.
郭强 《中国新通信》2004,6(11):96-98
针对目前NGN的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成熟,本文简要介绍NGN的一些特点,讨论当前一些网络与NGN互通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首先讨论了IMS与WLAN的互通模型,接着重点分析了3GPP中定义的IMS与WLAN之间的业务互通等级.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信竞争的引入,互连互通成为电信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目前它已成为通信监管的一块“硬骨头”。互连互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电信管制的难点之一,涉及利益的各方永远各有道理,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解决互连互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解决互连互通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只要市场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利益分配均衡后,互连互通问题会自然解决;也有人认为解决互连互通问题的关键在于《电信法》的出台,使人们可以利用法律来实行有效管制;当然还有别的看法。但大家都认为,互连互通问题必须及早解决。  相似文献   

10.
Parlay互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建强  叶华 《电信科学》2005,21(1):73-75
通过对各厂家的Parlay产品进行测试,发现了许多影响Parlay设备互通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些问题,并从网络实际运营的角度出发,对今后Parlay网关的研发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IS-95演进到1xRTT是CDMA网络向3G迈出的第一步,1xRTT的优点包括数据速度大幅提高、话音容量显著增加、永远在线、手机电池寿命大大延长、后向兼容性以及话音/数据共享载波等。率先部署CDMA2000 1xRTT的北美CDMA运营商贝尔移动公司从自身角度对CDMA网络的演进进行了评述,认为部署CD-MA2000 1xRTT的时机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2.
cdma2000 1x和1x EV-DO都提供了向LTE灵活且无缝的演进方案,而无线运营商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进入市场的时机,演进技术的选择,技术生态系统的成熟度,VoIP的可靠性,无缝互操作,可用的频谱及CAPEX投资等)来制定相应的演进路径。本文对上述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CDMA系统的可靠性能及灵活性,介绍了阿尔卡特朗讯的LTE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从CDMA到LTE的移动网络技术演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CDMA向LTE演进过程中各项技术的主要特性,重点分析了cdma2000 1x EV-DOA、cdma2000 1x EV-DO增强型、calma2000 1x EV-DOB以及LTE等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演进中各项技术所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为CDMA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演进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依据演进次序.从CDMA20001X、1X EV—DO和1X EV—DV三个方面对CDMA 2000系列标准进行了概括的介绍,并对各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新增功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唐晓梅 《电信技术》2006,(6):104-108
首先介绍了HRPD网络结构及其各个接口的功能,然后重点介绍了接入终端的类型和状态.最后以实例描述了cdma2000 1x与cdma2000 1x EV-DO双网切换过程及使用空中接口应用层定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依据演进次序,从cdma20001x、1x EV-DO和1x EV—DV三个方面对CDMA2000系列标准进行了概括的介绍,并对各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新增功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秦文兵  罗来源 《电子学报》2010,38(4):754-0757
 受天线高度的影响和远近效应的功率控制,CDMA2000移动台信号非合作接收中信噪比急剧下降从而很难获得定位参数。从分析理论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数据辅助积累量的到达信号强度(SSOA)估计算法,详细推导了其算法原理并用空中采集信号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随积累程度的加深而增强,在CDMA移动台信号频谱容限范围内几乎不受载波频偏的影响,并在-10dB以下的信噪比条件下优于循环谱包络算法,数据辅助最大似然比(DAML)算法和判决指向最大似然比(DDML)算法。  相似文献   

18.
W-CDMA与CDMA2000的分歧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IMT-2000候选建议的两大主流方案W-CDMA和CDMA2000的技术特性的相容性以及造成它们之间分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它们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标准制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CDMA2000 1X[1]分组网络节点移动问题,本文利用移动Ip[2]技术代替原有的简单IP,使节点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网络,从而保证链路切换时的正常通信.通过OPNET工具设计了移动IP在CDMA20001X分组网中的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CDMA2000 1xEV-DO RevisionA系统反向业务信道速率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描述了反向链路的设计原理:为每个MAC流提供不同的QoS控制是通过终端处的分布式速率选择和基站处的资源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的,而整个主线是由参数RoT-RAB-T2P—TxT2P构成闭环控制。接着从数学模型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反向业务信道速率控制机制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且从理论上说明了控制机制会明显提高反向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