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测定了4种中国紫菜样品的总砷含量并且分析了紫菜中的砷形态。紫菜经电热消解、ICP-AES测定,总砷含量为14.0~42.1 mg/kg。以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UV)-HG-AFS)测定紫菜中的5种砷形态。紫菜样品都检测出了DMA(0.196~0.668 mg/kg),但没有检测出As(III),As(V),MMA和AsB,紫菜砷的形态主要是砷糖。  相似文献   

2.
玩具材料和玩具部件按《玩具安全》(GB6675—2014)规定的程序制样和用盐酸提取后,加入硫脲-抗坏血酸将提取溶液中砷预还原为适合氢化物发生的价态As(Ⅲ),再加入硼氢化钾使其还原成砷氢化物,建立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玩具材料中可迁移砷含量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17mg/kg,多种代表性玩具材料的砷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4.4%~104%。方法适用于各种玩具材料中可迁移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以硫酸预处理样品,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将As(Ⅴ)预先还原至As(Ⅲ),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聚合氯化铝中砷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2.31%~105.10%,相对标准偏差为2.37%~5.55%。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了北京大气颗粒物中As(III),As(Ⅴ),二甲基砷酸(DMA)和一甲基砷酸(MMA)的含量。研究了仪器条件、流动相组成和梯度洗脱程序对砷形态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优化的色谱与氢化原子荧光检测条件下,采用pH6.0,浓度为10 mmol/L和200 mmol/L NH4H2PO4为流动相A和B,在1~3 min内用60%的A和40%的B洗脱使砷的4种形态达到最佳分离效。As(III),As(Ⅴ),DMA和MMA的检出限为1.45,1.22,1.91和1.64 mg/L,回收率为90.5%~93.2%,相对标准偏差为0.38%~1.7%。方法适用于大气颗粒物中砷的形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酸热浸提-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对植物源性中药的砷形态分析的方法,同时建立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植物源性中药总砷的分析方法。对砷形态分析技术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As(Ⅲ),As(Ⅴ),一甲基砷(M M A),二甲基砷(DM A)等4种砷形态的检出限在13.7~30.7μg/kg之间;形态砷标准溶液6次连续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应用于牛膝、油桂、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和大云等6种中药中的砷形态分析中,4种砷形态含量占砷总量比例80.8%~96.0%之间;牛膝样品各形态砷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1.0%~104.6%之间。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联用技术,建立了贝壳类海产品中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As(Ⅴ)、As(Ⅲ)、砷甜菜碱(AsB)5种砷形态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温度、酶与样品的质量比、pH值及时间对砷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水解提取砷形态的最优条件为:pH值4.5,温度35℃,酶质量100mg(与样品的质量之比为0.4),时间5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MMA、DMA、As(Ⅴ)、As(Ⅲ)、AsB 5种砷形态的检出限分别为3.34、3.30、1.47、3.51、2.36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2.2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6%~107.1%。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贝壳类海产品中上述5种砷形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6种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UV) HG-AFS)分析方法,对流动相浓度及pH值、泵速和负高压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亚砷酸(As(Ⅲ))、砷酸(As(Ⅴ))、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B)和砷胆碱(AsC)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检出限(LOD,S/N≥3)均为0.01 mg/kg,定量下限(LOQ,S/N≥10)均为0.03 mg/kg;在0.01、0.05、0.10 m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9.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4%~14%。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6种砷形态,无机砷(AsⅢ和AsⅤ)含量均低于水产品及其制品中无机砷的国家限量标准。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聚氯化铝中砷含量的检测方法。将聚氯化铝样品用硫酸溶解,蒸至近干,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砷含量。在最佳测定条件下,砷的质量浓度在0~10.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3,砷的检出限为0.03μg/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5%~90.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1.9%。该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砷和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产于吉林省长白山的中药材杜仲中砷和汞的含量,建立了同时测定砷汞含量的分析方法。讨论了各种对测定有影响的因素,并优化了分析条件。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2.9×10-4μg/mL(砷),0.013ng/mL(汞)。该方法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发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人后脑末端头发作为样品,采用硝酸-硫酸-高氯酸湿法消化分解,在盐酸介质中用硫脲-抗坏血酸将As(Ⅴ)还原为As(Ⅲ),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人发中的砷含量进行分析。采集广西某矿区144名常住居民的发样,在选定工作条件下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其人发中砷含量。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砷质量浓度在0.0~50.0μg/L的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最低检出限为0.003μg/g;发样中砷加标回收率为96.3%~105.4%,RSD为1.80%;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研究所的人发标准物质(GBW07601a)进行平行测定,结果均在规定范围内。应用该法对144名广西某矿区长住居民进行发砷含量测定,检测结果为0.02~12.43μg/g,平均值为1.08μg/g。与秦俊法所提出的中国居民头发砷正常上限值为1.03μg/g相比较,被检测人群发砷含量超正常上限值占总人数的29.2%。结论应用该法测定发砷含量,具有精密度好,检出限低,检测速度快,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发样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