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成了 2 [2 ,3,5 三氮唑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 (TZAMB) ,并研究了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0 .1mol·L- 1H3PO4 介质中 ,试剂与铜形成紫红色配合物 ,配合物至少稳定2 4h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75nm处 ,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4 .2 3× 10 4 L·mol- 1·cm- 1,配合物的组成为 ηCu∶ηTZAMB=1∶2 ,铜浓度在 0~ 1.2mg·L- 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所拟方法已用于镁合金和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 ,试验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RSD为 0 .0 75 %~ 0 .5 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试剂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CNPNPT)与铜(Ⅱ)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pH 9.0~10.0范围内,铜(Ⅱ)与DCNPNPT形成1:4黄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60nm,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I×10~5L·mol~(-1)·cm~(-1)。铜(Ⅱ)含量在0~24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铜矿和环境水标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弱碱性介质中新试剂 meso-四 ( 3-氯 - 4磺酸苯基 )卟啉 ( m - Cl TPPS4 )与钴 (Ⅱ)的显色反应条件。不加任何辅助试剂 ,沸水浴中加热 ,m- Cl TPPS4 与 Co(Ⅱ)形成检测灵敏度很高的 1∶ 1 ( M∶ L)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2 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 4.0× 1 0 5L· mol- 1·cm- 1。钴 (Ⅱ)含量在 0~ 5 .0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维生素 B12 中钴 (Ⅱ)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SDS存在下 ,于 pH 5 .5~ 6.5水溶液中 ,5 (5 氯 2 吡啶偶氮 ) 2 ,4 二氨基甲苯 (5 Cl PADAT)与镍 (Ⅱ )形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4 5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0 2× 10 5L·mol- 1·cm- 1,配合物中镍与试剂的组成比为 1∶2 ,镍浓度在 0~ 4 μg/ 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在硫脲、氟化铵和焦磷酸钠存在下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镁合金、矿样和钢样中微量镍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与铕(Ⅲ)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5 -溴 -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酚 ( 5 - Br- PADAP)与 Eu( )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 ,并探讨了其最佳光度分析条件。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Eu( )与试剂形成了配位比为 1∶ 1的深红色二元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 5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8× 1 0 4 L· mol- 1· cm- 1。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应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同时测定铑与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以 2 - ( 5-硝基 - 2 -吡啶偶氮 ) - 5-二甲氨基苯胺 ( 5- NO2 - PADMA)作为铑、钯同时测定的新光度试剂。钯与试剂可在 0 .3~ 3.9mol/L 的高氨酸介质中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位于 62 1 nm处 ;而铑与试剂则在 p H=5.2 5~ 6.75的近中性介质中定量配合 ,配合物一旦形成则很稳定 ,向其中加入强酸酸化该配合物不仅不被分解反而吸收红移、吸光度增大 ,同时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 ,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 εRh62 0 =1 .39× 1 0 5L·mol-1·cm-1;εPd62 0 =9.4× 1 0 4 L· mol-1·cm-1。铑浓度在 0~ 0 .56、钯浓度在 0~ 1 .4μg·m 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可用于工业样品中微量铑、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5- ( 5-氯 - 2 -吡啶偶氮 ) - 2 .4-二氨基甲苯 ( 5- Cl- PADAT)与钌 ( )的显色反应。在 p H4.0~ 6.5HAc- Na Ac缓冲溶液中 ,在加热的条件下 ,5- Cl-PADAT与 Ru(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加入无机酸 ( HCl,HCl O4 ,H2 SO4 ,H3 PO4 )酸化后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0 5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5×1 0 4 L· mol-1· cm-1,钌浓度在 0~ 6μg/ 1 0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Ru( )与 5- Cl- PADAT配合物的摩尔比为 1∶ 2。以 EDTA为掩蔽剂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已应用于合成样中钌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 1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 2 ,7 萘二酚与钴的显色反应 ,结果表明 ,在Tween 80存在下 ,pH 5 .2 6.5时试剂与钴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3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44× 10 4 L·mol- 1·cm- 1,配合物中钴与试剂的组成比为 1∶2 ,钴浓度在 0 5 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标准钢、金川精矿等试样中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2 (2 喹啉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 (QADMAA)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pH 4 .5的HOAc NaOAc缓冲介质中 ,吐温 80存在下 ,QADMAA与铜反应生成 2∶1稳定络合物 ,λmax=5 60nm ,ε =1.32× 10 5L·mol- 1·cm- 1。铜含量在 0~ 8μg/2 5ml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 5 -氯 - 4-羟基 - 3-甲氧基苯基卟啉 ( MTCHPMOP) ,并对其与 Fe( )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在 p H6.6的弱酸性介质中 ,在 Triton X- 1 0 0存在下 ,试剂与 Fe( )形成橙黄色配合物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 46 =6.6× 1 0 5L· mol- 1·cm- 1,Fe( )浓度在 0 .0 1~ 7.5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天然水中痕量 Fe(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以分级结晶和柱层析法对手性配体2-(2-吡啶基)-4-羧乙基-1,3-噻唑烷(A)进行了异构体分离提纯。将其与[Rh(COD)Cl]_2制备的原位催化剂用于催化苯乙酮及其它几种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化学收率达90%左右,光学纯度达80%e.e.左右,噻唑烷环上的C_2构型对催化反应结果无影响,C_4位上酯基的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2.
用KBH_4,CaCl_2为还原剂使D及L缬氨酸甲酯还原得到光学活性产物R-3-甲基-2-氨基丁醇(2a)及S-3-甲基-2-氨基丁醇(2b)。2a,2b同CS_2在KOH存在下反应得到(R)-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3a)及(S)-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3b)。肉桂酰氯分别同3a及3b在Et_3N存在下反应得到N-肉桂酰(R)-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4a)及N-肉桂酰(S)-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4b)。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了反应物和产物的电子结构,得到了产物的最优构型和电荷键序分布以及反应焓变。  相似文献   

13.
异氰酸苯醇和N-[2-(4,6-二甲基)-嘧啶基]-羟胺(5)反应生成1-[2-(4,6-二甲基)-嘧啶基]-1-羟基-3-苯基脲(6)。化合物(6)在三乙胺存在下和氯甲酸乙醇反应生成2-[2-(4,6-二甲基)-嘧啶基]-4-苯基-1,2,4-噁二唑烷-3,5-二酮(1)。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Phosphorus-containing vinyl compounds havebeen widely studied due to their versatil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transition metalchemistry, asymmetric catalysis and photorearrange-ment[1~4]. In our previous papers, we have reportedthe syntheses of 2,2,4,5-tetrasubstituted-1,3-dithio-les[5] and 2,5-bis(morpholino)-3,4-bis-(p-chloro-phe-nyl)thiophenes[6] by the reactions of α-thioaroyl-thiofor-mamide with trimethyl phosphit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n refl…  相似文献   

15.
由苯并-15-冠-5经硝化、还原两步反应,制得4',5'-二氨基苯并-15-冠-5(2)。后者与水杨醛或其取代衍生物缩合,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冠醚化双Schiff碱化合物1a~1h,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标题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0.9255(3)nm,b=1.0504(3)nm,c=1.0217(3)nm,β=100.99(2)°,V=0.9750nm^3,Z=2,D~c=1.790g/cm^3,R=0.025,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标题化合物分子中的锡原子被配体的三个碳、一个碘和一个氧原子配位;配位原子是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标题化合物具有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而不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19-失碳-1α, 25-二羟基维生素D~3A环合成子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勇 《有机化学》1999,19(4):374-378
报道以价廉、易得的D-(-)-奎尼酸为手性源,经9步反应,有效地合成光学活性的19-失碳-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A环合成子4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corresponding 1-(2-quinoxalyl)-, 1-[3,5-di(trifluoromethyl)phenyl]-, and 1-ethoxycarbonyl-3-methyl-4-oxo-4,5,6,7-tetrahydroindazoles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reactions of 2-acetyl-1,3-cyclohexanedione, its 5,5-dimethyl and 5-(2-furyl) derivatives, with 2-hydrazinoquinoxaline, 3,5-di(trifluoromethyl)phenylhydrazine, and ethoxycarbonylhydrazine. On interaction with ethoxycarbonylhydrazine the intermediate 2-[1-(-ethoxycarbonyl)hydrazino]ethylidene-1,3-cyclohexanediones were also isolated. From the potassium salt of 2-formyldimedone and 2-carboxyphenylhydrazine hydrochloride, 2-(2-carboxyphenyl)hydrazinomethylene-5,5-dimethyl-1,3-cyclohexanedione was obtained, the cyclization of which in 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HCl led to 1-(2-carboxyphenyl)- and 1-(2-ethoxycarbonylphenyl)-6,6-dimethyl-4-oxo-4,5,6,7-tetrahydroindazole.  相似文献   

19.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4):1159-1167
Abstract

The synergic extraction of Ca, Sr, and Ba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to cyclohexane or benzene containing 1- pheny 1 - 3 - methyl - 4 - stearoylpyrazol - 5 - one (HPMSP) and TOPO has been studied. Quantitative extraction (log D>2) was attained at pH>5.4 for Ca, pH>6.5 for Sr, and pH>7.3 for Ba when cyclohexane containing 0.05 M HPMSP and 0.01 M TOPO was used, and the corresoponding values for benzene were 6.5, 7.8, and 8.4. Extracted species were M(PMSP)2(TOPO)3 (M=Ca, Sr, Ba) for cyclohexane and Ca(PMSP)2(TOPO)3 and Sr (or Ba) (PMSP)2(TOPO)2 for benzene.  相似文献   

20.
微波作用下2-烃基-4-喹啉酮的简便合成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微波作用下5-(甲硫亚烃基)丙二酸亚异丙酯可与芳胺发生加成消除反应,首先生成5-(芳胺基亚烃基)丙二酸亚异丙酯,继而进一步闭环,提供了2-烃基-4-喹啉酮的快速合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