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子交换树脂为一门比较年青的应用科学,由于它在工业上、医药上、农业上和原素分离上特别由于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所以近十年来发展得很快。最初应用在工业上的离子交换剂为一种天然无机硅化合物,俗名沸石,在我国抚顺藏量很丰富;后来又有合成沸石。可惜这种交换剂稍能溶解于水,且稳定性低,用作软化水时不能在  相似文献   

2.
离子交换现象很早就发現和应用了,远在亚里斯多德(Aristotles)时代,人們就知道利用固体吸附剂,如用砂来淨化钦水。到十九世紀,渐渐有人研究土壤的吸附作用,发现土壤能吸附有色物質和氨。更有人发表論文说:石灰能从土壤中释出鉀和鈉来。十九世紀中叶,就有人提出离子交換現象的假定。这时又有人发现用碳酸铵或硫酸铵处理土壤,能释出钙离子来。随着这类现象的日益发現和积累,1850—1854年韦(Way)较系统地研究了土壤中的离子交換现象,并得到了很多至今仍然是正确的結論。自此以后,离子交換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就愈来愈多。当时使用的离子交換剂大多是天然物质,其中有佷多是天然无机物,如粘土、泡沸石和其他硅酸盐物质等,接着就有了合成的硅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树脂发展概况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经历由沸石、磺化煤、磺化酚醛树脂、凝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包括α-甲基丙烯酸),直到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虽然只有半个世纪时间,但由于其应用范围很广,遍布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所以,它的发展速度毫无停滞减缓之势。自从六十年代初期大孔离子交换树脂以及稍后的大孔吸附树脂问世以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近年来,无论在树脂的合成方面、还是在树脂的应用方面;不管是在发展的广度,  相似文献   

4.
NH4^+改型钾丝光沸石及其离子交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铵盐改型钾丝光沸石,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分配系数,离子交换等温线及交换容量等的测定,就其结构及交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铵改型钠丝光沸石和天然斜发沸石等进行比较,表明NH4^+改型后的钾丝光沸石对K^+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和较好的K^+/Na^+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法从铜钼精矿生产纯MoO3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利用天然泡沸石(沸石岩)作为离子交换吸附剂,对含铜的钼精矿的氨浸出液进行除Cu(Ⅱ)净化而生产纯MoO3及回收Cu(Ⅱ)的新工艺原理、各步工艺条件及其操作方法、技术经济效果等。  相似文献   

6.
用铵盐改型钾丝光沸石,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分配系数、离子交换等温线及交换容量等的测定,就其结构及交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铵改型钠丝光沸石和天然斜发沸石等进行比较,表明NH_4~ 改型后的钾丝光沸石对K~ 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和较好的K~ /Na~ 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励权  郑重 《色谱》1993,11(5):264-266
〕研究了离子交换纤维做固定相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VS-2型阴离子交换纤维和VS-型阳离子交换纤维分别填充分离柱和抑制柱,与树脂柱具有相同的效果,而纤维柱的阻力仅为树脂柱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认为用离子交换纤维做固定相对离子色谱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铝沸石的钙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危害日益严重,高铝沸石作为洗涤剂助剂三聚磷酸钠的替代品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作为洗涤剂助剂,沸石的Ca2+、Mg2+离子交换性能是影响其助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犤1,2犦。但目前对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质的研究多集中在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的研究犤3~6犦,涉及沸石离子交换动力学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作为硬水的软化剂,洗涤剂用沸石对Ca2+、Mg2+离子的交换速率大小对洗涤效果的意义更为重要犤1犦。沸石的离子交换过程包括离子由溶液中扩散到沸石表面,再由沸石表面扩散到沸石孔道中的离子位等步骤…  相似文献   

9.
天然植物中生物碱的提取及树脂法在其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总结了近期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在天然植物中生物碱类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吸附树脂法在生物碱纯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归纳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大孔吸附树脂、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对生物碱纯化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为高效、高选择性纯化生物碱的专用吸附树脂结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树脂是目前有着广泛用途的化工产品之一;它无论在工业上或科学研究中均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已成为工作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近十几年来,由于原子能工业的迅速发展,离子交换树脂在吸收与分离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同位素,铀的提炼与纯化,堆回路中水的净化等)方面亦已得到了重要的应用。但是这些化学过程均是在强射线作用下进行的,由于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各种化学变化,因而给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为了阐明射线作用的影响,以便在原子能工业中广泛地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因此有必要研究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辐射稳定性问题;即研究离子交换树脂的各种不同化学结构以及所处的物理状态与其辐射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1.
提硼离子交换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硼的原理,从葡甲胺、多元醇、糖类、邻-二元酚类不同功能基以及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无机-有机复合型树脂及天然高分子等不同基质材料的角度综述了提硼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现状,认为葡甲胺是目前使用效果最好的功能基化试剂,而基质材料则各有优缺点.同时对硼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环境保护、提取分离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括,并对新型提硼树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国际沸石会议定于1989年7月10日至14日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召开。会议将涉及天然和合成沸石的研究和工艺各个方面。包括地质学、矿物学、合成、结构、吸附与扩散、离子交换和改性、催化及应用等。此外也包括层柱粘土和新型沸石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浅床实验法研究查明了钠型斜发沸石Na~+–K~+离子交换过程以液膜扩散为主的控制机理,依据传质膜理论,推导出液膜控制下的离子交换传质速率模型,并测定了离子交换动力力学曲线和过程传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钠型斜发沸石Na~+–K~+离子交换速率与溶液流速、温度和溶液的K+浓度成正比,与溶液粘度和沸石粒径成反比,过程总传质系数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和较好。  相似文献   

14.
宋正华 《色谱》1993,11(6):358-360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溶胀性的凝胶结构,产生完全可逆的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反应可以用标准的热力学来描述,也可以用被认为是适合于树脂-溶液体系的一种特定的物理模型来描述,但这两种描述均远非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新的钴磷酸盐配合物Co(μ3-O3P)·H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众所周知,天然硅铝酸盐沸石在选择性催化和气体分离方面具有重要的商业用途,具有类似结构的金属磷酸化合物作为潜在的吸附与离子交换材料、选择性催化剂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性能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模拟天然沸石结构、定向合成具有某种特定用途的金属磷酸化合物已引起人们的浓厚研究兴趣[1].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且灵敏的吸附测定钴的分析方法。它是将显色后的有色物质吸附(交换)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直接测定树脂薄层相的反射吸光度。用该方法对国家合金标准样品中钴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离子交换法分离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离子交换法分离乳酸的离子交换树脂、交换相平衡和交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在离子交换柱上测定了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的201×4树脂的交换曲线。实验结果说明,用离子交换法分离发酵液中乳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前言最先应用在工业上的离子交换树脂是无机类高分子,叫硅酸铝钠(Na_2O·Al_2O_3·xSiO_2·yH_2O),俗称泡沸石;继而先后发现磺化煤及磺化酚-醛树脂。这些品种的交换量、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都不太理想。到四十年代中期,又发现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这是较理想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但水里的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尚无法去除。到四十年代末期再发现季铵盐型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可去除水溶液里的二氧化  相似文献   

19.
离子交换作用的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但那时只看到某些离子可以和土壤中一些离子发生交换,而在应用等方面却是非常局限的。在本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建立了色层分离法,是促进离子交换方法发展的基础,也有人用 Al_2O_3、磺化煤等作为离子交换剂,但交换能力很差,所以需要人工合成一些具有强的交换能力的有机离子交换剂,而这些研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内外水处理工作者认为,天然水中的有机物对凝胶型聚苯乙烯强碱阴树脂的污染,是离子交换与范德华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论证了该树脂与有机物之间主要是范德华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