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Eu^3+和Eu^3+在LnBaB~9O~16是的紫外和真空卜外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智  林建华  苏勉曾  陶冶  王渭 《化学学报》2001,59(5):736-741
研究了Tb^3+和En^3+在LnBaB~9O~16(Lu=La,Gd,Y,Lu)中的卜外和真空紫外光谱性质。X射线粉未衍射数据脂标化结果表明,LnBaB~9O~16(Lu=La,Gd,Y,Lu)系列化合物属于三方晶系。Eu^3+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LnBaB~9O~16和GdBaB~9O~16中稀土离子占据非是心对称的格位,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而在YBaB9O16和LuBaB9O16中稀土离子占据中心对称性的格位,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1磁偶极跃迁为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b3+和Eu3+在LnBaB9O16(Ln=La,Gd,Y,Lu)中的紫外和真空紫外光谱性质.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结果表明,LnBaB9O16(Ln=La,Gd,Y,Lu)系列化合物属于三方晶系.Eu3+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LaBaB9O16和GdBaB9O16中稀土离子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位,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而在YBaB9O16和LuBaB9~O16中稀土离子占据中心对称性的格位,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1磁偶极跃迁为主.Tb3+在LaBaB9O16和GdBaB9O16中的发射为5D3→7F0和5D4→7F1(J=0~6)辐射跃迁,在YBaB9O16和LuBaB9O16中只能观察到5D4→7F1(J=3~6)辐射跃迁.与Eu3+的发光性质相反,Tb3+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位时的发射强度比占据中心对称的格位时要弱得多.Eu3+和Tb3+掺杂的样品在真空紫外波段的吸收弱.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热方法合成出RbLn2F7(Ln=Gd,Y,Er,Yb和Lu),均为六方RbEr2F7型结构。掺杂Eu^3+离子样品的光谱表明水热产物中氧杂质含量极低。在RbGd2F7:Eu^3+(0.5mol%)的激发光谱中只观测到Gd^3+离子f-f跃迁,Eu^3+离子的激发跃迁很弱。激发Gd^3+离子到^6IJ能级后,观测到Eu^3+离子的特征发射,Gd^3+离子与Eu^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过程。Eu^3+离子的^5D0→^7F1和^5D0→F2跃迁发射较强,表明稀土离子在六方HbLn2F7中处于非中心对称的格位。  相似文献   

4.
GdF3∶Eu3+/NaGdF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二醇(400)为分散剂,以NaOH和HNO3溶液调节初始溶液pH值,合成GdF3∶Eu3+和NaGdF4∶Eu3+纳米晶。XRD和SEM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pH=3,5)、中性溶液(pH=7)和碱性溶液(pH=9)中,分别获得具有正交结构的GdF3∶Eu3+纳米晶,GdF3∶Eu3+和NaGdF4∶Eu3+混合晶,六方结构NaGdF4∶Eu3+棒状微米晶。根据Scherrer公式估算pH=3和pH=5时制备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别为49和28 nm。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2、5D1、5D0到7FJ跃迁。在主晶相为GdF3样品中,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晶相为NaGdF4样品的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相对强度比值显示:Eu3+在NaGdF4晶体中的格位对称性下降。激发光谱显示出Gd3+和Eu3+具有较好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5.
(ZnBaLa)BO3:Eu^3+的合成与发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温固相扩散法合成了发光材料Zn1.5xBa1.5yLa1-x-y-z)BO3∶Eu3+z(x+y+z<0.4).对样品进行了XRD和IR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中900 ℃条件下,合成了荧光体样品,LaBO3中La3+离子被部分Zn2+和Ba2+离子取代使晶系发生了变化,LaBO3属于正交晶系,而(Zn0.27Ba0.24La0.61)BO3∶Eu3+0.05经过XRD属于立方晶系,a=0.639 7,V=0.261 8 nm3.扫描电镜测其晶貌,平均粒度为22 μm左右.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显示:在基质BO3结构中O2—Eu3+的CT带位于295 nm,Eu3+的强发射来自5D0→7F1和5D0→7F2跃迁,存在磁偶极和电偶极两种跃迁.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二醇(400)为分散剂,以NaOH和HNO3溶液调节初始溶液pH值,合成GdF3∶Eu3+和NaGdF4∶Eu3+纳米晶。XRD和SEM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pH=3,5)、中性溶液(pH=7)和碱性溶液(pH=9)中,分别获得具有正交结构的GdF3∶Eu3+纳米晶,GdF3∶Eu3+和NaGdF4∶Eu3+混合晶,六方结构NaGdF4∶Eu3+棒状微米晶。根据Scherrer公式估算pH=3和pH=5时制备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别为49和28 nm。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2、5D1、5D0到7FJ跃迁。在主晶相为GdF3样品中,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晶相为NaGdF4样品的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相对强度比值显示:Eu3+在NaGdF4晶体中的格位对称性下降。激发光谱显示出Gd3+和Eu3+具有较好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ED用红色荧光粉Sr(1-1.5x)Mo0.8Si0.2O3.8∶Eu3x+(x=0.1,0.2,0.3,0.4,0.5)。通过XRD、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试了材料的物相组成以及发光性能。x=0.1样品的XRD谱与JCPDS 08-0482(SrMoO4)的标准卡片相同。Eu3+代替晶格中Sr2+的位置成为发光中心。随着Eu3+含量x的增加,593 nm处的5D0-7F1跃迁和614 nm处的5D0-7F2跃迁发射强度会相互转换:当x≤0.4时,以磁偶极5D0-7F1跃迁为主,发射橙色光;而当x=0.5时,以电偶极5D0-7F2跃迁发射为主,发射红光。可能是过量掺杂的Eu3+离子,只能存在于晶格空位形成缺陷,无法占据SrMoO4中Sr2+的格位中,Eu3+在晶格中占据非对称中心的格位,导致电偶极跃迁变成允许跃迁,从而增加了5D0-7F2跃迁,减弱了5D0-7F1跃迁。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激活剂的含量获得不同发光色的荧光粉。Eu3+掺杂的硅钼酸锶体系,614 nm激发下,在368 nm处出现宽的基质吸收峰和467 nm处7 F0-5 D2的跃迁峰,且这2处的吸收峰在x=0.5时比x=0.4时...  相似文献   

8.
在216nm紫外光激发下,LaBaB9O16:Pr3+中的Pr3+离子可以发生双光子发射;稀土离子在LaBaB9O16中处于非中心对称格位,Pr3+离子的4f5d能态高于1S0能级,可以发生从1S0能级到中间能态及基态的双光子跃迁发射;LaBaB9O16中与稀土离子近邻的硼酸根离子为BO4,相应的B-O振动频率较低,3P0与1D2之间的无辐射跃迁几率比较小,可以出现从3P0能级的发射.在YBaB9O16中,Pr3+的4f5d能态低于1S0能级,不能发生双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9.
(ZnBaLa)BO3∶Eu3+的合成与发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固相扩散法合成了发光材料Zn1.5xBa1.5yLa1-x-y-z)BO3∶Eu3+z(x+y+z<0.4).对样品进行了XRD和IR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中900 ℃条件下,合成了荧光体样品,LaBO3中La3+离子被部分Zn2+和Ba2+离子取代使晶系发生了变化,LaBO3属于正交晶系,而(Zn0.27Ba0.24La0.61)BO3∶Eu3+0.05经过XRD属于立方晶系,a=0.639 7,V=0.261 8 nm3.扫描电镜测其晶貌,平均粒度为22 μm左右.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显示:在基质BO3结构中O2—Eu3+的CT带位于295 nm,Eu3+的强发射来自5D0→7F1和5D0→7F2跃迁,存在磁偶极和电偶极两种跃迁.  相似文献   

10.
Eu^2^+激活的LiAl5O8和Al2O3的荧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Eu^2^+在LiAl5O8和Al2O3基质中的荧光性质, 发现Eu^2^+在LiAl5O8和α-Al2O3基质中产生f→f跃迁发射, 在α-Al2O3和γ-Al2O3的混合相中Eu^2^+的f→f跃迁发射消失, 产生一新的带状发射。运用晶场和共价理论及晶体结构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讨论, 采用电负性平均化原理和Sanderson电负性标度计算基质中Eu^2^+所带分电荷及Eu-O键的离子性百分数, 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R3GeVO9(R=Y,La):Eu^3+(或Dy^3+)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法台成了稀土复合钒锗酸盐R3GeVO9(R=Y,La)体系,并以此为基质研究了Eu^3 和Dy^3 在其中的发光性质,以Eu^3 为结构探针探讨了En^3 在R3GeVO9(R=Y,La)中的格位情况。同时,还研究了被取代离子R^3 Z/r对Eu^3 的红橙比和Dy^3 的黄蓝比的影响以及浓度、温度和Bi^3 对它们发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霞  许剑轶  王瑞芬  张胤 《应用化学》2011,28(12):1393-1396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ED用红色荧光粉Sr(1-1.5x)Mo0.8Si0.2O3.8∶Eu3+x(x=0.1,0.2,0.3,0.4,0.5)。 通过XRD、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试了材料的物相组成以及发光性能。 x=0.1样品的XRD谱与JCPDS 08-0482(SrMoO4)的标准卡片相同。 Eu3+代替晶格中Sr2+的位置成为发光中心。 随着Eu3+含量x的增加,593 nm处的5D0-7F1跃迁和614 nm处的5D0-7F2跃迁发射强度会相互转换:当x≤0.4时,以磁偶极5D0-7F1跃迁为主,发射橙色光;而当x=0.5时,以电偶极5D0-7F2跃迁发射为主,发射红光。 可能是过量掺杂的Eu3+离子,只能存在于晶格空位形成缺陷,无法占据SrMoO4中Sr2+的格位中,Eu3+在晶格中占据非对称中心的格位,导致电偶极跃迁变成允许跃迁,从而增加了5D0-7F2跃迁,减弱了5D0-7F1跃迁。 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激活剂的含量获得不同发光色的荧光粉。 Eu3+掺杂的硅钼酸锶体系,614 nm激发下,在368 nm处出现宽的基质吸收峰和467 nm处7F0-5D2的跃迁峰,且这2处的吸收峰在x=0.5时比x=0.4时强3倍左右。 材料能非常好的吸收368 nm波长的光,产生颜色可调的橙红色。 与近紫外光LED芯片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216 nm 紫外光激发下, LaBaB9O16︰Pr3+中的Pr3+离子可以发生双光子发射; 稀土离子在LaBaB9O16中处于非中心对称格位, Pr3+ 离子的4f5d能态高于1S0能级, 可以发生从1S0能级到中间能态及基态的双光子跃迁发射; LaBaB9O16中与稀土离子近邻的硼酸根离子为BO4, 相应的B-O振动频率较低, 3P0与1D2之间的无辐射跃迁几率比较小, 可以出现从3P0能级的发射. 在YBaB9O16中, Pr3+ 的4f5d能态低于1S0能级, 不能发生双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14.
La2CaB10O19:Eu^3+的VUV—VIS范围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La2CaB10O19:Eu^3 红色发光材料的高分辨发射光谱和UV-VUV激发光谱,根据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认为进入晶格的Eu^3 占据了两种格位,一种Eu^3 占据了与O^2-离子十配位的La^3 的格位,另一种Eu^3 则占据了与O^2-离子八配位的Ca^2 的格位,又从激发光谱的分析中,得到Eu^3 的电荷迁移带(CTB)是峰值位于244mm的带,而位于130-170nm之间的成份复杂的宽带包括硼酸盐基质的吸收带和Eu^3 的f-d跃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Eu3+掺杂ZMCB和ZMLB基光致发光玻璃纤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发光粉废料处理中发现用高温固相反应和玻璃流股牵引方法,人工拉制了Eu3 掺杂ZnO-MgO-CdO-B2O3基质的光致发光玻璃纤维,直径为0.01~0.30 mm,长10余米.Eu3 离子613 nm的强发射归属于5D0-7F2电偶极跃迁,相对613 nm发射强度40%的591 nm发射归属于5D0-7F1磁偶极跃迁.说明Eu3 在局域环境中主要占据非对称中心格位.对不同浓度Eu3 的光衰曲线进行拟合,发现随着掺杂Eu3 浓度的增加,发光由单指数衰减变为双指数衰减.用SEM观察到玻璃纤维的表面光滑、低析晶、断口质密度高、断口贝纹呈明显沟状.并测试了发光玻璃纤维的一系列力学参数,也研究了Eu3 掺杂ZnO-MgO-La2O3-B2O3基玻璃纤维的光谱性能.  相似文献   

16.
晶场效应和化学键性质对Eu^2+光谱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石清  石春山 《化学学报》1990,48(7):648-652
合成了掺Eu^2+的单一氟化物五种和复合氟化物六种; 研究了Eu^2+在基质中的跃迁发射随晶场、化学键性质变化的规律。 在一些低配位数、强晶场的体系中观察到了Eu^2+的f→f跃迁发射, 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单一氟化物AlF3:Eu^+中的f→f跃迁发射。  相似文献   

17.
La2CaB10O19∶Ce3+在VUV-Vis范围的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La2CaB10O19∶Ce3+在VUV-Vis范围的光谱, 发现Ce3+在La2CaB10O19中共有两种格位, 分别取代了十配位的La3+和八配位的Ca2+, 从而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特征的双峰, 而出现了峰值约位于307, 330和356 nm的3个发射峰.由于在低对称性晶体场中d轨道的分裂, 激发光谱中位于194, 224, 243, 260, 274和318 nm的峰是由两个格位的Ce3+的f-d跃迁引起的.Ce3+占据两个格位, 可以通过以Eu3+为荧光探针的发射光谱中出现的两个5D0-7F0跃迁得到验证.峰值位于162 nm的激发谱带是基质吸收带, 与基质禁带宽度相对应.通过计算, 不排除其中包含O2-→Ce3+的电荷迁移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以尿素为燃烧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3Ga5O12∶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前驱体和热处理后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700℃热处理2 h即可获得立方结构Gd3Ga5O12∶Eu3+纳米晶。根据Scherrer公式估算经700℃和900℃热处理2 h获得的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别为28 nm和42 n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0-7FJ跃迁,而来自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发射最强;宽激发带主要来自于Eu-O电荷迁移带和Gd3Ga5O12基质吸收。发射强度和激发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Eu~(2 )离子在BaF_2-xREF_3体系中的荧光光谱结构,当RE=La,Gd,Y,Lu和Sc时,降低温度或适当改变基质中阳离子间摩尔比都观察到了EU~(2 )的f→f跃迁尖峰发射。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长波紫外激发的SrZnO2:Eu^3+, Li^+发光材料, 用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Eu^3+离子在SrZnO2基质中主要占据Sr^2+离子不对称性格位, 发射来源于5D0→7F2 612 nm为主的红光. 加入电荷补偿剂Li^+离子能显著提高发光强度, 350~400 nm内的激发峰也有明显提高, 同时观察到来自Eu^3+离子高能级5D1→7FJ(J=0~2)的跃迁发射, 并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 SrZnO2:Eu^3+, Li^+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长波紫外激发红光荧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