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湖北省八市2007年高三三月调考数学试卷(理科)第10题: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从集合A={a1,a2,…,a20}中取出3个不同的数,使这3个数成等差数列,则不同的等差数列共有( )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八市2007年三月调研数学试卷(理科)第10题: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从集合A={a1,a2,a3,…,a20}中取出3个不同的数,使这3个数成等差数列,则不同的等差数列共有  相似文献   

3.
珠心算自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了20余个春秋,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有300多万儿童少年在学习珠心算。  相似文献   

4.
关于使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的一些感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谷丹 《数学通报》2005,44(3):11-14
我觉得在这里发言非常诚惶诚恐,因为对于数学的造诣来说,尽管我已经教了将近20年的中学数学,但是和各位专家比起来还是非常薄弱、苍白的.我今年正好教的就是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一的课程,有一些感受,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在教材使用中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5.
王宁 《珠算》2010,(5):70-72
2010年4月1日,二度易主的绿景地产(000502)再次披衣待嫁,按照当日公司公告的重组预案,绿景地产拟向海航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控股”)、海航酒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酒店控股”)定向增发不超过20,000万股股权。以购买其股权资产。机缘巧合,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曾使当时日本社会一度抛弃了算盘。然而经过了十年后,当他们发现因过于依赖电子计算机而导致岛国人的智商减退时,对珠算又倍加重视起来。从而,还是那家当初曾发表文章《算盘,再见》的《朝日新闻》,在十年后又发表了《算盘,您好》的文章。这个珠算界人几乎都知晓的“外国典故”,形象地反映出日本人对珠算的重新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7.
《珠算》2008,(11):10-10
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10月22日宣布,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将于11月I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讨论全球金融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05,(4):34-36
珠心算自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了20余个春秋,可以说,已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全国有300多万儿童少年在学习珠心算。孩子们的脑力得到增强,智力得到开发,心算能力大幅提高。全国脑珠速算最高记录,加减算朱庆瑛创造每秒钟计算24个数码;乘算李智慧创造每秒钟计算4.3067个数码;除算王青创造每秒钟计算6.12个数码。这三位最优秀的珠心算选手出自吉林、黑龙江和浙江,并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深造。上世纪80、90年代学习珠心算的幼儿和小学生,许多在上大学、读研究生,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本文以珠心算教育实践与体会,对珠心算的实用价值略述一、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开放性问题在上海中考数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鼎 《数学通报》2005,44(12):45-48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数学”运动到70年代的“回归基础”运动,人们在探索数学教育的深层结构.这也促成了问题解决的提出和研究,开放性问题作为问题的一类也逐步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数学双基"存在形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双基”自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以来,经历了60年代的形成期、80年代的发展期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充实之后,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热点,同时也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优势.然而,对“数学双基”内涵的界定,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综观已有的论述,主要是从知识和教学两个角度来展开的,而对“双基”在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脑海里是如何存在的,则关注较少.笔者认为,如果不了解“双基”在学生的“数学现实”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就不可能对“双基”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董左卉子 《珠算》2008,(7):35-36
电信重组在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方面,会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去应对?重组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2.
珠算起源于“珠”,功能是“算”,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尊重和敬仰。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将古老的珠算发展到“珠算式心算”,简称“珠心算”(实际是用脑珠打算盘),使古老的珠算重新焕发了青春。  相似文献   

13.
郭璋  杨之 《数学通报》2006,45(9):35-3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初等数学研究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全国性的系列学术会议已召开了5届;走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台;形成了一支数千人研究的队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积累了数百个初数研究的问题与课题(被誉为“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惠及数学教育的效果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4.
郭新宁 《珠算》2008,(6):12-12
并购重组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作为企业并购重组的幕后操盘手——CFO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5.
线性方程组通解并行数值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预备知识 线性方程组消息传递MIMD算法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活跃课题,但尚无此问题 的通用有效算法发表.用!.}.}表示矩阵列分块划分,记AX=b为[AI司.定理1、2是文 {l]、[s]成果综述和推广. 定理i[‘]设有线性方程组!e}己l,e〔尺”“m,d〔R”“‘,rank(e)=r.当且仅当rank(!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随着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与国际数学教育界交流的日趋频繁,数学交流逐渐引起国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首次明确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并对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要求.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在《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最早提出“生成学习”的概念;国内最早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是叶澜教授,她于1997年率先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它促使着各行各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发展,教育中也是如此.与此同时,21世纪《数学课程标准》相对于以前的《教学大纲》适时的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对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程领域采取了“大力开发”的策略.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个名词就在我国开始流行,但当时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姜军 《珠算》2011,(2):32-37
通过内生性重组,徐工集团在没有依赖引入外资,没有出售控制权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质变。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基于过程代数的BPR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过程代数的BPR方法在描述和分析复杂业务流程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基于过程代数的BPR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描述和分析传统物流配送业务流程,同时结合BPR原则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对传统物流配送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从而构建了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最后,通过对流程重组前后评价指标的计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