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60-60
富尔顿出身农民,17岁到费城独立谋生。当过首饰店艺徒,在象牙上绘制微型肖像。以后想当画家,到欧洲学习。到伦敦后,绘画没有取得成就,却对船舶感兴趣。1801年在巴黎建了一艘20m长的明轮汽船。1806年回纽约,1807年造出一艘45m长的汽船,用单缸凝汽式蒸汽机驱动两个直径4.5m的明轮,由纽约驶往奥尔巴尼,240km水程历时32小时,而帆船则需4昼夜,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他在两地间开设班船,每两周往返三次。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50-50
伊斯特曼出身贫穷,没有机会上学,14岁就自食其力。1877年,开始对照相术产生了兴趣。那年代,照相底片是玻璃片,在摄影之前在其上涂以化学乳剂。乳剂不能久放,必须在摄影时涂上。然而,玻璃片毕竟太重、太不方便。1888年,他开始出售把明胶涂于纸上的柯达照相机(柯达是伊斯特曼创造的,无含义,仅是一个商标而已)。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16
贝林纳在德国接受教育,1870年来到了美国。他在贝尔电话公司任主任检验员,该公司那时正在迅速推广贝尔的发明。1904年,贝林纳发明了扁平的唱片,留声机唱针在唱片内边振动并从一边转到另一边。这种唱片小巧玲珑,几乎立即取代了爱迪生的圆筒式唱片(唱针边振动边上或下移动)。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中,贝林纳也是把注意力转向航空学的人们之一。他在飞机发动机方面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65-65
格贝尔出生于德国,是一个钟表修理匠。1848年移民美国,在纽约开一个钟表修理店,但是生意不好。他便在他的小店的房项上先用电弧、后来用白炽灯做广告。他在发展早期的灯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在1854年,即爱迪生髓发明白炽灯之前25年,就制成了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邮票G15)。其灯丝也是用炭化的竹纤做的,竹纤是从他的手杖中得到的。他的第一只灯泡可以点200小时,而爱迪生的第一只灯泡只能点50小时。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44
德福雷斯特毕业子耶鲁大学。189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上学时,开始对马可尼开创的无线电这一领域感到兴趣。博士论文是一篇涉及无线电波的文章。他的最伟大发明要算三极管了。1906年德福雷斯特在二极整流电子管中又加进一个电极(栅极),从而使该元件成为了三极管。栅极上一个很弱的变化的电压,就会在灯丝-屏极上形成一个变化相同但要强得多的电子流。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成了放大元件,也可以用于整流,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7
斯佩里童年时代热爱机械和电学。19岁时研制一种新型发电机和弧光灯。1880年去芝加哥开设斯佩里电器公司,制造发电机和弧光灯。1894年起制造电力汽车,用他获得专利的蓄电池作动力。1900年以后,他和汤森共同发明氯脱锡工艺,从废铁和废旧罐头盒回收锡。他在1918年制造的高亮度弧光探照灯比以往最亮的灯亮6倍。斯佩里最重要的发明是回转仪。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2
莫尔斯181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在19世纪30年代,由于在一次航海中受到同船乘客杰克逊的影响,莫尔斯开始热衷于电的实验。他决定制造一台电报机,但又觉得力不胜任,因为他对电的知识一无所知。他偶然地遇到了亨利。亨利毫不吝惜地帮助了他,回答了他的所有问题。此后莫尔斯开始为制造电报机谋求援助,在这里,莫尔斯作为一个持之以恒、决心果断的人显示了他的真正才干。他发明.了迄今仍被称为“莫尔斯电码”的点、划电报符号。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50
埃克特于1941—1946年间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在该校结识了莫奇利,他们一起设计了最早的电子计算机——1946年的“埃尼亚克”(电子数学积分计算机)和1951年的“尤尼瓦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这两台计算机很快就被淘汰了,但它们引起了一场技术变革;这场变革的速度很可能是以往所有技术变革都无法相比的,使得世界变得不可复识。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51
爱迪生出生荷兰移民家庭。幼时只受过3个月正规教育。12岁起做报童、小贩等以自谋生计。因受法拉弟的影响,一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1868年他发明选票记录仪没有被采用,使他更注意发明的实用性。他改进了电报公司的电报机,得到赏识,受聘月薪300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1876年,创办了他的实验室,组织一批专门人才(包括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题目并分派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5
1847年西门子与哈尔斯克在柏林合伙开设了一家电报机修理店,随后在德国政府的指令下建立了德国第一个柏林至法兰克福的电报系统。1858年在英国建立了西门子兄弟工厂,并改进了许多电报装置。1874年还负责铺设了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西门子兄弟还建立了庞大的钢铁制造业,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40
戴姆勒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主要人物,曾获最早的高速内燃机的专利(1885),并研制成功汽化器,使汽油能用作内燃机的燃料。他与著名发明家迈巴赫合作多年,1885—1887年先后把他们早期的汽油发动机用在自行车(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四轮马车和船上。1889年设计成功四轮汽车,1890年在坎斯塔特建立戴姆勒汽车公司(1926年与本茨汽车公司合并)。1899年制造了第一批梅塞德斯汽车。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2
帕森斯先后在都柏林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后来致力于工程学。蒸汽机是利用蒸汽产生的能量来使活塞往复运动,然后再通过适当的连接系统,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车轮的旋转运动。人们自然会想到,如果用蒸汽流推动轮盘外缘的叶片,轮子就会作旋转运动,同时产生高得多的旋转速度。这对发电机非常有用。涡轮要经受得住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制造涡轮的材料必须耐高温。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8
在全世界拥有崇高科学荣誉地位的诺贝尔奖的创立人。他从父亲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像父亲一样有发明才能。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7
尼普科夫发明了电视扫描原理,即把一幅图像分解成许多不同亮度的小光点,依次发送出去。1884年尼普科夫发明了尼普科夫扫描盘,盘上的小孔排成一条或几条螺线,小孔连续掠过图像,就成了机械电视系统。尼普科夫扫描盘在1934年被电子扫描装置代替。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7
兹沃尔金是现代电视之父,他是俄国人于1919年移居美国。1923年提出光电摄像管专利申请。次年他又提出了显像管即电视接收管的专利申请。这两项发明首次形成了全电子电视系统。而过去所有的系统都是机电的。1929年他的改进装置演示后,给美国无线电公司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兹沃尔金的电视装置推动了现代电视的发展。光电摄像管虽然最终被正析摄像管和超正析摄像管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
贝尔14岁在爱丁堡皇家中学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听课,主要靠自学和家庭教育。1864年开始声学研究。1872年在波士顿开办培养聋人教师的学校并编著《可见的语言先导》,1873年担任波士顿大学发声生理学教授。1875年他的多路电报获得专利。1876年美国专利局批准他的电话专利,电话专利是历史上引起争执最多的一项,经过长期诉讼,他终于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55
范斯沃斯在读高中时他就设想了电视的基本条件,在杨伯翰大学他开始研究传送图画的程序。1926年他与别人合建了克罗克研究实验室,1929年改组为范斯沃思电视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又改建成范斯沃思无线电和电视公司。1927年他成功地传送了一张由60条水平线组成的图像(美元标志),从而获得第一个电视专利。接着他又发明了多种器件,其中有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放大器、阴极射线管、电子扫描器、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器材。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1
在内燃机发明之后,人们为了提高它的效率作了许多尝试。1862年,一些论文指出,在汽缸内爆炸结合活塞的4个运动肯定会有良好效率。当活塞向外运动时(第1运动),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2运动),混合气被压缩。在压缩的最高点,火花引发爆炸,从而推动活塞向外运动(第3运动,也就是做功冲程)。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4运动),废气被排出。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
贝尔德首先用电视播送运动物体图像。他曾在拉奇菲尔德高等学校、皇家技术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学习。1924年,他用电视播送了物体的轮廓。1925年播送了可辨认的脸部图像。1926年在伦敦皇家学会演示了电视播送运动物体。1929年德国邮局给他发展电视的设施。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30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省绍兴市人。清光绪(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他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同情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他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不先培养革新的人才,乃于1898年9月回绍兴办教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开始倾向反清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