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仕学 《世界博览》2013,(23):84-84
华人的这次抗议应该让有些美国人看到涉及“辱华”的言论根本不应该开口。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而言,亚洲已成为增长国内就业机会的一大所在,新签证将为美国经济注入一股强劲活力。此番奥巴与总统赴北京参加APEC峰会,一些恶趣味的美国媒体老是盯着他嘴嚼口香糖走出座驾的画面,或是与老对手普京总统的尴尬寒暄,惟独对他在这次会议中的实质内容视而不见。在美中两国双边关系经历了过去一年呈螺旋形下降的态势之后,外界并不看好此番奥巴马能借APEC之机访问中国取得什么丰硕的成果,但公平地讲,从气候变化到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等一系列方面,总统此行与中国就不少重要问题达成了一致。侧身于政治、军事、外交这些高大上的项目中间,奥巴马宣布的签证议题却极有可能成为率先落实的一项。  相似文献   

3.
在周邻关系中,中日关系可谓剪不断,理也乱。作为近邻,中日两国有着长久的交往史,既有美好的回忆,也有痛苦的记录。进入近代以来,日本综合实力大超中国,成为与西方列强比肩的强国,并加入了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行列,在东亚大搞侵略扩张,一举打破了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传统关系格局和秩序。二战后,中日都发生了巨变。中国建立了共产党执政的新政权,日本被美国改造成为盟国,中日分立在两个对抗的阵营。  相似文献   

4.
朱锋 《世界知识》2023,(1):26-28
<正>2022年已经翻篇,世界动荡新变局正在不断走向深化。回顾2022年的世界政治,除了乌克兰危机之外,中美关系在美国所框定的“战略竞争”进程中不断走低,甚至恶化,无疑是这一年最大的被关注点。拜登政府在进入执政第二年之后,其对华政策进一步成型,“竞争、冲突、合作”三合一已经成为拜登政府进一步打压中国、提升美国竞争力、企图重新拉开美中力量对比差距的结构性战略。  相似文献   

5.
6.
张蕴岭 《世界知识》2020,(20):72-72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有着长久、特殊和复杂的关系。久远的不讲,就说近代,两国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好的时候,亲如兄弟,不好的时候,兵戎相见,“近而不亲”似为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近代,中国与越南的传统关系遭到彻底破坏。19世纪,法国侵犯越南,越成为法国的殖民属国。二战期间,日本染指越南,战后法国又卷土重来。20世纪60年代美国侵略越南,发动了惨烈的越南战争。一个国家遭受如此多劫难,实为少见。  相似文献   

7.
张蕴岭 《世界知识》2020,(12):72-72
中国和印度比邻而居,有着长久的交往历史,唐僧千辛万苦赴印度取经的故事世代传颂。不过,也许是因为隔着喜马拉雅山的缘故,两国却总是有些"近而不亲",双方人民都缺乏对对方的深度了解和理解。近代,由于中国衰落,印度被殖民,两国没有发展起正常的关系。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两国建立新关系打开了大门。1950年代初,两国出于共同的理念和诉求,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二战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国家比邻而居,山水相连,有着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联合体,有了东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就有了"双轨":一是与东盟各国的双边关系,二是与东盟整体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位和处理得好,对发展双方的关系至关重要。二战后,中国、东南亚国家以及双方的关系都经历了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韩关系很特殊,韩国是个新生国家,二战后才建立,中韩1992年才建交,正式的外交关系不到30年,因此,双方基于政体的关系很短。但从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来说,中韩关系又源远流长。半岛南北方本是一个国家,实现统一是双方的民族夙愿,而历史也并不会因国家分裂而被割断。从这个角度说,中韩两国人民之间,无论从思想文化上,还是从历史传承上,都有着特殊的亲近感。二战后诞生的韩国从建国(1948年8月15日)之日起,就被深深地带入到冷战大格局之中。1953年,韩国与美国签订《韩美共同防御条约》,两国成为盟国。  相似文献   

10.
中美艺术设计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教育事业高度发达,教育体制十分灵活,教育体系非常完整。美国有众多的艺术设计院校(系),并且多实行开放性、灵活性教学,积极与国际接轨,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而与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相比,美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更加注重顺应社会需求,培养务实人才,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注意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收集、整理各类资料信息。面对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老问题和新现象层出不穷。高等艺术院校应以素质培养为重点,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和僵化、落后的教学管理方式,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培养新世纪的设计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张茂荣 《世界知识》2010,(10):34-35
事实上,外界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执,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国内自主的汇率调整步伐。由于掺杂了更多美国因素,使中国汇率政策调整的自主行动,变成了某种带有政治意味的博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两大教育体系。笔者在美国进修期间,有机会深入当地的一所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教学实习。通过对该校核心课程的观摩及对相关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对美国基础教育现状作了一次检视,比较其和中国基础教育的异同。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互补性很强,如能取长补短,有机融合,将有助于各自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中日韩是近邻,三国平等地聚合在一起开展合作的时间并不长。二战后,三国国内都发生了巨变,中国诞生了共产党执政的新政权,日本被美国占领改造,朝鲜半岛分裂,韩国诞生。由于日韩分别是美国的军事盟友,1965年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因为冷战,中日到了1972年才恢复邦交,中韩直到1992年冷战结束后才建立外交关系。双边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三方发展交叉关系的基础,其中,市场导向下的三国经济联系得到一定发展,主要是中国作为链接中心,逐步发展起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链,使得三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东亚地区经济链接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中俄有着漫长的边境线,邻居相处,特别是两个大国相处,注定不易。现在的俄罗斯脱胎于1991年解体的苏联,是苏联的继承者,而中俄关系不仅可以追溯到中苏时期,甚至更远,可以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在两国久远的相处中,既有敌对的历史,也有亲密的记录。近代,沙俄通过强权,从中国获取了大片的领土,与清政府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人来说,这是痛苦的记忆。而在现代交往中,苏联为中国的抗日、共产党的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  相似文献   

15.
正欧洲有40多个国家,从中国与欧洲关系的角度看,其可分为西欧国家(包括南欧、北欧)和中东欧国家。前者绝大多数加入了欧盟;后者原属苏联集团,苏联解体后,有些国家加入了欧盟,本文所言欧洲主要指欧盟国家。中欧关系有双轨,一是与欧盟成员国的关系,二是与欧盟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一个重大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美国方面的不断插手、干涉,使得台湾问题久悬不决.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博弈与较量,来分析美国干涉台湾的原因,并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方针及中美关系走向进行剖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滕建群 《世界博览》2010,(17):84-84
犹如两艘公海航行的巨轮,中美两国如果相撞,沉没的关键不在于吨位大小,而在于撞击部位是否致命。近日在老家休假,常被乡邻问及"中美是否要开战"。乡邻说,美国不是要把航空母舰开进黄海,媒体上许多"专家"不都在喊打?可见,"中美开战说"已影响到中国最基层民众。  相似文献   

18.
范黎明 《科技信息》2011,(36):419-420
本文着重从中美两国的消防队伍体制、火灾调查和火灾统计、监督执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现状分析。通过比较,指出了我国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从美国消防工作中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了消防队伍体制改革、加强火灾调查技术人员的培训、社会各部门参与制定消防规范等新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经济领域最高级别的交流磋商机制。第一次北京对话的成功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际意义;第二次华盛顿对话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彰显了对话机制的卓有成效,更突显出中美经贸关系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坚持平等沟通协商,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0.
笔者2005年因私到美国探亲兼访学,在美国芝家哥的某公寓住了半年,对中美公寓文化颇有感受。本文就中美公寓文化特点作了比较研究,对我国公寓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