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复合材料翼面结构优化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红普  于哲峰  傅山 《力学季刊》2011,32(1):109-116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疲劳等诸多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材料在新研制的飞机上的应用比重也越来越高,在大型民用飞机Boeing787上,复合材料结构重量占到了全机结构重量的50%.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无与伦比的设计潜力,成为复合材料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本文以某型号飞机机翼翼盒为研究...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参数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预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有效刚度的几类方法:自洽模型、单胞模型以及它们的结合──自洽有限元法.阐述了复合材料发生弹塑性变形时的有关力学问题.基于细观力学的定量分析结果,探讨了面向材料宏观刚度的细观结构参数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期对建立复合材料细观结构设计的力学和数学模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力学超材料是一类由人工微结构单元构筑的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静力学/动力学性能.由于这些超常特性通常取决于微结构单元而非材料组分,这就为力学性能调控和结构功能材料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简述力学超材料概念的提出、发展及其超常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以装备减振降噪工程需求为牵引,重点探讨力学超材料在水声调控,空气声吸隔声降噪,结构减振抗冲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工程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声波超材料设计的力学原理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波超材料是一种特殊的人工复合材料,它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描述,通过对微观结构的精心设计,在宏观上获得反常规的动态材料属性,如负动态质量,负动态模量,负折射率等.超材料的出现为实现波动控制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在工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阐述了弹性固体超材料、声波超材料、超表面、主动超材料的设计原理与相关研究进展, 所述原理对于波控结构的设计与制备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洪友士  苏先樾 《力学进展》2010,40(4):357-357
作为力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固体力学一直伴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同时,固体力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促进了技术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重大工程建设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发展,包括高层建筑、江河大坝、大型隧道、大型桥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海洋平台等等。这类重大工程的结构动力响应及其承载容限是必须要给予解答的基本问题。 随着工程结构的大型化(如更高的高层建筑、更大的桥梁跨度和更大的隧道截面等)、复杂化(如多种环境因素耦合的载荷作用等)和受载动力的高速化(如更快的车行速度等),大型结构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不断解决了新的科技问题,同时也不断面临新问题的挑战。 作为以刊登评述文章为主的期刊,《力学进展》特别关注力学在重大工程中可能发挥的引导作用。不久前,《力学进展》编委会讨论议定:以“固体力学发展与重大工程应用”为专题,邀请这方面有造诣的专家撰写相关的评述文章。在本期里,我们先选登《高速铁路工程中若干典型力学问题》,《轻质夹层材料的制备和振动声学性能》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等3篇文章,以后我们将再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 我们期望,本专题以及《力学进展》的相关文章,能够给读者提供反映相关重大工程与固体力学研究耦合互动的新进展,并起到促进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发展的作用。这亦是《力学进展》的重要宗旨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阐述重大土木工程结构安全运营面临的挑战性课题------结构多尺度力学问题开始, 对多尺度力学中的材料多尺度模拟和结构多尺度模拟的工程背景、多尺度特征和关键研究内容进行比较性评述;在此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对研究大型土木结构多尺度力学问题可能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多尺度模拟和分析方法如周期性异质材料问题的平均化与渐进分析方法、单位分解法和多尺度重构核函数法, 以及大型土木结构多尺度模拟与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由此引出结构多尺度力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加以评述;通过认识与比较结构多尺度与材料多尺度问题的共性与个性, 文中综述了在大型土木结构多尺度问题的研究进程中可供参考的理论与方法, 提出了这类结构多尺度力学问题研究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为: 结构多尺度模拟中的连接与跨越问题、多尺度模型的修正和验证、结构损伤的时间多尺度模拟与分析、结构强度和损伤失效过程中多尺度分析的跨尺度敏感性与随机性因素, 以及适用于大型土木结构多尺度模拟和计算分析的实施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几十年, 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铁磁材料的力磁耦合变形与断裂行为的研究概况. 传统铁磁弹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长时间的积累, 文献中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发表. 近些年 来, 随着智能材料及结构应用与研究的兴起, 功能铁磁材料如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铁磁相 变材料以及铁磁复合材料等的力学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在功能铁磁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以及铁磁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经典铁磁弹 性和传统铁磁结构的力磁性能的研究背景基础上, 结合作者近年来在铁磁材料变形与断裂方 面所开展的工作, 着重评述了功能软铁磁材料在变形与断裂的实验研究,如实验设备和技术, 以及铁磁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软铁磁材料、铁磁功能材料的变形与断裂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 展, 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格栅结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格栅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轻质高强材料. 综述了格栅复合材料的周期构型特征和格栅结构的制备工艺. 归纳了二维周期格栅材料的等效刚度矩阵计算方法, 比较了不同构型格栅的基本力学性能, 介绍了胞元材料的微极弹性理论和格栅的强度与屈服面计算方法. 探讨了格栅的缺陷及其力学响应, 包括格栅的尺度效应、夹杂缺陷以及裂纹扩展特征, 介绍了波在格栅材料中传播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根据格栅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分类介绍了格栅板壳结构、格栅加筋板壳结构和格栅夹层结构的结构特点和破坏方式、设计优化准则和实验研究成果. 还归纳了作者所在研究小组近期在碳纤维格栅复合材料的制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等方面的最新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9.
孙锦山 《力学进展》2009,39(4):460-466
介绍爆炸力学结合其他学科知识, 开展工程应用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进行爆炸装置的研究和设计.包括细观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自由面微喷以及多尺度数值模拟的应用.描述了作为应用基础学科的爆炸力学,在某些现代爆炸装置研制中多学科融合的爆炸力学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开发新材料,推动我国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季刊《复合材料学报》今年九月在北京航空学院创刊。该学报系我国第一份关于复合材料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登载有关复合材料方面的综述、材料、工艺、力学、设计以及测试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对工程应用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学报旨在交流我国在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内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验成果,促进我国复合材料科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结构高频动响应预示是飞行器等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探讨精确预示复合材料结构高频动响应方法,分析比较了目前较为通用的3种动力学响应预示方法,指出能量有限元法最适合求解具有各向异性特征的复合材料结构高频动响应问题.紧接着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能量有限元方法和该方法在复合材料结构高频动响应预示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量有限元法在预示复合材料结构高频动响应问题中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损伤金属结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建新 《力学进展》2000,30(3):415-424
损伤金属飞机结构的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理技术是一项经济而有效的结构延寿方法.详细 叙述了这种修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技术要点,涉及的内容包括胶粘剂的选择、补片材料和参数设计、 表面处理、无损检测和试验验证等.介绍了国内外对该项先进修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在飞机结构上 的实际使用情况.评述了现有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方法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智能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智能材料和智 能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以及智能材料的感知与驱动机理,重点介绍了智能复合材 料当前的应用情况,并简要阐述了智能复合材料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了该领域中 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及CNT/SMP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智能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状态感知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先进复合材料正在逐步成为新一代民用飞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为了充分利用复合材料的优越性能,有必要研发一种与复合材料结构集成一体的多功能传感系统,以使复合材料结构可以"感觉"和"思考"自身状态。本文提出一种类似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多功能传感器网络系统,将不同功能的传感器有机结合起来,并与复合材料结构永久集成于一体,用来感知结构应变、温度、湿度、气动压力等参量,并监测发生在结构上的外界撞击及内部损伤。利用这一新概念设计和制造的未来复合材料结构可以提供多种模式的综合信息,从而使之具有智能传感、环境适应等多种功能。本文同时也讨论了发展这样一种多功能结构状态感知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与有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周期性线弹性微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提出复合材料周期性线弹性微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模型,模型1设计具有极值弹性特性的复合材料,模型2设计工况最刚微结构单胞。通过该模型和均匀化技术可以获得优化的微结构单胞,进而改善或者得到最优宏观特性的复合材料。为了便于制造和应用,用胞体材料而不是多相材料来得到复合材料的极值弹性特性和最大刚度。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数值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微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疲劳性、耐腐蚀性好,且热性能和电性能良好等优点。本文选择复合材料对简支梁进行铺层设计,首先从简支梁的受力分析入手,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的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简支梁的数学模型;然后对简支梁进行结构设计,确定简支梁的铺层角度与铺层数目,构建复合材料结构,对复合材料简支梁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后利用蔡吴张量准则进行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17.
邓文亮  成竹  唐虎 《应用力学学报》2020,(2):550-557,I0006
以飞机机身典型部位复合材料与Z型长桁螺栓连接为研究对象,采用Python脚本语言编程,在ABAQUS平台建立了6种紧固长度有限元模型,模拟飞机在高空低温的飞行环境,得到了混合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铝梁顶部应变结果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现象,紧固螺栓应变结果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末端紧固件承受的剪切载荷最大,而中心的紧固件剪切载荷最小;该温度场结果与已有文献的试验测试结果误差在3℃以内,对复合材料与金属混合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性质分析方法eeeeee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建立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质与微结构参数的关联,是复合材料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具体针对有效弹性性质,重点介绍了建立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和主要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了代表单元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复合材料有效性质的普适关系、界限理论和近似方法三个不同的视角较全面的介绍了建立非均质材料有效性质的方法、主要结果和最新进展。重点从构型的概念和微结构分布形式上分析了各种模型间及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最后还就建立非均质材料有效性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热点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The extensive use of advanced fibre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aircraft construction has necess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a damage tolerance methodology for aircraft components. Such a methodology would facilitate the design of mor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and their maintenance in servi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haracterize and understand the complex failure modes of fibre composite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moisture and various defects arising from manufacture or service conditions.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some approaches to the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pure and mixed-mode fractur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相似文献   

20.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岱宁  齐航 《力学学报》1996,28(4):475-482
将细观力学和计算力学方法相结合用以确定复合材料中的局部和平均应力-应变场.对旋转体和非旋转体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数值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靠的.分析了颗粒的排列分布、颗粒取向和颗粒的几何形状对有效模量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颗粒的排列对有效轴向弹性模量影响较大.颗粒的取向和颗粒的形状对有效性能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