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少学生反映,课上也能听得懂,就是自已不会做;或者以为做得对,老师一改牙知错这种现象确很普遍比如,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生是不懂的,而且无论哪个教师都会反复强调:等比数列求和,一定要注意公比为巨这一特殊情况可一到学生独立做时,这种疏漏又会不自觉地产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懂了又忘,懂了又错,甚至懂了又不会做呢?笔者对此留l心多年,现将点滴体会作一介绍,仅供同行参考1是否真懂由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原因,常使学生自以为已懂,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浮于表面,似是而非.所谓教的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梁昌金 《中学数学》2016,(5):7-10,3
一、引言"懂而不会"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可以说数学的复杂性就在于"懂"不代表"会"."懂"指知道、了解,"会"指理解、领悟,可见"懂"与"会"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一种解题方法学生听得懂与自己会用此方法解决问题不是一回事."懂"方法是对别人解题方法的理解,"会"方法是自己能想到解法,并能解决问题,学生要把听得懂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应用、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以“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理解、教学活动三方面,谈基于“三会”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贵刊2018年2月下刊登了《灵机一动》一文,阅读完感觉有些不踏实.虽然现在无法找到2017年8月下刊登的《剖析一道几何题》的原文来读,无法比较,仅就徐老师的证明方法来看的确简捷.但是美之不足,该解法有明显的欠缺之处,抑或者说该题是一道病题、错题.为对照说明,先将徐文中的表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正>在解数学题时,学生通常是概念、定理背得滚瓜烂熟,章节训练题做得得心应手,然而在综合考试时却常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究其原因,其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解题时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进而感觉无从下手,故很难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也就无法成功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供参考!1 常用解题策略1.1 回归定义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是数学解题的关键.然学生应用概念解题时却显得格外生疏,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保证数学教育目的的实现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本结合笔的教学实践,从数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以上三个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4月笔者所在学校初三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学生从考场出来,在教室的走廊上边走边谈,笔者听到一个学生说“最后一题上周老师才讲的,就是想不起来”;另一个学生说“老师讲时我都懂,不知怎么就是做不出来”;第三个学生答道“这次又要挨老师骂了,老师讲的知识方法,我用不起来”。学生简短的几句对话,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这种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笔者发现改变上述现象的关键还是备课时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现在结合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图像”第2课时的内容,就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优化教学设计,改变学生“懂而不会”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可思议的实验: 1.把小皮球装进玻璃瓶,倒转玻璃瓶,用手压住往下掉的小皮球,然后用力向小皮球与玻璃瓶之间的缝隙吹气,并慢慢放开,此时可以发现小皮球被卡在瓶口. 2.在脸盆里面倒上沸水,小心地把瓶子放人沸水中.这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要让小皮球掉进玻璃瓶里面去. 3.过了一会儿,你就会发现玻璃瓶口的小皮球自己慢慢从瓶子里面"爬"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1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刚刚结束,在浙江省数学试卷中有一道非常漂亮的选择题,因为卷面配有一副状如“喷泉”的插图(如图1),考生们都形象地称之为“喷泉”问题.不知出于怎样的考图1喷泉示意图虑,命题者把它放在整份试卷很靠前的位置.理(4)要在边长为16m的正方形草坪上安装喷水龙头,使整个草坪都能喷洒到水,假设每个喷水龙头的喷洒范围都是半径为6m的圆面,则需安装这种喷水龙头的个数最少是()(A)3.(B)4.(C)5.(D)6.1学生的感受笔者所在学校是中国百强中学之一,高考结束后,本人先后同40多位考生讨论过“喷泉”问题,这些考生中既有特…  相似文献   

12.
1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刚刚结束,在浙江省数学试卷中有·道非常漂亮的选择题,因为卷面配有一副状如“喷泉”的插图(如图1),考生们都形象地称之为“喷泉”问题.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命题者把它放在整份试卷很靠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正>1问题提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尤其是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同学,时不时地会发出如下抱怨:“老师在课上所讲的内容我都能听得懂,但是临到让自己独立做题时,就往往是得不出思路、找不出方法,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真让人感到很困惑.”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懂而不会”,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课堂上能听得懂老师的讲解,课后却不会灵活地加以运用.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这种“懂而不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杜瑛 《数学之友》2022,(15):6-9
本文是对新教材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人教A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两课时的小单元教学设计,文中列举了新旧两版教材在该知识内容的安排上的不同之处,提出了两个教学中的困惑,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教学重构.本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接受良好,目标达成度高.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数学课上常常是教师讲得津津乐道,学生听得滋滋有味,但学生一做作业就问题百出.现对于“听听就懂,做做就错”现象,结合二期课改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想法.1.扶上马,送一程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要落实到学生学会和会学上来.但课堂教学,学生普遍是依赖老师,老师也总是放心不下,以致“嚼”得过烂,“喂”得过急,学生只有被迫接受的份,没有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致多数学生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因此,觉得“扶上马,送一程”有利于改变“听听就懂,做做就错”现象.例如在讲完函数y=x+1x后,给出一组练习题.例1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在文[1]中,作者王能华老师对一道三角问题的解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纠正了其中的“错误”.但是笔者在仔细研读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现向文[1]作者和感兴趣的老师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解决三角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对一些细节问题把握不到位,很多同学经常出现会而不对或对而不全的情况,本文结合自己的点滴体会,对几类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例1图1是函数y=Asin(ωx φ)(A>0,ω>0,|φ|<π)的图象的一部分,求它的解析式.图1错解由图易知A=2,4T=6-2=4  相似文献   

20.
周冕 《数学通讯》2007,(11):20-21
在解决三角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对一些细节问题把握不到位,很多同学经常出现会而不对或对而不全的情况,本文结合自己的点滴体会,对几类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