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指标、传热系数限值和门窗空气渗透耗热量为重点,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实施节能65%进行了分析,提出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限值.对围护结构如何实现节能65%的要求,从围护结构构造和技术角度进行了讨论;并阐述降低门窗部位的空气渗透耗热量是下一步节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民用机场设施结构和设施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机场设施管理的影响因素,归纳了机场设施管理的4种模式:自行维修模式、"自行管理+合作外包"模式、"公司管理+市场外包"模式和联营公司管理模式.通过对比工作内容及优劣势,结果表明4种管理模式可分别适用于支线机场、中型机场、大型机场和大型枢纽机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宁波地区围护结构保温与非保温住宅夏季室内温度的实测, 对比分析围护结构保温对夏季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程度. 分析结果表明, 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的关键不在于围护结构保温, 而在于隔热. 在运用能耗模拟软件进行夏季能耗计算时, 采用可变通风次数计算更符合实际能耗情况.  相似文献   

4.
利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于2009年8月下旬晴朗天气,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r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在林窗、林下2种生境中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窗中马尾松光合日进程为"单峰"曲线,其他3种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在林下这4种幼苗的光合日进程均为"单峰"曲线,但曲线平缓,峰值不明显.在林窗中青冈的日均Pn显著低于其他3物种,而在林下马尾松的日均Pn显著低于其余3物种.4个优势种的日均Pn在2种生境中均差异显著.(2)LCP、LSP、Amax、Rd均是马尾松最高,苦槠次之,青冈、石栎较低;青冈、石栎的AQY显著高于马尾松和苦槠,苦槠的AQY也显著高于马尾松.(3)在林窗中,青冈Fm最高,与其他3种均差异显著;Fv/Fm为马尾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物种.这说明马尾松属强阳性树种,苦槠为阳性树种,青冈和石栎具有较强的耐荫性,随着进展演替,群落郁闭度的增大,马尾松、苦槠将逐渐退出群落,而青冈和石栎将成为群落演替顶极阶段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5.
在H.264视频的可逆信息隐藏中,直方图调整是一种有效的嵌入算法.为了充分利用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升嵌入效率,本文在二维直方图调整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直方图调整的方案.该方案从经过量化离散余弦变换后的4×4块中随机选择三个交流系数作为嵌入单元,通过对该单元的值进行调整,实现信息的嵌入.实验结果显示,与二维直方图调整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下降不到0.1%的情况下,将嵌入容量最多提升了11.4%.  相似文献   

6.
在结构和荷载变化复杂的大型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中,增量法计算相对其他计算理论具有较明显优越性.采用增量法对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其基坑围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水平位移进行了计算整理,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能较好地拟合,表明应用增量法在此类工程中进行变形计算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分析AES-CCM算法原理,对AES算法中运算量最大的轮变化过程进行优化,将轮变化中的4个步骤转变为查表和异或运算,进一步简化了算法的执行过程;并对802.16协议中CCM模式应用规则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措施,增强了算法在抗重放攻击方面的能力.通过在富士通3400 WiMAX开发板"ARM+VxWorks"平台下设计和实现了采用AES-CCM算法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案,最后采用应用模块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算法模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房间各围护结构的热平衡关系式,计算了地板表面温度、热流密度、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通过与传统柱型散热器热工特性对比及实验数据拟合,给出了供水温度为30~60℃、水系统流量为0.03~0.60m3/h时,该系统散热量的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综合热流计法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结合综合热流计法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技术,研究得到了能够不受季节与环境因素影响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2个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完全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仍存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为:建设理念有偏差,信息资源使用效率较低,维护管理跟不上,发展动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由此提出增强数字化校园吸引力必须提高数字化校园的使用率,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发展条件,围绕"立足需求、分步推进、资源共享、深化应用"方针,实现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以采暖和空调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65%.采暖能耗是建筑能耗的最主要部分.也是浪费最为严重和节能潜力最大的部分.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效降低建筑采暖能耗,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开展节能工作的重点.本文就乌鲁木齐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现状和建筑采暖方式进行了基础调查分析,并对采暖系统节能改造和新建居住建筑采暖系统形式进行了分析,以朗为乌鲁木齐市既有居住建筑采暖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值绝热门控串行数值比较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数值比较器、多值逻辑电路和绝热电路工作原理及结构的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三值绝热门控高位先行串行数值比较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电路三要素理论,分别推导出构成三值绝热门控串行数值比较器的三值绝热文字电路和一位三值绝热数值比较器的元件级函数表达式及相应的电路结构.PSPCIE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逻辑功能正确,具有绝热电路能量恢复的特点,将其与传统三值CMOS高位先行串行比较器相比,平均节省功耗约90%.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住宅节能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近20年我国住宅节能工作的发展,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住宅节能水平的比较,提出了今后适合我国国情的开展住宅节能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绿色建筑中可再生能源供暖和制冷的利用效率, 本文提出了采用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指标来评价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该评价指标对某三星绿色办公建筑和某一星绿色图书馆建筑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冷热源一次能源 效率越高, 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就越高; 可再生能源系统能级平衡系数越小, 能量系统的匹配程度就越高, 能量利用就更加合理. 对于绿色办公建筑, 供暖和制冷时,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多联机的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均优于常规能源系统的多联机. 对于绿色图书馆建筑, 制冷时, 常规能源水冷冷水机组的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均优于地源热泵, 但供暖时地源热泵的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远高于制冷时. 因此, 对可再生能源同时供暖和制冷系统进行利用效率分析时, 应把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绿色和常规图书馆建筑为例, 从室内热湿环境、光环境、空气品质、用户满意度等方面对其相同功能区进行实测与调查, 对比分析两者的室内环境质量和能耗水平. 结果表明 绿色图书馆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和CO2体积分数优于常规图书馆建筑, 但室内光环境水平低于常规图书馆建筑; 绿色图书馆建筑全年能耗水平约为71.95kWh·(m2·a)-1, 常规图书馆建筑全年耗能水平约为90.48kWh·(m2·a)-1, 两者能耗水平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常规图书馆全年平均空调用电量远高于绿色图书馆建筑. 因此, 常规图书馆建筑在能耗优化时应重点考虑采取措施降低空调能耗. 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图书馆建筑实际运行效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清华大学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以宁波地区为例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年能耗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降低外墙(屋顶、外窗)传热系数可显著提高全年有(无)太阳辐射时刻采暖节能率;外墙(屋顶)传热系数的降低可显著提高无太阳辐射时的空调节能率,对有太阳辐射时的空调节能率影响不显著;有(无)太阳辐射,外窗传热系数的降低对空调节能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存在于时序电路中的冗余行为的各种抑制机理,着重阐述了冗余抑制技术中的多码设计技术原理.以对十进制计数器的4种设计,充分验证了在低功耗设计中多码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PSPICE模拟与能耗分析证明,该技术能有效地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低碳发展条件相对优越,可作为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的示范省份.本文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从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分别考量,对浙江省2000—2019年碳排放变化量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通过情景分析,即浙江省分别在2060年(国家战略)和2050年(区域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对未来浙江省人均碳排放量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历史分解结果对两种情景下碳排放变化量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预测.结果表明:(1)经济活动方面,人均GDP增加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累计增量520 Mt),而单位GDP能耗降低是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累计减量210 Mt);(2)居民生活方面,人均能耗增加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累计增量12.6 Mt),而能源结构低碳化则是主要的碳排放抑制因素(累计减量1.5 Mt);(3)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两种情景下减排重点均是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但转型关键时间线有所不同;对于2060年和2050年碳中和情景的转型关键时间线分别在于2031—2045年和2036—205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