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监测站2200多个,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同时,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和区域监测网等。到2005年,国控环境监测网络调整为:环境空气监测网站226个,测点数793个;酸雨监测网站239个,测点数472个;水质监测网站197个;监测断面1074个;生态监测网站15个。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农药等领域。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藻土柱层析法对样品中的农药进行提取及净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快速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定量;采用此方法测定了包括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三嗪类农药在内的105种农药,大多数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05~10mg/kg,相关系数大于0.99;90%以上农药在0.2m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0%~110%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流失,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研究一种以凹凸棒土(Attapulgite, ATP)为载体、毒死蜱(Chlorpyrifos, CPF)为目标农药分子制备能够减少农药流失的纳米控失毒死蜱(Nano Loss Control Chlorpyrifos, NLCC),并通过滤纸和甘蔗叶片研究ATP对CPF的控失效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纳米控失毒死蜱的附着机理。最后,通过大田试验探究其实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凹凸棒土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吸附毒死蜱,且凹凸棒土对毒死蜱的附着量在模拟降水前后分别提高5.4和5.6 μg; 凹凸棒土对毒死蜱的最大负载量为500 mg/g; 玉米螟死亡率在模拟降水前后分别提高了20%;在大田实验中施用NLCC的甘蔗虫株率降低了21%,虫节率降低了4.3%,虫眼数减少了2个/株,株高增加了23.1 cm,也表明纳米控失毒死蜱能够有效降低虫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甘蔗生长。这种能够减少农药流失、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简单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对病虫害防治和绿色农业发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进样气质联用法测定浓缩果蔬汁中农药的残留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检测果蔬汁中多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利用Agilent仪器的保留时间锁定功能(RTL)及相应的质谱农药库,建立了多类农药选择离子监测的分组时间窗,避免了仪器维护后农药保留时间烦琐的更新过程,保证了农药保留时间的重复性;探讨了具有溶剂排空模式的程序升温蒸发(PTV)对大体积进样的作用。通过对分流排空量、吹扫时间、PTV温度及其进样体积等PTV参数的优化,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通过同位素标汜农药作为内标,GC—MS的定量可靠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农药的危害与微生物农药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与人类的健康和农业生态平衡的被破坏有密切关系,人们往往把“农药”视为“毒药”。本文介绍常用农药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大力开发和使用微生物农药,逐步消除农药产生的公害问题,并纠正人们对农药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联用法测定菊酯类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技术建立了11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茶叶农残检测。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用串联的活性炭和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选择性地富集茶叶中待测组分,再由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技术进行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一次进样就能得到11种菊酯残留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在0.016μg/kg、0.032μg/kg和0.064μ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70%~110%之间,CV≤7.4%;选择性好,消除了色素和其它杂质干扰;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除了氯菊酯为10μg/kg外,其它菊酯检出限都在μg/∥kg级,七氟菊酯则达到了0.02μg/kg。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在广东江门市某工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对致毒汤样品中农药的分析鉴定过程;采用GC-MS联用分析,被分离出的疑为致毒物质的成分在现有的质谱谱库中检索未能鉴定;通过采用综合分析,将可疑成分提取、分离、柱以谱纯化,结合NMR、ICP-AE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汤样中的致毒物质是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环”。  相似文献   

8.
相比大气和水的污染,土壤污染更具隐蔽性、潜在性,且具有一定滞后性,因此其关注程度不如大气和水的污染,但土壤污染的修复难度更大,土壤一旦被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镉米危机”等事件的爆发,暴露出我国土壤污染形势的严峻性,使土壤污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气体扩散法测氨为例,比较了三种流动注射扩展线性范围方法的性能;讨论了影响分析精度的因素。把微升进样在线稀释技术同气体扩散光度法结合,测定了农药发酵液中氨态氮的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93—106%,每小时可分析60—80个样。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部署及省环保局《关于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陕西省环保局不久前在西安召开了全省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安排及培训会议。全省11个市环保局及环境监测站负责土壤污染工作的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安排了陕西省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及各市承担的任务,提出了相关要求。省环境监测站就此次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及土壤污染调查中的采样技术,质量控制及仪器使用等技术进行了培训,并对各市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1.
正土壤中砷、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贯彻国务院《土壤污染防冶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要求,摸清土壤污染状况,环保、国土、农业等有关部门相继开展土壤污染普查工作。准确测定土壤样品中砷、汞含量是土壤污染普查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AFS)由于对砷、汞具有分析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等优点[1],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土壤中砷、汞。文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快速滤过型净化(m-PFC)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茶叶中10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比较了采用不同提取溶剂(乙腈、丙酮和乙酸乙酯)和不同提取方式(不加水浸泡和加水浸泡)时10种农药的提取效率;比较了2种QuEChERS净化管和m-PFC柱对茶叶提取液的净化效果和农药残留的回收率。结果表明,茶叶样品不加水浸泡,用乙腈提取效果最好;m-PFC柱对茶叶提取液净化效果良好,而且能保证较高的农药回收率。10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相应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80;10种农药在4个水平添加下的回收率为87.5%~111.3%,RSD为2.1%~8.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015 mg/kg,定量限为0.003~0.05 mg/kg。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50例茶叶样品中10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残留,检出率为48%,但农药残留量均在国家标准限量值以下。与传统QuEChERS法和固相萃取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等优点,为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茶叶中的残留测定提供了快速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GC-PCI-MS法测定(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气相色谱-正化学电离-质谱法对中药材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方法的研究;应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技术,排除了杂质的干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建立了有效、实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玉米中3种农药的残留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建立以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玉米中三唑酮、三唑醇-a,三唑醇-b残留量的方法。目标农药经乙腈提取,共提物中的油脂经液/液分配、GPC加以去除,叶黄素通过固相萃取(SPE)净化。目标农药采用GC/MS/SIM方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种农药(0.05、0.5、2μs/s)的回收率在90%-110%;相对标准偏差(RSD)〈10%。  相似文献   

15.
杨松  邹楠  高云  许乐园  张文文  潘灿平  慕卫 《色谱》2020,38(7):826-832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同时检测环境水体中不同极性范围的18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大体积固相萃取装置,以2 mL/min的速率通过Cleanrt®-PEP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和富集,浓缩50倍后结合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在0.5~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5;在10、100和1000 ng/L 3个添加水下,18种农药在3种不同环境水体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3%~105.9%,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3%~9.9%;定量限(LOQ)均为10 ng/L。该方法应用于泰安市区周围水环境的检测,各采集位点均未检出农药残留。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通用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环境水体中18种农药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多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GC-ECD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土壤的分析结果:有机氯农药的检出限0.001~0、003μg/mL,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限0.008~0.02μg/mL,线性相关系数0.9978~0.9999。用y(石油醚):V(丙酮)=3:1超声波提取,有机氯农药回收率94.2%~124.0%,相对标准偏差为3.3%~8.8%(n=5);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回收率95.2%~118.3%,相对标准偏差为5.7%~7.1%(n=5);方法适用于土壤样品中农药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17.
食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1994 ̄1997年间国内食品分析进展作了简介,内容包括概述食品的元素分析和常规检验;化合物分析;添加剂分析;食品色香味品质分析;营养分析;快速检验、毒物、农药残留分析和微生物检验;基础研究与新食源的开发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一种具有温度校正功能的新型手持式农药残留检测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采用基于酶动力学分析法,以发光二级管(LED)作为单色光源,以电池供电的新型手持式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仪器以单片机系统为核心,体积小,重量轻;采用多点采样线性回归与光强直读等技术,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稳定可靠;采用了温度校正技术,简化了分析操作,使得农药残留的现场快速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水样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膜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制作了涂渍植物来源的酶和不同化合物的萃取膜,萃取富集了水样中的有机磷农药和农药中间体残留。实验表明:涂有不同物质的萃取膜对不同农药有选择性地富集。利用戊二醛膜对河流水样中的硫代磷酸三甲酯和精胺进行富集,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回收率在68%-103%之间;检测限为0.1μg/L。方法可满足水体中痕量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用于测量农药残留的小麦酯酶的选择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制探测农药残留的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农药乐果[O,O-二甲基S-(N-甲基胺基甲酰甲戎)二硫代磷酸酯]对各种小麦植物酯酶的抑制,从小麦中提取植物酶,以农药乐果为抑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乐果对各种小麦酯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品种小麦酯酶对农药乐果的敏感度不同,在所研究的品种中,豫麦39和小麦周9对乐果较敏感,研究结果说明了选择小麦酶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