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考点透视 作为高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解析几何试题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且多数作为压轴题或者放在倒数第二题.直线与圆的方程,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内容是支撑解析几何的基石,也是命题的基本元素.此外,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也是高考命题的着眼点之一.近几年,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交汇点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导数知识为解决涉及解析几何的最值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解析几何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涉及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坐标法、消元法、参数法、代定系数法、配方法等,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3.
题目 曲线x2/4+y2=1(y≥0)上到直线x-y-4=0的距离最大点的坐标为——,最大距离为_____,分析:本题是一道以圆锥曲线为背景的最值求解问题,同学们在求解本问题时,不是难于完整求解,就是思路受阻,甚至束手无策,为了让同学们在求解该问题上思路明朗、简便求解,笔者特从以下四种角度进行分析与求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最值问题是高考的热点,而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几乎是高考的必考点,不仅会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进行考查,在综合题中也往往将其设计为试题考查的核心.本文中以2022年上海高考数学第20题为例,分析了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的一些基本的处理方法,如参数方程、作切线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几何知识的学习中要突出几何的直观性.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徘徊在几何直观与代数计算之间,过多的计算会让学生觉得解析几何是埋头算出来的几何,而只用几何直观也会让学生进入歧途.在B版教材必修2"点到直线的距离"中,这种算出来的和看出来的差别就比较明显.首先,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讲:学生在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前已经掌握了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在历年的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的得分通常并不理想.一方面解析几何试题的解答需要有较强的数形结合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对运算能力要求也很高,往往需要选择合理的运算途径和运用一定的运算技能来简化计算.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是学习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上述理念容易接受,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却经常陷入找到了路,却走不出路的困境.纵观近  相似文献   

7.
<正>在距离高考还有100天之际,笔者所带的班有一位学生来找笔者谈心,他说:"老师,复习了那么长时间的解析几何,做了那么多解析几何试题,但是我现在还是很恐惧解析几何,模拟卷的解析几何题我都逼着自己尝试着做,有时会做,有时一点思路都没有,我该怎么办?"听了这位学生的话,笔者陷入了沉思:在解析几何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在制高点获得突破?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精心准备了第二天上课的内容: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永岩 《数学通讯》2013,(Z1):23-25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破译问题条件和结论的内涵与外延,寻求条件与结论的关联与差异.进而认清问题的本质,建构合理的解题思路.本文拟针对高三复习教学时遇到的一道解析几何综合题,谈点自己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学生求解解析几何问题时,往往思路正确,但常因运算过程的繁杂半途而废.因此,如何采用合理的手段尽量减少运算量成为能否顺利解题的关键.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韦达定理、曲线系方程,合理转化,以及运用  相似文献   

10.
解析几何问题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每年的各大省份及全国的高考试卷中,且常常以压轴题、拉分题自居,深得出卷人的青睐,是考查学生数与形问题处理能力的试金石.学生常因数据处理能力不足、出错率较高而无法顺利完成解答,在"数与形的转化"、找"几何关系特征"、"化简计算"等环节还有很大欠缺.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对解析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应充分扮演好课堂活动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活动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巧构平面解析几何模型求无理函数的最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数学通讯》2007,(4):17-18
求无理函数的最值常见的方法有代数换元法、三角换元法、导数法等.但是有一些无理函数因其解析式结构的特殊性.用以上常规的方法不易求其最值,若能仔细分析无理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点,数形结合。构造出相应的平面解析几何模型,利用其“形”的特征,可转化为求平面解析几何模型(曲线)上的一动点到模型外两定点的距离和(差)的最值.或动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最值,或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该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值,从而暴露了问题的本质,使复杂抽象的函数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本文根据动点所属不同的平面解析几何模型。分类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经典内容,其所含知识点及教学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均有很清楚的叙述。下面仅谈一谈对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一章的认识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斌 《数学通报》2008,47(3):51-52
在一堂解析几何复习课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过点P(2,1)作直线l,分别交x轴和y轴正半轴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AOB面积最小,求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15.
苏立标 《中学数学》2012,(17):73-75
一、问题的呈现问题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其左焦点到点P(2,1)的距离为姨%10,不过原点O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被直线OP平分.(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求△APB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16.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应是引导学生将所有高中数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化、网络化,熟悉知识间的联系,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进一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及时发现在前阶段的复习中哪些知识点和方法技能掌握不牢固,哪些地方复习还不到位,做好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第二轮复习一般以专题的形式,主干是解题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显然,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并不取决于解题数量的多少,而与题目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取得复习效益最大化,教师精选例习题显得尤为关键,下面以"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及其应用"这一专题谈谈笔者对第二轮复习有效选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周勇 《中学生数学》2011,(19):18-19
简单的线形规划融代数中的不等式与几何中的直线有关问题于一体,是数形结合的典范,能很好地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利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有关问题中,若能挖掘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建立相应的几何模型,则能使问题轻松获解.利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有关问题常见的几何模型常常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8.
在近几年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一直有这样的困惑:一个数学题目自认为讲清楚了,但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学生还是束手无策;也有些题目,知识点学生是明白的,老师也认为没问题,但一做还是错.常听见学生这样埋怨:我数学题做得不是不多,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就引起笔者的反思,特别是课堂上的题目讲评值得反思,必须讲得透彻.数学题目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然而很多时候只是简单讲解,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题目表层,做题只会简单地模仿,那么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  相似文献   

19.
金明 《数学通讯》2011,(10):35-37
学生求解解析几何问题时,往往思路正确,但常因运算过程的繁杂半途而废.因此,如何采用合理的手段尽量减少运算量成为能否顺利解题的关键.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韦达定理、曲线系方程,合理转化,以及运用“设而不求”等策略,往往能够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简单一元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出发,不断进行变式研究,在研究中复习函数最值的解决方法,提升学生解决相似类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