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出现了一类与高中甚至与大学内容相关的"渗透型"创新题.此类试题题型新颖,格调清新,解题过程要求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对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接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运用新知识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课本基本图形有典型的示范性和广阔的应用性,2004年中考依托基本图形建构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新型题目,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现实的、有意义的、充满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下面就一些建构的新题与同学们做一交流.一、开放图形条件,建构结论配伍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数学探索题以多彩优美的格调,清新多姿的风彩,发散开放的题型,背景育人的功能,注重能力的考查,强化创新的意识,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上,并有逐年上升之势,促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起到了实施素质教育“指挥棒”的作用,本文旨对近年来中考数学探索题作些归类,并对具体实例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4.
历年中考数学的压轴题是拉开考生分数的重分题,总分高不高,关键看考生做压轴的题得分情况.因此每年的中考复习,从老师到学生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练习各类的压轴题,老师更是要费尽心思去研究大量的压轴题题型,从本省的到外省的、从去年的到往年的.其实,任何的数学题都是“形”变而“神”不变.下面就一道中考题进行一题多变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历年中考真题中,中考压轴题中常与图象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胡不归”最值问题.学生遇到此类题型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存在畏难心理,甚至直接放弃该题.本文以四道中考数学真题为例,从四边形、圆、抛物线等角度深入剖析“胡不归”问题在考试中的形式,以发展学生的模型思维,激发学生对建模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校在中考几何复习时,往往是一轮复习重复着学生在新授课期间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图形性质或判定的梳理,并链接着讲评各地中考几何题;二轮复习则将题型各异的几何题分类复习,如几何动态问题、几何开放题、几何新定义题、几何分类讨论题,等等.以上几何复习课的课型划分看似分门别类、面面俱到,但是有一个不足,就是往往在一些归类复习时,选的几何题“形同而质异”,学生在这些几何习题的题海中训练之后,对一些经典几何图形问题的变式再练容易出现“似曾相识,仍需要长时间思考”,结果考试时间不够,造成解题障碍.笔者近年针对一些经典几何图形问题开展“一图一课”研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一个经典几何图形问题为例,概述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最后浅谈中考几何复习的一些思考与建议,与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考试卷中,有一些客观性试题学生比较头疼,有杂题,也有应用问题,还有研究的形式不常遇见.虽然学生可以用初中知识来解决这些数学试题,但临场时做得不顺利,这里以2021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王杰 《数学之友》2023,(1):89-91
几何是一门结构严谨的学科,几何证明大题也是当前中考的必考题.然而不少一线数学教师总是抱怨学生在做这一类题时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学生对此也很苦恼.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答题过程中:几何语言书写不规范、逻辑推理不严谨等.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谈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几何证明大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数学猜想探索题,由于其素材选择、文字 表述、类型设计、题意挖掘等方面,呈现出了 格调清新、独到创新、多姿多彩的风格,因 此,近年来倍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成为中考 的一大热点问题.以下就数学猜想探索题的 求解分类例说,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与四边形有关的问题在中考中出现较多,分值呈上升趋势.很多地方在四边形考查上作了创新,一类“新定义”问题异军突起.浙江省台州市2009年中考数学试题第23题是一道四边形中的“新定义”问题,是一道创新型的中考好题.下面就循着台州考题的踪迹看看此类问题的特点以及命题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各地中考中,几何最值问题屡屡受到命题者青睐,此类问题不仅涉及到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还涉及几何图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等知识.纵观2010年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一批立意新颖、构造精巧、考点突出的新题、活题脱颖而出.这类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几何探究、推理能力的要求.现以2010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归类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中考试卷的压轴题是整卷精华,其针对学生有能力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有重要启示意义.2022年扬州市中考第28题既紧密联系教材,又具有创新意识,重点考查了“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强调的模型意识、代数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突出了这么一个特点:其最后一道试题是与函数有关的综合题,也是整张试卷的压轴题和区分题.作为区分题的它,突出了其最精华的地方和其所在的重要位置.该题不但涉及到函数内容最基础的知识点,还容纳了大量的的综合知识.数形结合的知识考查是重中之重,不但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其综合能力的应用和解题方法的运用才是真正  相似文献   

14.
胡军  罗全民  王晨 《中学数学》2012,(12):36-37
中考压轴题作为全卷的点睛之笔,为了具备较强的选拔功能,该题往往集综合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立意新、构思巧,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并重,尤其关注对数学思维的考察.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卷在压轴题上屡见创新,有的在题材上巧妙融合代数与几何内容,有的在设问中合理生成层层递进的妙问,总能让读者有眼前一“亮”之感.今年遵义市中考数学卷的压轴题(第27题)也是一道代数与几何高度综合的试题,该题具备了考查内容丰富,侧重考查能力,异类知识相恰度高,难度设计层次感强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题条件的巧妙构造,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解题空间,不少解法颇具思想性,较好地体现了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下面对一些代表性解法的亮点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数学解题教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和同一类型怎么做.遗憾的是,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往往过于重视“怎样做”,对于“为什么这样做”和“同一类型怎样做”却关注甚少,缺少深层次的分析和反思归纳,不利于分析问题能力和“以题会类”迁移能力的有效培养.笔者以各地中考平面几何最值问题为例,对习题教学的三个层次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宋芳 《中学数学》2015,(8):86-88
在中考试卷中,压轴题是“拦路虎”,影响着学生答卷的心情和答卷的速度.此类考题一般涉及的考点较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中考中区分度最大的试题,是学生的应试难点.在试题类型上,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均有压轴问题.解答题的压轴题,一般为全卷最后一题,由一个题干和多个问题组成,问题之间难度不断增加.中考时,解答这道压轴题一般在规定时段的最后阶段,解答的时间并不充裕.所以,很多学生没能给出解题  相似文献   

17.
<正>新定义问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频繁出现,以北京市为例,自2012年起一直以新定义综合题作为“压轴题”,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考试最后一题往往也是这一类题目.而这类题目学生普遍感觉难,读不懂题意,无从下手,得分率极低.那么,什么是新定义问题呢?新定义问题是指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规则,呈现给学生没有见过的新概念、新运算、新图形、新函数等,或将一些能与初中知识相衔接的高中“新知识”,通过阅读材料呈现给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湖北江汉地区(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数学试卷第23题考查圆的证明与计算,这种题型是江汉地区中考的必考题,往年一般出现在试卷第21题的位置,今年首次将这种题型放在了第23题的位置(全卷共24道题),作为几何压轴题.细细品味发现此题不仅设计新颖,考查的知识也非常广泛,但最美妙之处还是其灵活解法给我们带来了思维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有关一次函数的新题型,比如开放型题、图象信息型题、方案设计型题、动态存在性  相似文献   

20.
张德琛 《中学数学》2021,(4):39-40,55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人们对人或事物的看法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欣赏程度也就不同,因此,任何事情都可能有多种结果.在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许多数学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解答,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题多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考命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它是一线教师进行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常常会命制一些背景新颖、能力立意、数学知识联系紧密的试题,这些试题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利用不同的知识或方法解决.解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深入研究,并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下面,笔者以苏州市2020年中考部分试题为例,谈一谈中考试题中的“一题多解”,期望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特别是中考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