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聚苯胺(PAn)膜电极在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溶液中电化学处理或浸泡后的循环伏安(CV)曲线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An膜电极在DMc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或浸泡过程可使DMcT进入PAn膜内部与PAn形成复合物.PAn对DMcT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可能和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子给体-受体复合物有关.该复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不同于PAn和DMcT,其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和可逆性均优于DMcT.  相似文献   

2.
钱卫军  尹斌 《分析化学》1996,24(9):993-997
本文用化学聚合法合成了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可溶的聚苯胺(PANI)。通过溶液法定量(浓度与体积)制膜,对PANI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CV)性质进行了研究,证实了PANI膜在10.0mol/L HCl的介质中,-0.15 ̄0.65V(vs.SCE)的电位范围内氧化还原单元为八隅体单元。比较了恒电流聚合与化学聚合所得的聚苯胺的CV性质,发现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还原态聚苯胺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还原态聚苯胺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通过不同基底电极、饱和气氛、温度、扰动方法(光照电极、电极旋转、气体鼓泡搅拌溶液、顺电极表面向电解池滴加电解液等)对还原态聚苯胺电流响应的影响及光谱分析,首次发现还原态聚苯胺的光电流响应并不是由于其吸收可见或近红外光激发而引起的,光的作作是通过扰动电极表面,促进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对聚苯胺的氧化,仪器为了维持恒电位将氧化了的聚苯肢再还原而产生光电流响应。  相似文献   

4.
以氧化石墨(GO)为掺杂剂和模板,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并通过调节苯胺单体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合成了层状结构的聚苯胺/氧化石墨(PANI/GO)层状结构的自支撑膜。SEM和XRD研究表明,当苯胺单体与GO的质量比为67:1时,PANI/GO复合材料具有层间距~1.36 nm的层状结构,证实 GO的模板功能。XPS和FTIR研究表明PANI/GO复合材料中的典型的聚苯胺的掺杂态,进一步证实GO的掺杂功能。此外,电化学和热失重测量表明PANI/GO层状结构的自支撑膜呈现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6.
将酞菁锰(Mn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Mn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两对还原氧化峰,第一对峰的Epct=-0.27V,Epa1=0.01V;第二对峰的Epc2=-0.76V,Epa2=-0.62V(vs.SCE)。本文着重探讨了第二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电  相似文献   

7.
影响苯胺电化学计量聚合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斌  肖跃武 《分析化学》1995,23(12):1414-1417
本文对影响苯胺电化学计量聚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因素包括:电化学聚合方法、电极电位(E)、电流密度(I),以及苯胺单体和酸溶液的浓度等,实验结果表明,最合适的聚合方法为恒电流法,其条件为:电极电位不大于0.70V(vs.SCE)聚合电流密度(I)约为0.05mA/cm^2,苯胺单体浓度为1.1mol/L,酸(HCl)的浓度则为2.2mol/L  相似文献   

8.
氧化还原蛋白质在模拟生物膜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乃非  曾泳淮 《化学通报》2001,64(3):152-157
评述了氧化还原蛋白在模拟生物膜这种新型的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的进展。对蛋白质在表面活性剂薄膜电极和多层复合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模拟生物膜的超分子结构以及蛋白质在该类薄膜修饰电极上对不同底物的电催化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周延秀  朱果逸 《分析化学》1993,21(8):887-891
本文利用聚苯胺薄膜化学修饰电极对巯基化合物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促进作用是对巯基乙醇在PAn薄膜表面的氧化还原过程的一种加强,而这种加强作用是通过-SH与PAn中的N以质子形式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原位光谱电化学技术对有机染料分子电极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寅轩  杨杭生 《电化学》1997,3(3):334-337
原位光谱电化学技术对有机染料分子电极过程的研究①唐寅轩杨杭生沈报恩*(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有机染料分子修饰电极在光电化学,电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均有较好的效果,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注意.近年来已经制备成功许多染料化学修饰电极[1].原位光谱电化...  相似文献   

11.
张玉霞  陈志勇  张海宾  陈世锋 《合成化学》2002,10(3):266-267,270
通过对硝基苯甲酰氯与肼反应合成了对硝基苯甲二酰肼,后者与P2S5缩合反应合成了2,5-二对硝基苯基-1,3,4-噻二唑。研究了合成反应条件,使用吡啶作溶剂,收率76.2%。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2,5-二[2′-(4′-氯代苯氧乙酸)基]-1,3,4-噻二唑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称双酰肼与P_2S_5的缩合反应合成2,5-二-羟苯基-1,3,4-噻二唑,并由此制备了2,5-二[2′-(4′-氯代苯氧乙酸)基]-1,3,4-噻二唑及其相关化合物,同时测定了它们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2,5-二(邻羟苯基)-1,3,4-噻二唑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铵(OB-2)存在下,铜与新合成试剂2,5-二(邻羟苯基)-1,3,4-噻二唑的显色条件,建立了测定铜的新方法。在pH8.0NH3-NH4Cl缓冲溶液中,铜与2,5-二(邻羟苯基)-1,3,4-噻二唑反应生成1∶3黄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加入OB-2后,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4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3×104L.mol-1.cm-1,铜量在0.4~2.4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可用于水样中铜的测定,回收率在97.1%~98.7%之间。  相似文献   

14.
钱建华  刘琳  王道林  邢锦娟 《有机化学》2006,26(12):1720-1722
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为原料, 与水合肼缩合, 生成2,5-二肼基-1,3,4-噻二唑. 2,5-二肼基-1,3,4-噻二唑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2,5-二酰肼基-1,3,4-噻二唑, 以POCl3为环合剂环合酰肼基-1,3,4-噻二唑, 合成3,6-二取代苯基- 二-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 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予以证实, 并提出了环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The reactions of diorganotin dichloride [Ph_2SnCl_2, (PhCH_2)_2-SnCl_2 or (n-Bu)_2SnCl_2] with potassium salt of 2,5-dimercapto-4-phenyl-1, 3, 4-thiodiazole gave complexes R_2Sn (S_3N_2C_8H_5)_2(4: R=Ph; 5: R=PhCH_2 and 6: R=n-Bu), respectively.Characteriz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all complexes by IR, ~1HNMR spectra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analysis. Including theSn…N interaction, the three complexes all have six-coordinated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Based on the requence of stereo-chemical constraint sequence, phenyl≈benzyl>n-butyl, the lessthe effect of the stereochemical constraint of R groups, the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18个含有1H-1,2,4-三唑的咪唑[2,1-b]-1,3,4-噻二唑以及S-三唑[3,4-b]-1,3,4-噻二唑的稠杂环衍生物,经元素分析及谱学表征,探讨2,5,6-三取代咪唑[2,1-b]-1,3,4-噻二唑的可能生成机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等初步抑菌试验证明,多数化合物表现了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异噁唑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合成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德国HMR公司开发研制的新型抗内风湿性关节炎药来氟米特(Leftunomide)已于1998年在美国率先上市,该药还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7H-均三唑[3,4-b]-1,3,4-噻二嗪、咪唑并[2,1-b]噻唑和咪唑并[2,1-b]-1,3,4-噻二唑衍生物均表现出广谱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合成的2-硫代丁基-5-巯基-1,3,4-噻二唑为配体,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Keggin结构钼硅杂多阴离子有机衍生物的纳米颗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此纳米颗粒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机械式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分散型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能良好,红外光谱表明所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杂多酸Keggin骨架结构无机核,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0nm,热分析娃示分解温度范围为200~300℃.作为新型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在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05%,负荷300N,摩擦时间30min,转速1450r/min的条件下,与空白相比磨斑直径减小27.9%,摩擦系数减小15.3%.  相似文献   

19.
2,5-二(邻羟苯基)-1,3,4-噻二唑与钴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OB-2)存在下,钴与新合成试剂2,5-二(邻羟苯基)-1,3,4-噻二唑的显色条件及应用,建立了测定钴的新方法。在pH 8.0 NH3-NH4Cl缓冲溶液中,钴与2,5-二(邻羟苯基)-1,3,4-噻二唑反应生成1∶3黄绿色螯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加入OB-2后,使其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47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74×104L.mol-1.cm-1,钴质量浓度在0.2~2.4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可用于维生素B12针剂和水样中钴的测定,回收率在97.7%~98.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