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普遍,已经成为困扰司法的一大因素,严重影响了审判的公正与效率.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证人的权利与义务失衡,以及缺乏完善的证人出庭保障机制.应当通过完善证人制度,提高公民对作证义务的认识.加强证人权利保护的力度,同时通过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以及作证豁免制度等来改善我国证人作证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证人证言是在刑事诉讼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证据,它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使各种证据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受证人本身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以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我国证人制度立法的不完善,致使司法实践中,证人拒绝作证,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控辩式诉讼流干形式,现代司法的直接言词原则落空,不利于人权的保障。为此,本文从分析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立法的缺陷及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人手,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证人证言是在刑事诉讼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证据,它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使各种证据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受证人本身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以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我国证人制度立法的不完善,致使司法实践中,证人拒绝作证、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控辩式诉讼流于形式,现代司法的直接言词原则落空,不利于人权的保障。为此,本文从分析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立法的缺陷及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入手,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与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执法司法环节及我国刑诉法的相关制度构建的欠缺有关.为此,提出了建立证人保护制度,完善证人作证的法律保障,追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等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5.
证人证言是司法实践中使用最频繁、理论研究所涉及到的最复杂的法定证据之一。诉讼过程中,证人证言对于确定侦查或调查方向、认定案件事实、完成诉讼任务、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证人证言证明力比较低下,影响了它在诉讼中应有作用的发挥。本文拟对我国现行诉讼中证人证言的证明力予以探讨,并对如何提高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提出自己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做法中,基于证人豁免原则的保护,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专业人士在审判中所提供的证言不受追究。而专家证人玩忽职守责任的理论又非常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实际中,出现了对传统的背离。一种关于专家证人渎职责任的理论可能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7.
控辩式的庭审方式使得证人出庭作证在案件审判环节上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阐述了现实中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事实,并从立法上分析了原因,同时从立法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证人出庭作证难是困扰我国审判实践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在证人作证制度的缺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从立法上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并且提出应在建立证人适格制度、免证制度、规范询问证人程序、明确证人作证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证人证言和证人辨认是警方获取关键信息的重要途径,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介绍了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因素的影响。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0.
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法律规定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实体公正的实现,关系到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而证人的依法作证义务具有特殊性,其人权保障要求也具有特殊性和正当性。因此规定证人的出庭作证义务、受保护权和受补偿权等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1.
任继愈把南北朝佛教纳入到中国思想史的整个流程中进行考察,针对南北朝佛教发展的社会历史基础,形成反映时代思潮的"佛教经学",其中心议题"心性论"颇具思想史意义;并以南北朝佛教对儒学的宗教化以及与道教的关系为案例,阐释了南北朝佛教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改造与贡献等。  相似文献   

12.
对于《诗经.郑风》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了,对于《诗经.郑风》,把它放在文学领域之中它是诗歌,把它放在音乐领域里它又是歌曲,包括歌词和曲调。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西方人士曾经在中国设立动物保护组织,并敦促中国政府禁绝珍稀禽鸟羽毛的出口贸易。近代温州著名学者刘绍宽,在其日记中记述这一事件时却将西方人此举片面理解为以动物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多年以后,刘绍宽才肯定了西方人在动物保护方面的贡献。结合同一时期宋恕的“兼爱异类”的动物保护思想,则可以管窥近代温州 乃至整个中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进步与缺失。回顾这段历史,对于破除人道主义思想中偏狭的人类中心主义成见,建设慈善温州、生态温州乃至建设和谐中国,皆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的儒佛会通,通过竞生、依生的历史形态,在趋向对生的逻辑呈现中,形成了中印文化在时空、意义、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整生模式,从而推动了中唐主体意义结构的新变。同时,他在与韩愈、刘禹锡等共同努力下,不断探寻主体超越之路,开拓了宋学新境;进而,这种文化交往过程,为当今中国文化的新建与世界文化的和谐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史料表明,1930年出版的郑太朴先生的作《物理学小史》,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物理学史专,该书不仅介绍了物理学发展史的大致概况,而且还对我国古代的物理知识与成就作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使中国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方法,阐释了“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传统民居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后者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果发现传统民居保护、更新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高度关联。结论中国传统民居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只有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对其采取开发、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才能使传统民居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柳秀才>是<聊斋志异>中不多的以蝗灾为故事背景的作品,体现了<聊斋志异>故事虽多奇幻但却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反映了蒲松龄对农村现实的关注和忧时爱民的情怀;小说塑造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蝗神为最突出;在情节构思安排上,有精巧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诗经》中郑卫婚恋诗中女性形象众多的原因,一是社会条件所致,二是男女性别差异。然后以具体诗歌为例,从容仪、品德、精神三个方面依次对女性形象之美作了分析。郑卫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容仪方面主要以修长高大为美,品德方面主要以恭谨柔顺为美,精神方面表现出了独立自尊之美。  相似文献   

19.
唐人在诗中频繁使用数字,成为其时诗文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白居易诗中所出现的数字却常用以记叙现实状况.分析白居易以数字入诗的特点,可以认识白居易的“中人”意识,以及白居易以数字入诗背后所隐含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任访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其鲜明的学术特色在现代文学史编纂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学术特色和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渊源关系的考察与梳理;从思想史进入文学史,关注文学发展的思想史背景;对历史人物采取客观持平的研究和评价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