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u-ZSM-5分子筛表面铜离子的价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吸附CO红外光谱结合TPR谱详细表征了经真空自还原及用不同还原剂还原的CuZSM-5分子筛样品,考察了表面铜离子的价态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得知铜在Cu-ZSM-5表面是分步还原的。用不同方法进行氧化和还原时的难易程度不同。研究了用不同方法进行氧化还原时铜的价态转变条件和铜离子在不同价态间氧化还原循环的可逆性。Cu2+与Cu+间的氧化还原循环完全可逆,而Cu0与Cu+间的氧化还原循环不完全可逆。Cu0氧化为Cu+比Cu+氧化为Cu2+容易进行,探讨了Cu+在Cu-ZSM-5分子筛中不同位置的分布情况及铜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2.
对比考察了Mo/CuH-ZSM-5和Mo/H-ZSM-5催化剂的甲烷无氧芳构化性能,并用XRD,XPS,ESR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反应前后催化剂上的Mo物种及铜助剂的价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Cu(Ⅱ)部分取代H-ZSM-5变换位上的H^+后,抑制了活性组分MoO2的还原,而Cu物种自身被还原,进而将这种价态变化与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3.
Cu-ZSM-5上Cu+位置的CO吸附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CO为探针分子系统考察了不同铜交换度的Cu-ZSM-5经不同条件预处理后吸附CO的红外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加热条件下,Cu^2^+一定程度地自动还原为Cu^+甚至Cu^0;Cu-ZSM-5中存在着两种Cu^+离子位(S1和S1),两种位置上Cu^+的氧化还原性质不同,S1位的Cu^+容易被氧化和还原,在热力学性质上,S1位的Cu^+-CO表面体比S1位的更稳定;室温下,S1位的Cu^  相似文献   

4.
Cu-Ce/ZSM-5催化剂的TPR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Cu、Ce的硝酸盐(氧化物)用浸渍法、分散法制备了系列Cu-Ce/ZSM-5催化剂。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TPR、IR表征及动力学研究。考察了铜含量、铈含量及不同铈源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含铈的Cu/ZSM-5催化剂的TPR谱,铜离子的两个还原峰峰温及峰面积随铜含量增加而增加;2.铈源为CeO2,铈含量增大,使Cu-Ce/ZSM-5催化剂的铜离子还原峰峰温略为降低;铈源为Ce(NO  相似文献   

5.
Cu-ZSM-5分子筛中铜的精细结构和NO催化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XAFS技术研究了不同交换度的还原、再氧化处理的Cu-ZSM-5分子筛中筛中铜离子的精细结构,在ZSM-5分子筛中,存在两种铜可占据的位置:一种具有饱和的氧配位的较短的铜氧距离,另一种铜氧配位不饱和且铜氧距离较远,离子交换时,铜离子可能优先占据前者,其量低于30%。这两类铜的催化能力差别甚大,前者几乎无催人分解NO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Cu-ZSM-5分子筛中铜的精细结构和NO催化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XAFS技术研究了不同交换度的和还原、再氧化处理的Cu-ZSM-5分子筛中铜离子的精细结构.在ZSM-5分子筛中,存在两种铜可占据的位置:一种具有饱和的氧配位和较短的铜氧距离,另一种钢氧配位不饱和且铜氧距离较远.离子交换时,铜离子可能优先占据前者,其量低于30%.这两类铜的催化能力差别甚大,前者几乎无催化分解NO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CuY和Cu-ZSM-5催化剂上NO直接分解活性及活性中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uY,Cu-ZSM-5分子筛制备条件对NO直接分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酸碱度下交换的CuY分子筛,在pH=9时活性较好,而Cu-ZSM-5型在pH=7时较好.随交换度提高,Cu-ZSM-5活性上升,而CuY交换度达45%后活性趋于平稳:用DTA,TPD,XPS及IR等技术,对活性中心进行了研究,表明钢是以水合离子形式与分子筛中Na+进行交换.Cu-ZSM-5的活性位单一,CuY上则有两种NO吸附位.经400℃焙烧后,铜优先占据Y的β笼,此即活性位.未经焙烧的样品中铜主要以Cu2+存在.400℃抽空处理产生Cu+.讨论了NO在含铜样品表面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原位监测离子交换制备Cu-ZSM-5的过程,并用TPD-MS研究了样品加热脱水时的变化,发现在PH值,较高的条件下铜可能多数以Cu(OH)^+参与交换而使Cu-ZSM-5达到所谓的超计量交换,当新鲜样品受热时,Cu(OH)^+会迁移到另一个Cu(OH)^+的近邻进行脱水而形成铜氧铜桥,此桥可进一步脱氧而使二价铜还原成一价铜,迁移,脱水形成铜氧铜桥的过程是完全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Cu-ZSM-5分子筛中铜的超计量交换和铜氧铜桥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原位监测离子交换制备CU-ZSM-5的过程,并用TPD-MS研究了样品加热脱水时的变化.发现在pH值较高的条件下铜可能多数以Cu(OH)+参与交换而使Cu-ZSM-5达到所谓的超计量交换.当新鲜样品受热时,Cu(OH)+会迁移至另一个Cu(OH)+的近邻进行脱水而形成铜氧铜桥,此桥可进一步脱氧而使二价铜还原成一价铜.迁移、脱水形成铜氧铜桥的过程是完全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ZSM-5沸石中V的还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PR并结合XRD、ESR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V(Ⅳ,Ⅴ)-ZSM-5、V2O5-/ZSM-5(分别用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及V2O5样品的还原性能,获得了还原过程中物相及钒离子价态变化的信息,发现分散在分子筛表面上的V(Ⅴ)还原温度比V2O5低,而位于ZSM-5骨架上的V(Ⅴ)却比V2O5更难还原。高于1200K骨架V才开始还原;高于1370K,V-ZSM-5分子筛开始解体并转变成方英石结构,从骨架中析出的V完全还原成低价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由分散法制备的CuCl/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丙烯在过量氧存在下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发现该法能使活性组份高度分散于载体上,且所制备的高负载量CuC;/H-ZSM-5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ZSM-5相比在较低反应温度下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2.
富氧条件下甲烷还原NOxCo—ZSM—5催化剂的性能和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正华  伏义路 《分子催化》1997,11(3):185-190
利用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的交换溶液,制得一系列Co-ZSM-5催化剂,对富氧条件下催化剂甲烷选择性还原NOX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由实验结果得知,富氧时,催化剂上氧化氮还原活性和甲烷的选择性随反应温度的变化2,分别在440℃和410℃有一极大值,应用IR、TPR、XPS和TPD-M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观察到Co^2_在ZSM-5分子筛上有两种不同落位,在Co^2+离子与ZSM-5分子筛中的Na  相似文献   

13.
Cu,Pd-ZSM-5上NO分解和CO氧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交换Cu,pd-ZSM-5催化剂(Cu交换度为105%,Pd交换度分别为3.4%和33%)对CO氧化反应有活性增强作用,对NO分解反应不存在增强效应.双交换催化剂在于交换程序不同,而表面物种不同,活性组分的分布状态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活性.先交换Cu,400℃焙烧后再交换pd的Cu-Pd-ZSM-5催化剂,对上述两类反应的活性存双组分催化剂中均为最高.H_2-TPR谱表明,共交换的Cu-Pd-ZSM-5中尚有部分CuCl+占据了部分交换位置,而使CO氧化活性稍有下降.N_2-DTA和H_2-TPR谱结果表明,Pd交换到Cu-ZSM-5中后,抑制了吸附水和水合铜化合物的形成,由此提高了在200—300℃时氧的吸附量.后者的大小和CO氧化活性有顺变关系.N_2-DTA谱中340—445℃的放热峰可能分别表征了和NO分解活性有关的铜氧桥或把氧桥的形成,该放热峰的峰温愈低,峰面积愈大,则NO分解活性愈高.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用分散法制备的Cu-M/ZSM-5(M=Ce,La,Ag)催化剂对NO直接分解的催化活性,并且用XRD、SEM、TPR、XPS及ICAP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e有利于增加催化剂的铜离子交换度,添加Ag有可能使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催化剂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相中金属铜表面生成亚铜—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零价铜在邻菲罗啉水溶液中的反应。当溶液敞露于空气并存在有机阴离子X-时,例如苯甲酸盐(Bz)、对甲基苯磺酸盐(Ts)等,铜的表面生成了致密的反应产物的薄层,经IR、UV/VIS、MS和元素分析证明了该薄层为相当纯的亚铜的邻菲罗啉配位化合物,结构为[Cu(phen)2]+X-。在乙醇/甲苯混合溶剂中得到了表面反应产物的晶体[Cu(phen)2](CH3C4H6SO3)C2H5OH,并用X-ray测得了结构。本工作表明溶液中的CuⅡ离子抑制Cu0氧化成CuⅠ而影响反应层的形成,同时又促进CuⅠ氧化成Cu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方书农  伏义路 《分子催化》1995,9(2):118-124
本文用等温动态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技术研究了NO与Cu-ZSM-5的相互作用,并根据还原预处理样品上NO吸、脱附循环的研究探讨了全过程样品所经历的氧化还原循环。在25℃等温吸附时,NO与Cu^+和/或Cu^0反应产生了N2、N2O和Cu^2+以及超晶格氧,同时在Cu^+上有许多可逆吸附的NO.NO吸附在Cu^2+上是稳定的。升高温度时,NO分为三种状态脱附,分别位于约100,180和400℃。后两种  相似文献   

17.
用TPSR-MS技术研究了Cu,Zn和Ga改性H-ZSM-5沸石的活性中心性质及C1~C4醇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Zn-和Ga-ZSM-5有两种芳构化活性中心,即B酸和Zn,Ga活性物种;甲醇在Cu-ZSM-5上只生成二甲醚、CO和CO2,而在Zn-ZSM-5上芳构化反应历程为:(1)醇经由醚脱水生成烯烃,C2~C4醇学可单分子脱水生成烯烃;(2)烯烃中间物齐聚,齐聚物通过氢转移和脱氢途径环化、芳  相似文献   

18.
EXAFS研究Cu,Me-ZSM-5分子筛中铜的精细结构方书农,伏义路,林培琰(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合肥230026)近几年夹,Cu-ZSM-5分子筛作为极可能的净化氧化氮实用催化剂被广泛地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一2]研究表明其活性、高温下...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用分散法制备的Cu-M/ZSM-5(M=Ce,La,Ag)催化剂对NO直接分解的催化活性,并且用XRD、SEM、TPR、XPS及ICAP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e有利于增加催化剂的铜离子交换度,添加Ag有可能使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催化剂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CO2部分氧化乙烷制乙烯Pd—Cu/MoO3—S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青  钟顺和 《应用化学》1998,15(6):49-52
用化学吸附-红外光谱、化学吸附-程序升温脱附(TPD)和微型反应技术研究了Pd-Cu/MoO3-SiO2(MoSO)催化剂对CO2和乙烷的吸附活化和部分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乙烷以C—H键中的H吸附于MoSO载体表面MoO键的端基氧上;Pd-Cu/MoSO催化剂对CO2有良好的化学吸附活化性能,CO2的吸附除有线式吸附态和剪式吸附态外,还有一种新的卧式吸附态;Pd-Cu/MoSO催化剂的晶格氧参与了化学反应.探讨了在Pd-Cu/MoSO催化剂上CO2的部分氧化乙烷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