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咳嗽是喉癌手术后主要症状之一.为此,对咳嗽的观察和护理与术后康复有较大影响.通过幻例喉癌手术后观察护理,总结咳嗽原因,提出相关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 自1996年至1999年,共收住喉癌手术81例,男72例,女9例.年龄41~85岁.其中,喉裂开手术17例,垂直半喉切除手术15例,水平半喉切除术13例,中段喉切除门例.3/4喉切除术6例,近全喉切除术(pcorson)术式 19例.术前无放疗、常规透胸、心电图检查.病切报告喉癌用例均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行喉癌切除手术.术后常规:气管套管,鼻饲流质,切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量承不同切变率下的玻璃体流表观粘度,发现玻璃体液为非牛顿流体,表现出剪切稀化特性,观测到下班 液具有法向应力,表现出弹性液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 Linux 操作系统环境中实现进程迁移的算法 其进程迁移工作分为两方:一方取出被迁出进程的数据传送出去;另一方则接收数据并恢复数据,使其成为一个可运行进程读取和恢复数据都涉及到进程的task 控制结构、进程核心栈、代码段、数据段及用户栈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以页为单位放在内存,用虚拟内存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了两类具有六个同构块的苯系异构物,每类包含八个本质不同的异物构物,我们能够依据于它们所含克勒结构数目对这八个异构物勒结构数目对这八个异构物进行全序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切除侵犯颅底的巨大鼻窦囊肿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侵犯颅底的巨大鼻窦整肿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3例手术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随访1~4均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侵犯颅底巨大鼻窦囊肿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术式,并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Amplatzer伞封堵器经导管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所损,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26例住院隔缺损患者,男6例,女20例,术前房间隔缺损直径9-36mm(食管超声测量值),平均24.5mm在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伞封堵器闭合房间隔缺损,术毕及术后24h,1月,3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疗效,结果:22例房间隔缺损球囊伸长直径为12-32mm,4例食管超声值大于34mm,选择Amplatzer 伞封堵器直径为13-38mm,26例房间隔缺损中24例闭合成功,2例未成功,随访无残余分流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Amplatzer伞封堵器经导管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探讨侵犯前颅底筛窦肿瘤的手术方式及前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对1994-1998年间的4例侵犯前颅底的筛窦肿瘤采用额骨硬脑膜外进路颅面联合手术,分别用带蒂额骨膜瓣或帽状腱膜瓣及颅骨内板结合耳脑胶重建前颅底。结果:4例创口一期愈合,均未见脑脊液鼻漏及脑膜脑膨出,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例术后视力提高,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4例均存活,结论:额骨硬脑膜外入路颅面联合手术是切除侵犯前颅底筛窦肿瘤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8.
17-19世纪法国数学家发展了圆周率的古典计算方法,给出了等周法,等积法,圆周法,面积法,4种方法无一例外地从两边逼近圆周率,从中未能获得圆周率的加速方法,而刘徽利用了只从一侧逼近的割圆术获得了超越时代的加速方法,因此割圆术更具优越性,另一方面,利用法国数学家的结果,可以简易地给出刘徽加速方法的证明,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证明这样一个事实:中西数学的交流是互惠互利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卡瓦内酯对小鼠抗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耐急性缺氧能力、镇静作用和肌内松驰作用选用小鼠进行观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卡瓦内酯级明显提高小鼠耐急性缺氧能力,同时具有镇静和肌肉松驰作用,但未见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结论:卡瓦内酯能提高小鼠耐急性缺氧能力,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无关。可能的机制是降低了小鼠的耗氧量,从而提高了小鼠的耐急性缺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医院术前 术后未使用抗菌药、仅术前使用抗菌药和术前 术后均使用抗菌药3组病人清洁手术的切口愈合情况,分析临床抗菌素应用情况,并对严格控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重要性作一探讨.方法:将3组病人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普遍存在,目前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各医院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中药何首乌中磷脂类化合物,探讨了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磷脂提取率的影响,结合ICP-AES分析法对提取的磷脂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1.5 g何首乌,用20 mL Folch试剂,超声提取35 min,超声功率为24 kHz的条件下磷脂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技术分离出49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对龙井茶香气贡献较大的有橙花叔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基吡嗪、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环氧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吲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  相似文献   

13.
龙井茶的香气成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蒸馏萃取(SDE)提取6种龙井茶(西湖龙井商品1、西湖龙井商品2、西湖龙井评比优质品、龙井村、钱塘、龙坞)的香气成分,采用色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香气成分,分离出100个峰,鉴定出62种香气成分,分别占香气总量的41.73%,32.11%,24.26%,29.73%,22.13%,33.36%. 分析比较6种茶香气总量和各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龙井茶样的香气总量和成分含量差距较大,以龙井村产区的龙井茶香气总量最多,钱塘和龙坞香气总量相对较少,6种茶共有成分有18种,但各自含量不同,每种茶中发现有其他茶中不含有的特征成分.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海洋砂矿床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作者二十多年砂矿工作的经验,搜集了国内近三百处海洋砂矿床(点)五十余种矿床类型划分的资料,比照国外同类型矿床,结合我国矿床特征,提出了新的海洋砂矿分类原则,矿床工业类型、成因-形态类型、成矿时代类型和保存类型等的划分系统,以及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甜叶菊为基本原料,对甜叶菊中的甜菊糖苷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甜菊糖苷的提取率,同时确定纤维素酶对甜菊糖苷提取率的影响。依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了获得最高甜菊糖苷提取率的条件是:料液比110,纤维素酶质量浓度0.2%,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min,溶液pH为5,该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3.98%,比优化前高出了1.9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国人应用施太可(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合适剂量。方法:对53例非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施太可治疗,分别不同剂量(40~240mg/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用临床及动态心电图进行评定。结果:(1)栓部53例患者应用施太可治疗后,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达73.58%。(2)39例有效病例平均剂量为93.57mg/d。(3)应用小剂量施太可后QTc延长及心率减慢均有显著差异,但对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结合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中12种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酸的分析方法.通过L16(45)正交试验优化了加速溶剂萃取的主要参数,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0℃,萃取静态时间6min,冲洗体积150%,N2气吹扫时间100s,循环次数1次.采用KOH梯度淋洗进行分离测定,各目标物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5.06%(n=6),方法的检出限为2.1~13.4μg.L-1.对烟草样品中的12种目标物进行萃取,回收率为84.71%~103.63%.  相似文献   

18.
对p≥-1,GARDNER RJ和GIANNOPOULOS A A引进了p-截面体CpK,并就p的不同取值,对CpK的凸性作了探讨.首先证明了CpK的一些性质,诸如原点对称的n维椭球E的p-截面体是它的极体的一个伸缩、CpCqE=CqCpE,V(CnK)=V(IK)等.而后通过探讨混合径向平均体Rp(K,L)与混合p-截面体Cp(K,L)的相关性,将p-截面体的一些性质推广到了Cp(K,L),并证明了当K和L是En中的凸体且K■L时,C1(K,L)是一个凸体.  相似文献   

19.
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 选择2011年1 月~2015年8月间收治并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组(OPCAB组)45例,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组(CABG组)27例, 2组患者均于术后12h开始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并于术后24h进行TEG监测, 分析患者术前、术后24、96h的TEG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术后24h OPCAB组较CABG组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降低, 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96h OPCAB与CABG组较各组术前R值、K值均降低, CI值均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而得到CABG较OPCAB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大, 呈现早期低凝, 晚期高凝的双向趋势, 原因可能与凝血因子消耗或缺乏以及体外循环全身肝素化有关. OPCAB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呈现持续上升的高凝倾向. 因此建议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检测, 术后可以选择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进行干预, 降低并发症发生, 对OPCAB术后患者可以给予更加积极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