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由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06年稀土玻璃陶瓷国际学术年会将于2006年11月在海南海口召开。本次会议是在2004年稀土玻璃陶瓷国际学术年会的基础上隔年召开的,及时瞻望和交流世界稀土玻璃陶瓷及其相近、交叉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应用和新发展。近年各国非常重视稀土玻璃陶瓷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本会旨在将中国稀土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瞻望和交流世界稀土玻璃陶瓷新成果,提高我国稀土新材料研究的水平,促进稀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从事稀土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在全国…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06年稀土玻璃陶瓷国际学术年会将于2006年11月在海南海口召开。本次会议是在2004年稀土玻璃陶瓷国际学术年会的基础上隔年召开的,及时瞻望和交流世界稀土玻璃陶瓷及其相近、交叉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应用和新发展。近年各国非常重视稀土玻璃陶瓷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本会旨在将中国稀土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瞻望和交流世界稀土玻璃陶瓷新成果,提高我国稀土新材料研究的水平,促进稀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从事稀土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在全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5):642-642
由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由长春理工大学承办的2006年稀土玻璃陶瓷国际学术年会将于2006年11月13-17日在海南海口召开。本次会议是在2004年稀土玻璃陶瓷国际学术年会的基础上隔年召开的,及时瞻望和交流世界稀土玻璃陶瓷及其相近、交叉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应用和新发展。近年各国非常重视稀土玻璃陶瓷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本会旨在将中国稀土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瞻望和交流世界稀土玻璃陶瓷新成果,提高我国稀土新材料研究的水平,促进稀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由盐城工学院承办的2009年中国稀土玻璃陶瓷学术研讨年会,将于2009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会议旨在围绕稀土玻璃陶瓷领域内及其相近、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生产、应用和教学中的重大专题开展学术交流,发挥科技导向作用。会议拟邀请稀土领域的权威专家、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稀土产品生产企业和主要用户以及有关媒体参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稀土学报》2000,18(3):257
由中国稀土学会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 ,湖北华光器材厂承办的“2 0 0 0年全国稀土玻璃陶瓷年会”于 2 0 0 0年 5月 2 6日至31日在湖北省襄樊市召开。湖北省经贸委稀土办、吉林省计委稀土办、湖北省国防工办的领导、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稀土材料生产、应用厂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聚集一堂 ,交流了近年来在该领域中具有创新的理论、技术、工艺和应用等方面的成就 ,并展望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发展。于会的院校、研究所和企业之间还就产、学、研、用合作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并相互交换了意见。会议历时 6天 ,取得圆满成功。2…  相似文献   

6.
《中国稀土学报》2004,22(4):584-584
由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扬州大学承办的2004年稀土玻璃陶瓷国际学术年会将于2004年9月20~23日在扬州大学召开。为了更好的做好年会的筹备工作,保证服务质量,确保圆满成功,须提前对与会人数进行确定,特发第二轮通知。 请参会者务必在8月20日前将回执寄到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或者发电子邮件到lxyzhangm@yzu.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和杭州大明荧光材料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科学研讨会”,于1999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在杭州市召开。本届会议旨在交流国内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及科研成果,回顾20世纪稀土发光和激光材料中一些重大科技成就,并展望新世纪的发展,以促进我国稀土发光和激光材料的科研和开发应用,为搞好我国的稀土事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出贡献。本届会议邀请徐叙钅容院士、苏锵院士,以及刘行仁研究员等做专…  相似文献   

8.
受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和全国稀土催化协作网委托,第十三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3月29-31日在桂林召开,本次会议由桂林利凯特环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本届大会旨在继续展示和总结近年来我国在稀土催化材料以及稀土催化剂研究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为同行提供相互交流、深入讨论的机会,为2006年举行稀土学会年会和国际稀土年会作准备。大会将根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项目资源环境领域课题申请指南讨论并组织申报“十一五”863目的具体课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征文范围:1.稀土催化…  相似文献   

9.
国家经委、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全国稀土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3年8月22日至27日在呼和浩特联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稀土推广应用会议。全国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等共三百九十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1981年以来的稀土推广应用工作,讨论了1983~1985年稀土应用的科研、推广和技术改造规划,在交流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稀土情报网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稀土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10月16日至19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32个单位,共5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第46届国际电化学会(ISE)年会圆满成功第46届国际电化学会(ISE)年会已于1995年8月28日如期在厦门召开,9月1日圆满闭幕。与此同时,由复旦大学主办的第8届全国电化学会议(CSE)亦于8月27日至9月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本届ISE年会由中国...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的《第四次全国稀土分析论文报告会》于1984年10月23日至27日在西安召开。180名代表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厂矿、高等院校等88个单位。会议总共交流学术论文170多篇。大会特邀报告5篇。会议分为光度分析、分离和仪器分析三个专题进行交流。报告的内容有分析动态及综述、最新科研成果、新分析技术、分析方法和新试剂等。充分体现三年来稀土分析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经中国太阳能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NCP-2000]将于2000年10月在福州举行.会议由福州大学催光化研究所承办.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将全面总结、展示两年来我国光催化工作者在该...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2015,(4):617
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定于2015年5月8日至11日在武汉洪山大礼堂召开。这是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三年一届的盛会,会议将就我国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将组织分析化学前沿的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讨论。热忱欢迎广大的分析化学工作者踊跃投稿和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化学》2015,(1):62
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定于2015年5月8日至11日在武汉洪山大礼堂召开。这是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三年一届的盛会,会议将就我国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将组织分析化学前沿的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讨论,并邀请部分国外学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1999,5(3):352
第八届国际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8thInternationalMeetingonChemicalSensors,IMCS2000)将于2000年7月2日至5日于瑞士巴塞尔举行。Ⅰ征文范围:本会议是与化学传感器相关联的物理、材料科学、化学及其R/D和应用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学术会议。征文领域范围:传感原理和机制     新材料开发敏感技术的新探索传感器制作技术信号处理光学器件电化学器件生物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分析系统环境监控流程控制传感技术Ⅱ.论文摘要截止日期:1999年…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化学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稀土催化讨论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7日在长春举行。全国的58名代表出席于这次讨论会. 会议特邀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倪嘉赞研究员、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吴越研究员和中国稀土学会催化委员会副主任朱惟雄高级工程师分别作了题为“稀土化学”、“稀土催化新进展”和“稀土在石油裂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等综合报告.他们的报告介绍了国内外稀土化学的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国内外稀土催化剂研究的现状与主要成果和今后的方向;说明了稀土在石油裂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稀士学会稀土化学和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会议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日至七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会议共录用了有关稀土分离方面的学术论文24篇。国内从事稀土湿法冶金研究的主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十多家厂矿企业的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稀土化学和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倪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稀土学会主办的第七届国际稀土钴永磁及其应用会议,于1983年9月16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首次在我国召开的大型稀土学术国际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有来自奥地利、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士和美国的学者专家62人。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张劲夫会见了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将在广西桂林举行 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会议将于2001年10月23~26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并得到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指导和资助。 会议将出论文摘要集,征文范围包括: (1) 功能配位化学; (2) 生物无机化学; (3) 超分子化学(包括包合物) , (4) 原子簇配位化学; (5) 介面配位化学; (6) 金属有机配位化学; (7) 溶液配位化学; (8) 结构和理论配位化学; (9) 配位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 (10) 其他配位化学有关的领域。 会议组委会联系地址:江苏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丽敏,邮编210093。 E-mail: lmzheng@netra.nju.edu.cn。请注明“会议征文”字样。 联系电话:025-3594596,传真:025-3314502。 截稿日期:2001年6月30日。 第七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将在苏州召开 MOCVD技术领域是目前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十分活跃并已经步入产业化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MOCVD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我国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化合物半导体及其相关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决定举办第七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和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协办,将于2001年10月中旬在苏州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交流我国在MOCVD技术领域方面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探讨MOCVD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动向。具体内容涉及: 1. 源材料 (MO源、衬底等)与生长系统; 2. 生长机理和反应动力学; 3. 各种薄膜材料的生长:Ⅲ-Ⅴ族化合物、Ⅱ-Ⅵ族化合物、超导体与其他氧化物; 4. 材料品质及分析; 5. 器件制备与应用; 6. 其他相关技术。 会议联系通讯地址: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邮政编码: 210093 联系人:虞磊,陈化冰 电话: (025) 3593153;传真: (025) 3309123 E-mail: molab@nju.edu.cn 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 中国科协将于2001年9月13~1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2001年学术年会。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将邀请中央领导同志或著名科学家作主题报告,同时,将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和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大会将设10个分会场,主要专题如下: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纳米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制备技术;地球科学与观测技术;资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工程技术与重大项目;农学和农业产业化;现代药学和健康。年会期间,将设立由全国性学会和吉林省、长春市科协自定专题的分会场,另外,还将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发布和科普展览等活动。 本届年会将于会前编印论文摘要文集,每位与会代表限报1篇。文集只刊载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4月30日之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综述文章的摘要(如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需注明刊名、期号)。欢迎和鼓励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首次公布自己未曾发表过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见解。 联系地址:北京复兴路3号中国科协学会部 (100083) 报名联系人:巩寒雪、欧鲁平 (010) 68518822-21809 征文联系人:李慧政、鲁颖怀 (010) 68518822-21814 传真: (010) 68571884 电子信箱: castxsnh@sina.com.cn 2001年全国热分析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由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大学物理无机化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 '2001全国热分析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01年8月15日至17日在西北大学召开,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各单位的热分析动力学和热动力学工作者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 征文范围: 1. 热分析动力学及其应用。2. 热动力学及其应用。3. 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教育。 征文要求: 1.应征论文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可以是全文或详细摘要。2. 打印要求:Word文本,A4纸激光打印;版心15cm×24cm;标题黑体4号,单位名称和作者姓名宋体小5号,正文和参考文献宋体5号;1.5倍行间距。3.应征论文可用中文或英文,会议要求提交打印件1份和软盘1张。寄至西安市西北大学化学系(邮编:710069)尹述侠收。软盘可用电子邮件的word文本附贴代替,地址为: hwws@nwu.edu.cn。4.征文截止时间:2001年5月(以邮戳为准)。5.来稿请注明联系人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子信箱和电话号码。经审稿后,将于6月1日前通知论文是否被录用。投寄前请作者自留底稿,论文不论录用与否,原稿和软盘均不退还。6.初步计划论文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暂定为《热分析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研究进展》。 展览与展示:会议欢迎各单位(厂商或公司)或个人进行仪器展览或展示和联系书中插入仪器广告事宜。有意者请与西北大学化学系杨秉勤副主任(电话:029-8303798)或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袁潮副主任(电话: 029-8291663; Email:npecc@xaonline.com)联系。 中国稀土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计划 第四届国际稀土学术会议 时间: 2001年6月15~20日 地点:北京 联系人:牛京考陈占恒 新世纪稀土产业发展论坛 时间: 2001年5~6月 地点:江西或四川 联系人:张宏江李振宏 稀土企业座谈会 (企业家联谊会)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联系人:张宏江李振宏 稀土新材料专题研讨会 时间: 2001年8月 地点:待定 联系人:赵见高唐宁 稀土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联系人:赵见高唐宁 全国稀土农用工作和技术研讨会 时间: 2001年秋季 地点:待定 联系人:王树茂 稀土农用技术培训班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联系人:王树茂 第九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 时间: 2001年秋季 地点:武汉 联系人:江祖成 全国稀土催化技术交流年会 时间: 2001年10月或11月 地点:上海 联系人:翁端 第七届稀土在钢中应用技术研讨会 时间: 2001年10月 地点:四川雅安 联系人:王云盛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时间: 2001年10月 地点:四川雅安 联系人:侯宗林刘道荣 稀土在钢中应用专题学术讲座与交流会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联系人:王云盛 全国稀土玻璃陶瓷四届三次年会 时间: 2001年9月 地点:新疆 联系人:邱关明 稀土发光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时间: 2001年7月或8月 地点:大连 联系人:刘行仁 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 时间: 2001年9月 地点:北京 联系人:刘行仁 中国稀土学会团体会员大会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联系人:张莉祝捷 上海国际熔盐会议 时间: 2001年10月8日 地点:上海 联系人:乔芝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