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动态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新体系建设启动不久前,国家认监委召开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闭幕,标志着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新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和国家认监委主任王凤清到会并讲话。李长江在讲话中指出,食品安全责任重大。国务院下发的 23号文件提出了很多措施,其中要求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问题。国务院让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牵头就是服务,做好准备工作,协调小组重在协调。协调小组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考虑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问题,认监…  相似文献   

2.
国家认监委有关部门表示,我国将采取6项措施搭建检测资源数据共享平台:(1)建立检测资源信息共享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逐步建立我国检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为实现我国检测机构的信息、物力、人力、服务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奠定技术基础。(2)建立激励和保障检测资源共享的政策体系,用以支持和保障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3)建立完善的检测资源数据库群和相应的网站。(4)建立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准入评价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国家认监委发文正式批复苏州市吴中区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苏州市吴中区成为继上海市闸北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之后第三家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的地区。国家认监委要求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制定好创建方案和工作计划,积极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开展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工作,及时总结和提炼创建经验,以形成示范带头作用。同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记者从第6个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获悉,国家认监委将加快培育发展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服务业,完善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认证认可促贸惠民行动,出台7项20条措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从山东省质监局网站获悉,国家认监委已经发函正式批复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的申请。这意味着,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据了解,"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是国家认监委落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关于加强"检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国家认监委正式批准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通过良好实验室规范(英文简称GLP)评价,该实验室成为认监委批准的首家化学品安全评价GLP实验室,标志着国家认监委GLP监控体系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为该实验室颁发了全国首张化学品安全评价GLP实验室技术评价合格证书。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的缩写,最早产生于美国药品行业,后扩大到化学品,在国际上已开展了近30年。GLP主要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等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主要目的是严格控制化学品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各个环节,即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降低试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根据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欧盟REACH法规的相关规定,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化学品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凭GLP实验室出具的安全性评价数据到相关部门登记注册,方可在欧洲市场销售。我国化学品对欧贸易量逐年递增,REACH法规的实施对我国的化学品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还没有获得有关国际组织认可的GLP实验室,相关的产品安全性评价工作只能依靠国外的GLP实验室,检测费用高昂,企业为此...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国际上首批针对欧盟ROHS指令的6项检测方法标准,这些标准将于2006年1月18日起实施。会上同时公布了承担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任务的18个实验室的名单。  相似文献   

8.
近三年,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体系建设与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取得长足的发展,各级疾病控制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疾控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不仅可在国内通用,而且可以在与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互认的46个国家通用。  相似文献   

9.
<正>从国家认监委官网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监局依托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筹建的"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已按要求通过了国家认监委组织的"三合一"评审和授权,并经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合格,分级评定为B级。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批准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0.
由农业部、国家认监委组成的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专家评审组对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测(昆明)中心进行了审查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中心一次性通过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至此,该中心已成为全国第10家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昆明中心具备了按相关标准对饲料用鱼粉等115个产品、饲料中盐酸克仑特罗等115个参数进行检验的能力,可承担饲料常规、微量元素、黄曲霉毒素、细菌、霉菌总数等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化学分析计量》2012,(2):24-24
不久前,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行到广西大学考察调研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陈小娅强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不同定位,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合作共享与开放交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5日,国家蔬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挂牌仪式在潍坊市举行。国家认监委、省及潍坊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仪式并为中心成立揭牌。  相似文献   

13.
《化学分析计量》2009,(4):27-27
2009年6月26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会议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首个以欧盟标准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德合作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日前在河北涿鹿正式步入实施阶段。据中德合作食品安全项目办公室提供的信息,中国商务部和德国有关方面近日已联合向涿鹿县授予“中德合作食品安全项目办公室”牌匾,标志涿鹿承建的中国第一个以欧盟标准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德国联邦政府有关方面将与中国商务部一道,无偿拨付项目运行经费并选派各类农业及食品专家到涿鹿进行葡萄、杏扁、蔬菜等无害化种植加工的培训和实地指导。这一项目中德双方共同投资将达到1.19亿元人民币。计划用3年时间在涿鹿建立起涉及食品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培训、生产、加工、销售、检测监控、通讯信息网络等7个食品安全运行体系和检测、培训、信息、蔬菜、肉类配送等5个中心,同时建设蔬菜、果品、肉类3个产地市场、22个生产基地,打造一个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标准化生产检测链条,为进一步在全国推广提供示范样板。作为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近三年来涿鹿积极采取措施,加速蔬菜、玉米、葡萄、杏扁、奶业等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已形成16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其中国家注册品牌8个。(仪器信息网)中国首个欧盟标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在河北投入建设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我国逾2万家实验室已获资质认定不久前,国家认监委在京召开了2006年能力验证工作总结暨2007年能力验证工作布置会议。迄今为止,全国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的实验室共有22576家,其中,国家级2259家,省级20317家,获得国家产品质检中心授权的机构331家。近年来,国家认监委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我国铁矿类商品尤其是球团矿检测的水平,国家认监委于2010年实施了球团矿检测的能力验证计划.该能力验证共有来自20个省市39家实验室参加,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地矿实验室、冶金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主要考察全铁和硫含量的检测能力,推荐用GB/T 6730.5和GB/T 6730.61两个标准进行检测,对实验室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具体来说围绕"中国制造2025",推行机器人、物联网、安防、汽车联网产品等产品认证。围绕工业强基,推动铁路、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江门检验检疫局承担制定的“进出口食品添加剂6-苄基腺嘌呤的检测方法”和“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蔗糖聚丙烯醚的检测方法”两项国家标准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和中国检科院等部门的专家评审。由于此前国内外均无相关标准,江门检验检疫局这两项国家标准顺利通过评审为今后我国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6-苄基腺嘌呤、蔗糖聚丙烯醚的检测提供了保证。(仪器信息网)食品添加剂6-苄基腺嘌呤等检测国标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19.
“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地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探讨了“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指出了地方高校部分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创新型实践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更新观念,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创建开放型的实验中心,大力推动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和必然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对本科人才培养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搭建 “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训练体系,“以拓展学术视野为核心”的国际化培养体系,“以调动教师教学投入为核心”的评价激励体系,“以提升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实践育人体系等措施,实现高校理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