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温和条件下,在1-辛烯氧化反应中,研究了酞菁铁、钴N-碱加合物的催化作用.发现在室温和0.1MPa的氧气氛中,在共催化剂存在时,酞菁铁、钴N-碱加合物确实具有催化分子氧活化和使其转移至烯烃的功能.酞菁铁N-碱加合物的催化活性总是高于酞菁钴的.同时,在同一中心金属离子的情况下,N-碱配体性质对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其活性序列如下:PcM(pip)_2>PcM(Py)_2>PcM(γ-picol)_2≈PcM(N-MeIm)_2.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通式为[(Ph_3P=O)_4LnCl_2][CuCl_2](Ln=La、Ce、Pr、Nd、Sm、Eu、Gd、Tb、Dy、He、Er、Y)的新配合物共12个,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光谱(100~4600m~(-1))和部分配合物的~(31)P NMR.比较了[(Ph_3P=O)_4LnCl_3]、[(Ph_3P=O)_4LnCl_2]~+和[(Ph_3P=O)_5LnCl]~(2+)的P=O伸缩振动频率.结果表明希土配合物的正电荷越高,P=O基对希土离子配合能力越强,P=O伸缩振动频率更多地移向低波数,ν_(P=O)的顺序为:[(Ph_3P=O)_4LnCl_3]>[(Ph_3P=O)_4LnCl_2]~+≥[(Ph_3P=O)_5LnCl]~(2+).讨论了希土配位键的共价性。  相似文献   

3.
三苯基氧膦钕盐配合物的振动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Ph_3PO、Nd(NCS)_3·4Ph_3PO、[Nd(ClO_4)_2·4Ph_3PO]~+ClO_4~-·2CH_3COCH_3以及Nd(NO_3)_3·2Ph_3PO·C_2H_5OH在4000~100 cm~(-1)区域内的FT-IR和激光Raman光谱,分析和讨论了各主要谱带的性质和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4.
前文曾报道Ru_3(CO)_(11)L于Me_3NO存在下,在CH_2Cl_2-C_2H_5OH混合溶剂中的取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体系中氧原子转移与热取代相竞争。为深入了解取代配体对氧原子转移反应的影响,本文用CHCl_3作溶剂,在氧原子转移试剂Me_3NO存在下,对M_3(CO)_(11)L(M=Fe、Ru、Os)的羰基取代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只发生氧原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5.
光照下,以甲醇为氢源,以NiCl_2、Ni(OAc)_2或CoCl_2为催化剂,1-辛烯可以发生催化转移加氢反应,得到辛烷,主要副产物为双键异构的2-辛烯和3-辛烯.综合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产物辛烷的选择性,NiCl_2的催化效果最好,且NiCl_2的催化活性在293~333K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以NiCl_2为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三正丁胺,于293K下反应24h,辛烷的产率由45%提高到65%,选择性由57%提高到70%.  相似文献   

6.
通过原位形成的胺基取代苯基锂与PhAsCl_2反应合成二胺基-胂配体,并进一步由二胺基-胂配体与[Fe(N(TMS)_2)_2]_2反应合成了(二胺基-胂)亚铁配合物[(κ-N,N,As-~(dfp)N_2As)Fe(THF)_2](3).通过配合物3与有机叠氮化物DippN_3反应实现了首例砷亚胺金属配合物[(κ-N,N,N-~(dfp)N_2AsN~(Dipp))Fe(THF)](4)的合成.配合物4可与2,6-二甲基苯基异腈以及三苯基膦发生乃春转移反应,生成配合物[(κ-N,N,As-~(dfp)N_2As)Fe(CNC_6H_3Me_2-2,6)_3](5)和[(κ-N,N,As-~(dfp)N_2As)Fe(PPh_3)](6)以及相应的有机物产物DippNCNC_6H_3Me_2-2,6和Ph_3PCNC_6H_3Me_2-2,6.这些配合物通过了各种谱学手段表征,其中配合物3~5的结构还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7.
九钨三锰硅酸钾异构体的合成及其转移氧原子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ll~[1],Finke~[2]和Neumann~[3]曾分别报道[Pw_(11)O_(39)M]~(n-)、[P_2W_(17)O_(61)M]~(n-)和[SiW_(11)O_(39)Ru]~(5-)具有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性质,三取代的Keggin杂多阴离子有相似的性质.本文首次报道α-和β-K_6H_4[SiW_9O_(37)Mn_3(H_2O)_3]·xH_2O的合成及其转移氧原子的性质,为研究杂多酸盐的催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含锰杂多阴离子.  相似文献   

8.
MoCl_5或WCl_6与锌粉及适当的膦配体和CO在常压常温进行反应,合成了含膦配体的羰基钼和钨的化合物(Ph_2PR)_nM(CO)_(6-n)(M=Mo,W;R=Me,Et,n-Pr,Ph;n=2,3)。用该方法也成功地将M(CO)_5(M=Mo,W)单元负载到含膦的高分子链上,化合物(Ph_2PEt)_2Mo(CO)_4与HgCl_2反应得到含Mo-Hg键的化合物。用(Ph_3P)_2Mo(CO)_4和(Ph_3P)_2Ni(CO)_2二元催化体系,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下对甲醇羰基化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了醋酸和醋酸甲酯。该催化过程对甲醇的转化率可达92%,对醋酸和醋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68%。  相似文献   

9.
在相转移下苄基氯经钯络合催化羰化合成苯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乙酸是制造香料、药物及植物激素的重要原料。目前,工业上系由苄氯与氰化钠作用,所得的苯乙腈经水解而制得。氰化钠剧毒,给操作者和环境带来危害和污染。 1976年,L.Cassar以Pd(Ph_3P)_2Cl_2为催化剂,使用5×10~5帕的CO,通过相转移催化羰化合成了苯乙酸,其产率为83%。1982年,Howard Alper发表了用Pd(Ph_3P)_4为催化剂,苄基溴作原料,在常温常压下合成苯乙酸的报告,所得产率为84%。 本文以Pd(Ph_3P)_2Cl_2为羰化催化剂,氯化三乙基苄基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CO与苄基氯作用合成了苯乙酸,其产率高于80%,且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
由甲基环戊二烯经两步类似反应向其环上引入两个Me_3Si取代基,生成(Me_3Si)_2-MeC_5H_3,后者与Fe(CO)_5反应除生成预期的双核Fe-Fe键产物[η~5-{(Me_3Si)_2MeC_5H_2}Fe(CO)]_2-(μ-CO)_2(2)外,还分离到少量单核化合物η~5-[(Me_3Si)_2MeC_5H_2]Fe(CO)_2Cl(3),2与碘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单核铁碘化物(4).2经Na/Hg还原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负离子,后者随即分别与数种氯化物反应,生成在铁原子上引入相应取代基的铁衍生物η~5-[(Me_3Si)_2MeC_5H_2]Fe(CO)_2R(R=PhCH_2,5;CH_2COOC_2H_5,6;Ph_3Sn,7;Ph_2SnCl,8).测定了4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333(1),b=2.0089(3),c=1.3323(4)nm;β=92.02(2)°,V=1.962(1)nm~3,Z=4.  相似文献   

11.
甲烷C-H键的活化及其官能团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Rh(COD)(dppe)]Cl(COD=1,5-环辛二烯;dppe=Ph_2PCH_2CH_2PPH_2)和CO存在下,甲烷与邻二氯苯之间的H/Cl交换反应,反应的活性物种是一个含羰基和dppe的铑配合物.在trans-PtHL_2X(L=PEt_3,P(n-Pr)_3,P(n-Bu)_3,PPh_3, X=Cl~-,Br~-,I~-,CN~-)配合物存在下的甲烷氧化氯化反应中,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与叔膦配体的供电性,圆锥角以及阴离子X配体的反位效应有关.此外,还考察了在含双氮螯合配体的铂配合物存在下,乙炔插入甲烷C-H键的反应,在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以碳酸镉为原料,分别与苯磺酸和对甲基苯磺酸反应生成[Cd(H_2O)_6](C_6H_5SO_3)_2(1)和[Cd(H_2O)_5](p-CH_3C_6H_4SO_3)_2·H_2O(2),产物均为无色结晶固体。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和X-ray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配合物1中Cd~(2+)与6个配位水中的氧原子配位。配合物2中Cd~(2+)与5个配位水中的氧原子和一个对甲苯磺酸基团中的氧原子配位,两种配合物均形成畸形的八面体空间构型。以1-氨甲酸酯基烷基-2-萘酚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苯磺酸镉和对甲基苯磺酸镉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咔咯锰(Ⅴ)氧配合物(MnVO corrole)与苯乙烯氧原子转移(oxygen atom transfer,OAT)反应途径和吸电子取代基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氧原子进攻苯乙烯中双键的β碳原子形成过渡态,结合内禀反应坐标法(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 ...  相似文献   

14.
亚碘酰苯作为氧原子转移试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Patton曾在PhIO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了〔η~5-C_5(CH_3)_5ReCONOPPh_3〕BF_4,指出PhIO可能氧化消除了一个羰基。但有关PhIO与金属羰基化合物反应的动力学研究未见报道。为了解其反应性质,我们对在PhIO存在下Cr(CO)_6的取代反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高压法制备HFe_2Co(CO)_9(μ_3-S),作为原料,经脱质子化作用,再分别与(PPh_3)_2Cu(NO_3)和PPh_3AuCl反应,将Ph_3Cu-或Ph_3Au-联接到原始簇合物的中心骨架上,使簇核扩大,得到了组成为(PPh_3)_2CuFe_2Co(CO)_(?)(μ_3-S)和(PPh_3)_3AuFe_2Co(CO)_(?)(μ_3-S)的化合物.文中对此两个新化合物进行了IR,UV,~1H和~(31)P NMR.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等性质表征,并对(PPh_3)_2CuFe_2Co(CO)_(?)(μ_3-S)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两个化合物具有类似的中心骨架,在Fe_2和Co原子三角形的上面和下面分别键联着Cu和S,或Au和S原子,构成了三角双锥结构.其中一个簇合物由二个三苯基膦和八个羰基配位,另一个则由三个三苯基膦和七个羰基配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形成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合成、特性和结构.由元素分析及谱学特性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HAuCl_4·2(C_6H_5)_3PO(1)和HAuCl_4·H_2O·4(C_6H_5)_3PO(2).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了两种单晶的结构.晶体(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组成化学式为[(Ph_3PO)_2H]·AuCl_4,其中存在有对称氢键.晶体(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组成化学式为(H_3O)·[AuCl_4]·4Ph_3PO,其中存在有分叉氢键.  相似文献   

17.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Ⅷ MoS42-的固相成簇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NH_4)_2MoS_4和(n-Bu)_4NBr之间以及(Ph_4P)_2MoS_4自身的两个固相成簇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气氛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Ph_4P]_2[Mo_3O_2S_9]、[(n-Bu)_4N]_2[Mo_2O_2S_6]、[(n-Bu)_4N]_2[Mo_2OS_7]和[(n-Bu)_4N]_2[Mo_3S_9]。并进行了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熔点和X—射线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8.
简单的锇起始物OsHCl(PPh_3)_3(1)或OsCl_2(PPh_3)_3(2)与3-氯-3-甲基-1-丁炔反应可分别得到锇的烯基卡拜配合物OsHCl_2(≡CCH=CMe_2)(PPh_3)_2(3)和OsCl_3(≡CCH=CMe_2)(PPh_3)_2(4).化合物3与二苯基(苯乙炔基)膦反应可转化为三个二苯基(苯乙炔基)膦配位的锇烯基卡宾配合物OsCl_2(=CHCH=CMe_2)(Ph_2PC≡CPh)_3(5),而化合物4与二苯基(苯乙炔基)膦反应得到膦配体取代产物OsCl_3(≡CCH=CMe_2)(Ph_2PC≡CPh)_2(6).二苯基(苯乙炔基)膦配体较弱的供电子能力及较小的空间位阻是促成化合物3发生锇上的原子氢配体到卡拜碳的1,2-迁移而转化为卡宾配合物5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加热条件下,发现氯化铵可以使季戊四醇单侧修饰的Anderson型铬钼酸盐发生结构变异,Anderson型多酸母体上的季戊四醇配体由正中心位置异构到非正中心位置(季戊四醇配体的一个烷氧基从取代多酸骨架中的μ_3-O桥氧原子异构为取代骨架中的μ_2-O桥氧原子),得到其χ同分异构体(NH_4)_3{χ-[Cr(OH)_3Mo_6O_(18)(OCH_2)_3CCH_2OH]},并通过电喷雾质谱ESI、红外光谱IR和单晶X射线衍射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晶体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53 68(4)nm,b=2.911 72(6)nm,c=1.124 70(7)nm,α=90°,β=117.45(6)°,γ=90°,Z=4,V=3.062 1(3)nm~3.  相似文献   

20.
在水溶液中,很多试剂,如浓硝酸,Cu~(++)/Py,Bi_2O_3/H~+,Fe(CN)_6~(3-)/OH~-等可将苯偶姻(Benzoin)氧化生成苯偶酰(Benzil),而在有机介质且中性条件下反应的例子不多。Ho曾报道,Ph_3P·Br_2在无水乙腈中能氧化苯偶姻制得苯偶酰,产率75~98%。Swern还使用过Me_2SO/(COCl)_2/CH_2Cl_2,产率64~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