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目前中学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可以克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智力;通过课堂设疑可以迅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课...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基于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的问题,问出精彩的教学路径.课前优化提问,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实现高效课堂;课堂引入提问,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进行问题的价值判断;概念教学提问,通过设疑释疑,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例题教学提问,由浅入深,逐步揭示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设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华 《数学通报》2002,(12):17-19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变“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为导学方式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有效提高课堂 45分钟效率 ,而设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 ,因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 .有了这种反射 ,思维就被激活 ,设疑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兴奋点 ,“水荡成涟漪 ,石击行灵光” ,设疑得体 ,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 ,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其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从设疑的方法、时…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解决问题”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是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学过程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衍锋 《中学数学》2012,(22):42-43
何谓"以大带小"式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几个探究性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以小问题来进行辅助的教学法."以大带小"式教学法是基于教案教学而进行的,对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具有积极作用.在"以大带小"式教学法中一般可按照导入迁移、设疑探究、合作总结、练习拓展几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形:看似不正确的解答,却"意外"得到正确的结果.其实,这种"偶然"通常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真理往往偏差一小步,就会滑向谬误",同样错误的偏差也会有滑向正确的可能,何况学生对问题的处理通常带有质朴的纯洁,是具有"原生态"的冲动,教学中若能因势利导、设疑、激励、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就会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使问题教学中蕴含的宝贵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唐绍友 《数学通报》2001,(12):15-17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代学者陆九渊又曰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因此 ,学贵有疑应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教学思想 ,也是创新教育观下的教学准则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 ,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 ,是创新的开始 .在教学实践中看到 :学生没有疑问 ,就难有新的见解 ;没有新的见解 ,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 ,以教师的讲课为准绳 ,就难有创新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 ,要让学生真正有学问 ,有创新能力 ,就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沿着“无疑 →有疑→无疑 →有疑 →………  相似文献   

8.
徐新 《中学数学》2012,(2):42-43
质:质问、询问、提问.疑:疑惑、疑问、问题.质疑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在数学教学中更是指学生的一种反思能力,是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提升.通过质疑能力的提升,形  相似文献   

9.
姚璐 《中学数学》2021,(3):27-28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问题,并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推动和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主动探究的有效载体.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引领教学,将数学学习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可以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广泛又活跃,满足学生数学学习关联性、批判性和深度性的要求,将浅性思考转化为深度设疑,从而把学生思维不断向深处推进,促进学生深度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是上海二期课改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学习概念,其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那种单纯地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开展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技能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探索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实施途径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 本文将高中数学中的开放题、探索题纳入研究性学习任务之中,并结合高考试题,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一些交流.2. 高中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途径2.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设疑、悬念、讨论等多种…  相似文献   

11.
科学创见始于提出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应营造有益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氛围,保证学生提出问题的环境条件.其次教师要重视问题,并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再者通过课堂上创设疑虑情境,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多采用探索性教学,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教学过程设计“疑难问题”等手段,不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探究—建构法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展学生探索性思维,实现心理结构不断自我调整的教学方式.其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探究—问题”指的是: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通过发散思维,引发出新的问题,而不是以某种结果告终.它的实质在于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调整认知结构和改进能力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问题—探究—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四块:要素分析、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教学按寻疑、示疑、探疑、析疑和留疑五个阶段进…  相似文献   

13.
创设问题情境引动学生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起源思 ,思起源疑” .数学教学中 ,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 ,那么 ,就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从而引动学生探究 ,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 .这一教学策略的本质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 ,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 ,造成“认知失调” ,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 ,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极具高效性和科学性的高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正在被广泛运用.该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1].在该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不再是知识的构筑师,而是承担起了引导的职责,通过设疑提问、引导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构筑过程.1 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原则1.1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导学互动模式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学起源思,思起源疑.”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发展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学习的桥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道的理想氛围.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问题情境设计关注不够、认识模糊,认为只有生活实例才是情境,似乎每节课都要实际情境引入,因而频频出现低效、无效、多余,乃至干扰学习的“假情境”.  相似文献   

16.
蒋建华 《数学通报》1990,(10):23-25
在解决有关复数问题时,一个常见而突出的矛盾:是否设出相关复数的代数形式或三角形式?或从整体考虑,不设而解.学生解题往往是动手就设,导致一设就繁,或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如何打破每解必没的思维定势?出路就在于在复数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周霞 《中学数学》2012,(14):25-2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问,也最能暴露出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其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一、营造质疑的氛围,勇于提出问题1.建立平等、和谐的、互进的课堂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实际教学经验中归纳"疑"的教学价值,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和"解疑"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导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进入高中后,许多同学还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导”和“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通过设疑引路、点拨启发等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隐含条件是题设信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形式,能否发现、发掘并利用好题目的隐含条件,常常成为能否顺利解题的关键因素.那么隐含条件到底身藏何处呢?本文拟就日常解题教学中所作做点归纳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