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与传统的煤转化工艺[1,2 ] 相比 ,煤的电化学加工工艺具有操作条件温和 (常压和较低温度 5 0℃~ 6 0℃可以很好进行 )、设备要求简单、经济成本低的优点 ,所得产品中既有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可作液态燃料 ,也有经济价值很高的氢气、腐殖酸等 ,并且在对煤进行转化的同时还可完成脱灰、脱硫。大量研究表明 ,煤电化学加工是煤加工领域的一条有良好前景的新途径。本研究在多种体系 (包括非水体系 ,碱性水性体系 ,酸性水性体系 )中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大同晋华宫煤进行了电化学氧化行为的探讨和研究 ,确定了煤电解氧化的反应条件 ,并对其工艺进行…  相似文献   

3.
4.
煤中氧的赋存形态是煤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煤炭加工转化(如煤的热解、直接加氢液化等)也需要确实详尽的煤中氧赋存形态的数据信息。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ray Photoelectron Speetroscopy,XPS)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最有效的元素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已在化学、物理、生物等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1974年,XPS分析方法首次用于煤的研究,近年来,XPS成为研究煤中硫和氮存在形态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学者在煤中无机矿物中碳、氧、硫的存在形态及XPS直接测定煤中有机硫等方面做过较多研究工作,但由于煤结构的复杂性、实验条件不尽相同以及煤中矿物的干扰等,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两种煤于温和条件下在次氯酸钠水溶液中进行降解,所得水溶液经酸化后,水溶物依次用乙醚、CS2、石油醚、乙酸乙酯和苯进行分级萃取,萃取物经重氮甲烷酯化后用GC/MS分析。结果发现氯代物、脂肪酸和芳酸是煤的NaOCl水溶液降解的典型化合物,不同极性溶剂分级萃取可以实现产物的初步族组分分离。通过该研究建立煤的次氯酸钠氧化反应混合物有效分离和分析的方法,为煤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煤及其干馏物氧化产品中苯羧酸的GC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煤及其干馏物氧化产品中苯羧酸的GC分析李福祥吕志平薛建伟秦梦庚(太原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关键词煤氧化,苯羧酸,重氮甲烷,酯化煤及其衍生物经碱氧气或高锰酸钾等氧化后的主要产品是水溶性的羧酸混合物,它是一种吸湿性的固体,具有黄色到近...  相似文献   

7.
介绍氧弹分解-原子荧光法测定煤中汞含量的研究进展。影响该方法主要因素为称样量、氧气浓度、吸收剂、还原剂、煤种以及灰分含量。分别综述了各个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可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该方法能够简单、经济、快速地测定煤中汞的含量,但是目前学者们对于该方法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吸收剂和还原剂的选择对汞回收率的影响;吸收剂在密闭氧弹中对汞的回收率及吸收时间的研究;氧弹废气中汞含量的测定;煤种和灰分含量对汞含量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表面接枝季铵盐型高分子材料抗菌过程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考察了一种表面接枝季铵盐型高分子材料对水溶液中大肠杆菌的抗菌过程特性,发现此材料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溶液中的大肠杆菌的活菌量.用菌体耗氧测定法与扫描电镜观察法研究了其抗菌过程.结果表明,其抗菌过程由吸附和杀灭两个步骤构成,其中吸附过程由纤维与大肠杆菌表面静电作用所控制,是一个快速过程,而杀灭过程则伴随着细胞壁在纤维表面的溶解,是一个慢过程.菌体耗氧测定法与扫描电镜观察法所获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并可广泛应用于研究抗菌纤维的抗菌作用机理及过程特性.  相似文献   

9.
用GC/MS分析研究大同原煤及氧化煤的甲醇/四氢呋喃萃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氧化对煤样萃取性能的影响,先将大同煤破碎到200目并在105 ℃干燥,然后在温和条件下用双氧水进行氧化。将原煤和氧化煤在超声辐射下用甲醇/四氢呋喃(THF)混合溶剂进行萃取,并用GC/M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在两种甲醇/THF配比下,氧化煤的萃取率均高于原煤;而且随着萃取剂中THF浓度的提高,萃取率增大;从GC/MS测定结果看,四种萃取物的组成各不相同,显示氧化和萃取剂中THF含量的变化均能改变萃取物的化学组成,但四种萃取物中检测出的化合物均以烃类为主。另外,煤粉通过与萃取物和溶剂形成胶体而悬浮于上层清夜中,因此,超声条件下对煤进行萃取时必须过滤。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煤的氧化、煤的岩相组成、以及复合添加剂对煤成浆性能的影响。实验指出,煤的自然氧化将大大降低煤浆煤浓度、增加煤浆实测粘度和目测流动度,但对煤浆结构沉淀性质改变不大;在煤灰分含量基本一致时,煤的岩相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半镜质组含量增加,丝质组含量减少,可综合提高煤浆性能;复合添加剂可使煤浆具有高煤浓度、低粘度、煤浆结构疏松、稳定性好易触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动力煤的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了挥发分从20%至40%的五种典型动力煤,结合常规分析和热失重技术得到了燃煤的燃烧热失重曲线、燃烧特征温度以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的燃烧图意味着不同的燃烧特性;燃烧特征温度(T_1+T_2)/2与煤的挥发分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五种煤的燃烧反应活化能大小顺序如下:淮北煤>青龙山煤>枣庄煤>淮南煤>柴里煤;燃烧反应可用相同的动力学模型不同的相应参数表示,dx/dτ=A·e ̄(-E/RT)·(1-x)。  相似文献   

12.
热重法研究煤燃烧添加剂的催化助燃效果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热重法研究了一种煤燃烧添加剂对南票煤和阜新矸石的催化助燃效果,结果表明,在煤样和矸石中加入添加剂后,都能加快燃烧速率,但对煤样的助燃效果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研究了该添加剂对石墨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发现添加剂降低了石墨燃烧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从而产生助燃效果;揭示了添加剂的助燃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反应条件对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以内蒙古红庙煤为研究对象,在温度450-650℃和氢氯压力2-5MPA的范围内,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各种因素包括传质作用对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化率和焦油收率随最终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和流速的升高而升高,随加速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煤和油页岩燃烧过程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装热重差热仪,对抚顺、茂名油页岩、黄县褐煤和大同烟煤进行了燃烧实验,考察了粒径、燃烧终温、样品种类等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样品粒径范围为2—8mm,升温速率范围为350—600℃/min,燃烧终温为750—900℃。结果表明,在不到2min的升温段,油页岩燃烧转化率可达90%以上,而煤仅为30—50%,其值与煤的挥发份分析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实验研究和模型分析两方面评述了目前研究燃煤烟气中汞的化学形态分布的各种分析方法 ,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同时指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实验研究中的汞形态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取样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两大类 ,EPA法 2 9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不同方法在总汞的测量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而在测量氧化物形态时存在一定偏差。取样分析法中对取样介质的选择吸收性和收集效率不确定性、分析物的回收效率等的研究是热点问题 ,而在线分析法是目前正在发展的新兴方向。虽然在煤燃烧过程中使用化学热力平衡模型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在目前缺乏动力学参数的条件下 ,它仍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在化学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发展化学动力学模型是模型分析方面一个主要的、新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煤颗粒燃烧的孔隙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实验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典型煤种燃烧时的颗粒孔隙过程。采用低温吸附法和电子显微图像计算机法测量了煤燃烧过程中的颗粒孔隙,获得了颗粒孔径分布和孔形分布等孔隙特性,建立了煤颗粒燃烧的微孔效应和亚微孔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17.
煤中钠在燃料初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煤中钠是影响增压流化床(PFBC)和整体煤气化(IGCC)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煤中钠分别在800℃和900℃以及富氧和贫氧两种气氛下燃烧初期的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钠在燃烧初期变化不大,钠的释放将主要发生在煤燃烧的后期。不同形态钠在燃烧初期的变化规律不同。随燃烧时间的增加水溶钠线性减小,盐酸溶钠线性增加。醋酸铵溶钠在燃烧初期总体表现为增加,不可溶钠则总体减少。研究显示,不同形态钠在燃烧初期存在转化,并主要表现咪水溶钠向盐酸溶钠的转化。温度和气氛对钠释放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煤种。  相似文献   

18.
煤中15种微量元素在燃烧产物中的分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建立了燃煤中15种向量元素在悄灰和底灰中含量分布的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以估算煤中微量元素在燃烧产物中的分配及传输通量。煤中非挥发性元素大部分存在于底灰和飞灰中,挥发性元素进入大气的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煤及煤焦微观结构特征与气化反应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煤化度煤及煤焦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焦具有丰富的分支孔系统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较多对气化有催化作用的可交换阳离子。无烟煤焦分支孔贫乏,比表面积很小。煤焦的总孔容、比表面积和芳核大小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煤化度煤焦气化反应性差异很大,脱矿物质后煤焦反应性差异显著减小,但是脱矿物质前后煤焦的反应性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