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铝阳极氧化多孔膜层的界面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旷亚非  王玲  胡飞 《电化学》1998,4(2):164-169
采用电渗方法研究了经硫酸溶液氧化并利用逆向电解方法剥离后的铝阳极氧化多孔膜层的ζ电位与溶液pH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多孔膜层在1.0×10-2mol/LKCl溶液中的pH等电点(pHIEP)=9.20,2.00<pH<9.20,ζ>0,多孔膜荷正电;9.20<pH<11.00,ζ<0,多孔膜荷负电.  相似文献   

2.
旷亚非  王玲 《电化学》1998,4(3):293-297
采用电渗法研究了电解质溶液组分对铝阳极氧化多孔膜层界面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膜分别经含F^-,PO^3-4,SiO^2-3或单宁酸溶液浸泡处理后,膜在0.01mol/LKCl溶液中等电点由原来的pHIEP=9.20分别移至pHIEP=3.40,4.30,3.30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3.
尤慧艳  郭明  张丽华  张维冰  张玉奎 《色谱》2007,25(3):435-436
自制了同柱双电渗泵和异柱双电渗泵,考察了这两种填充型双电渗泵的泵流速及流量与驱动电压的关系,并将其与填充型单电渗泵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其优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流体驱动智能电动控制仪作为电渗驱动控制源,结合电流跟踪法测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芯片的电渗流,讨论了PMMA形成电渗的机理,给出了PMMA芯片通道电场强度与电渗速度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电渗泵中压强产生原理的讨论, 对新兴的复杂串、并联电渗泵系统的流体输液特征加以研究. 在多级串联电渗泵系统中, 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来提高泵系统产生的压强, 但是单一流路的输液能力有限. 而在多级并联电渗泵系统中, 输液量也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得到提高. 在这一体系中, 尽管输液量的叠加有利于其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应用, 但是因Joule热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电渗流速度线性关系的偏离也使得其线性范围变小, 不利于操作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电泳中影响径向电场控制电渗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英  陈义 《色谱》1999,17(6):525-528
利用自制的二维电场毛细管电泳系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径向电场控制电渗能力的影响,发现缓冲液的pH值、浓度、种类以及管壁表面状态、管径等对电渗的电场调控有关键性的影响。有趣的是,添加剂不影响电场的调控能力,而杯芳烃涂层毛细管却能提高电渗对径向电场的响应能力。利用这种涂层效应有可能实现较高pH值下电渗的电场调控。  相似文献   

7.
谭峰  杨丙成  关亚风 《分析化学》2006,34(2):280-282
设计了一种小型低压电渗泵。该泵主要由直流电源、填充电渗柱、铂电极和压力传感器等构成。电渗柱的内部尺寸为6×12 mm,柱内填充45μm的多孔硅胶。工作时,泵头直接浸入被输送的液体中进行输液。研究了电压和电流对输出压强和流量的影响:压强和电压及电流均成良好的线性;而在250 V以上,流量增加变快,明显偏离线性。对去离子水和0.5 mmol/L的KC l溶液,该泵可产生0~1.6 atm的输出压力和每分钟几μL至几百μL的输出流量。该泵结构简单,可以不间断输液一星期以上,能用于微流控分析、流动注射分析及微反应输液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用于电渗控制的新型毛细管电泳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英  陈义 《分析化学》1998,26(4):373-377
提出了一种可利用径向电场控制电渗的新型毛细管电泳装置,着重讨论了其工作原理,电渗控制方法及相关结果。该装置不仅能方便地实现电渗的电场控制,而且通过略加改进,还能与商品仪器兼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制备丙烯酸酯类整体柱电渗泵,在nL/s~μL/s级流量范围内,考察了操作电压、有机调节剂浓度、盐浓度、pH值等对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17 kV范围内,操作电压与流量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1;当选择乙腈(0.55~0.8 mmol/L浓度范围)与MES缓冲溶液混合作为输运溶液时,电渗泵流量随有机调节剂浓度增加而呈减小趋势,且当盐浓度在0.5~2.0 mmol/L范围内逐渐增加时,电渗泵流量逐渐减小;pH值在3~9时,电渗泵流量基本不变.结果表明, 丙烯酸酯类整体柱电渗泵较ODS柱电渗泵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电渗是多孔性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利用它可以测定多孔性物质的ξ电位,现有的实验装置较多,但较复杂,普及较难。为此,笔者设计了三种简易电渗装置,用于教学实验,效果较为满意。现分述如下: 1.演示用的电渗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电渗仪可测定多孔性物质的ζ电位,进而研究其相关性质。虽然现有的电渗装置较多,但因结构复杂、不易加工,或虽制作简单,又存在着排气困难或胶接处易溶胀漏液等问题,使得电渗实验不易普及。本文介绍一种既适用于教学,又适用于科学研究,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2.
电渗泵中电渗流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渗泵是利用载流的电渗驱动原理,结合电色谱(EC)、毛细管电泳(CE)、液相色谱柱技术制作的输液微泵,是新颖的流体和样品输送技术。电渗泵中电渗流(EOF)控制方法与EC和CE等文献中的电渗流控制方法是相同的。本文对EC和CE等文献中有关EOF控制方法作了总结,并对电渗泵的研究现状和应用作一些前瞻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单级高压微流量电渗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令新  关亚风 《分析化学》2003,31(7):886-889
设计了一种高压微流量电渗泵。泵体主要由高压电源、电渗柱、毛细通道、导电空心电极以及气泡去除器、压力传感器等构成。单级电渗泵可以给出0~20MPa范围的输出压力和nL~μL级输出流量。输出压强和输出流量取决于电压、填充柱阻力和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14.
对于毛细管等速电泳中的电渗,前人已有研究。但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中电渗对分离效率的影响仍有待探讨。本工作测量了在内径0.5及0.3mm毛细管中的电渗流,试验了不同电解质浓度,不同温度和不同pH等条件,由电渗流计算的Zeta电位为-15至-35mV.提高浓度,降低pH或温度可以抑制电渗。加入0.2%HPMC则使电渗为零。在一般的优化条件下(浓度≥0.05M,加有0.2%以上的添加剂),毛细管区带电泳电渗是微不足道的,在大孔径(0.5mm内径)毛细管中尤其如此。因此,进行电泳效率的理论分析时,忽略电渗是可以允许的,这将使数学处理简化。  相似文献   

15.
多次电渗展开在平面电色谱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朝晖  王东援  崔永泉  姜洋 《色谱》2009,27(1):120-123
尝试建立一种新的平面电色谱展开方式多次电渗展开。其特征是:在第一次电渗展开结束后,重新湿润薄层板的干燥部位,再通电展开。这种操作可以重复多次直到斑点分离完全。反复探索发现:采用省略封尾步骤的反相C-18烧结板可以革除流动相中的缓冲盐,使多次电渗展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它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电渗是影响HPCE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抑制电渗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是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石英毛细管在高压电场中的电渗性能进行了多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优化实验条件可以改变电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两台填充型电渗泵,利用双模对接高压电源可以产生0~60kV超高压,通过提高操作电压,增加了泵系统产生的流量,给出了电渗泵在高电压范围内电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电压与流量在高压范围内仍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6。同时,通过条件优化,克服了焦耳热,使电渗泵在高电压范围内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刘震  邹汉法  叶明亮  倪坚毅  张玉奎 《色谱》1999,17(2):147-152
以电渗淌度、胶束电泳淌度和淌度比这3个参数为考察对象,研究了毛细管温度、缓冲溶液种类和浓度对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的迁移时间窗口的影响。电渗淌度和胶束电泳淌度均随毛细管温度的升高线性的增加,粘度是这一影响中的主要因素。理论上证明了管壁表面的局部粘度与主体粘度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电渗淌度和胶束电泳淌度的变化幅度不同。降低温度可以扩展迁移时间窗口,虽然扩展幅度较小,但在商品化仪器上易于实现。推导出能统一描述电渗淌度和胶束电泳淌度与缓冲溶液浓度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外电场(简称电场)作用下水化聚全氟磺酸钾膜中水分子的电渗迁移运动,并分析探讨膜的结构与水分子的电渗迁移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无外加电场时水分子和K+的速度都服从麦克斯韦分布;施加适当电场时,水分子和K+在垂直电场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仍服从麦克斯韦分布,但平行电场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则服从峰值漂移的麦克斯韦分布.并且,峰值漂移速度可作为水分子和K+的平均迁移速度的近似值,从而计算得到水分子的电渗系数.结果还显示,K+第一配位层内平均含有约4.04个水分子,它们的平均迁移速度只有K+的57%.这部分水分子贡献的电渗迁移系数为总电渗迁移系数(2.97)的77%.  相似文献   

20.
王蕾  何友昭  王晓葵  邓宁  付国妮  高勇 《分析化学》2006,34(10):1426-1428
建立了一种基于增压电渗泵驱动、整体柱分离和紫外检测相结合的电动流动分析系统。研究了载流溶液中甲醇的体积分数对电渗泵空载流量、输出压强、移动相流量和分离度的影响。在4950V的外加电压下,以含0.5mmol/L六亚甲基四胺的45%甲醇溶液为泵载流,电渗泵的流量和输出压强分别为0.58mL/min和0.79MPa,以泵载流为流动相,该系统对苯和萘进行了反相色谱分离。电动流动分析系统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对苯和萘的分离结果表明,电动流动分析系统可用于样品的色谱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