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胎儿气管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4~10月龄胎儿气管作横切片,经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粘膜上皮的类型、透明软骨细胞和腺泡的发育.结果发现:(1)4~6月龄胎儿的气管粘膜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8~10月龄胎儿的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随着胎龄的增长,软骨细胞的体积增大,短径增大较快;细胞密度减少;腺泡数量增加.这些变化在7~8月龄间发生较快.  相似文献   

2.
国人胎儿肾上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将生后1~57d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17组昆明种正常小鼠睾丸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小鼠生后初期睾丸曲细精管中只有支持细胞和原始生精细胞;至生后8d时出现B型精原细胞;15d时出现初级精母细胞;23d时出现次级精母细胞及少量圆形精子细胞,此后圆形精子细胞逐渐增多;30d时圆形精子细胞发生变态;36d时大量精子开始稳定出现于曲细精管管腔中,并延续至此后各期。这意味着小鼠生精细胞在出生后经过一个相对连续的发育分化过程,至生后约36d发育成熟。这为细化小鼠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提供了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4.
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按照其生理结构特征将其发育过程分为6个阶段.卵膜在卵母细胞发育Ш时相形成,包括鞘膜、放射膜和卵黄膜.结果还讨论了鳜鱼卵黄颗粒的发生以及与卵膜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PAP法研究人胚胎脊髓SP和ENK的分布和发育,收集死亡人胚胎37例,胚龄(受精龄)最小5周,胎龄最大40周。结果最早于第5周在原始脊髓翼板(alar lamina)的后份发现两种肽;灰质前角和灰质中间带最早见于第10周;缘层(marginal layar)白质前外侧索两种免疫反应首先可见于第6周;而后外侧索两种不同肽的最早出现,时间稍有差异,SP样反应见于第5周,ENK样反应则见于第6周。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胚胎期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产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南移至华南地区后胚胎发育期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首次探讨了中国林蛙的性别分化模式.结果证明变迁后的环境对中国林蛙胚胎期的生殖腺发育没有造成不良结果.此结果不但丰富了发育生物学的内容,也为林蛙的南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胎儿皮肤肥大细胞发育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体视学方法,对海口地区35例不同胎龄的人工引产胎儿及死胎皮肤标本进行肥大细胞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胎儿真皮中肥大细胞的体密度(Vv)和数密度(Nv)随着胎儿的发育而增加,体密度的变化较数密度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
乌鳢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乌鳢卵巢的成熟时间,卵巢黄发生过程中液泡、油球、卵黄的形成时间及位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卵黄发生过程中具有3种内含物:液泡、油球和卵黄粒。液泡最先从质膜边缘细胞质产生;在初积脂肪时相,油球从核周围开始形成;卵母胞发育到初积卵黄时相时,卵黄粒开始出现在核周围的油球之间。乌鳢产卵期为5-7月份,最小性成熟鱼全长约为35cm,体重约为400g.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顺行溃变法对猫皮质脊髓束在脊髓内投射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用电解损毁皮质2~5d后,电镜下发现颈髓内皮质脊髓束纤维终末存在三种溃变形式:即电子致密型、神经微丝型和电子透明型,以电子致密型最为多见.溃变的纤维终末较粗大,主要含有大量密集的圆形突触小泡.主要形成不对称型的轴——树突触、轴——体突触、树——轴——树系列突触,并参与形成以树突为中心的突触复合体  相似文献   

11.
以鲶卵巢为材料,研究了卵巢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形态结构特点。鲶卵巢的发育划分为6期,其卵母细胞相应地划分为6个时相,第一时相的卵母细胞呈原始分化状态,细胞外具一层细胞质膜,第二时相卵母细胞外不仅具质膜,而且还有滤泡膜和结缔组织膜。第三和第四时相的卵母细胞分化明显,由散在的卵黄沉积逐渐形成大的卵黄颗粒。第四时相卵母细胞具有漏斗状的精孔及椭圆形的精孔细胞。第五时相和第六时相分别为卵子形成和退化吸收时相。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脊髓灰质神经细胞构筑、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神经出椎管的部位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动物麻醉致死,灌流固定,解剖观察,冰冻切片,中性红染色,光镜观察.结果:①脊髓灰质腹角由大、中、小三种多突起神经元构成.其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分别为20μm、11μm和8μm左右;不同脊髓节段中腹角的神经元构成数量和类型不同.脊髓灰质的背角神经元胞体直径多在8μm左右;不同脊髓节段的背角神经元构成在形态和数量上也不同.在2~6脊髓节段偶见中间带神经元,其胞体直径在7μm左右.②对脊髓节段的长度、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神经出椎管的部位及形态、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的粗细进行了观察.结论:中华大蟾蜍脊神经形态和脊髓灰质神经细胞构筑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卵巢的组织学和形态特征分析,虎纹捕鸟蛛的卵巢为若干由生殖上皮向卵巢腔内突起的卵巢小体构成.在卵细胞发育过程中,一直有滋养细胞形成的托柄向其供应养分.卵巢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卵期和恢复期.在生殖季节里可多次产卵,为多次产卵类型.卵巢的大小重量与蛛体重量成正相关,而成熟的蜘蛛性腺指数仅随卵细胞的发育而变化,不随蛛体大小改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8头初生公奶牛犊的颈胸段各节脊髓,研究了脊髓灰质的分层。脊髓横切片的厚度为80μm,50μm,40μm和20μm,以3mm厚的脊髓块切片前用甲苯胺蓝或焦油紫、硫堇、亚甲蓝、甲苯胺蓝混合液进行块染,使细胞体着色。部分切片用Weil氏法对髓鞘染色。研究发现奶牛颈胸段脊髓灰质分层基本上类似于猫,但在各层的范围、形态及结构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银环蛇的卵巢在冬眠前、冬眠中及醒眠后,其外形及卵泡均有明显地变化。冬眠中生长卵泡在缓慢发育,5月底成熟卵泡已经地与卵巢分离,排卵后,卵巢的重量达到生殖周期的最低工水平。10月至次年5月份,在输卵管内发现有活的精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2~36周28例胎儿肾上腺的组织结构进行光镜下观察、测量、显微照相。结果表明,胎儿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发育不同步。12~36周永久皮质厚度的发育曲线比较平稳,随胎龄增长的变化不明显;临时皮质的厚度随胎龄增长变化明显,其发育曲线呈山峰形,最高点在24周;髓质在12~36周发育尚未完成。在皮质区可见有嗜铬细胞群混杂分布,有向深层迁移现象。19~36周髓质的发育曲线随胎龄增长而直线上升。嗜铬细胞直径随胎龄的增加而增长,其个数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三疣梭子蟹幼体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三疣梭子蟹的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前后肠起源于外胚层,腔内有角质衬里,中肠起源 内胚层,腔内玩角质层,消化管壁均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有肠包括口腔、食道和胃,食道壁内褶形成食道嵴的折叠程度以及食道放射肌的排列随幼体发育而增加。胃的结构复杂,其内的角质层特民前部的胃磨徨部的腺滤器。胃磨、腺滤器、贲门胃和幽门胃之间的比例以及贲门-幽门瓣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变化明显。中肠的前端背面有一对前盲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鲵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大鲵皮肤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1)中国大鲵皮肤存在着丰富的皮肤呼吸结构。(2)中国大鲵皮肤上的疣瘤在头部的背面及腹面构成特定图形,这是其特有的。(3)同爬行类的鳄蜥相比较,中国大鲵皮肤结构仍呈以水生为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的组织培养及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激素种类和浓度成功地从带腋芽的茎段诱导了丛芽.实验表明:2~4mg·L~(-1)BA(6-苄基氨基嘌呤),0.05mg·L~(-1)NAA(萘乙酸)是诱导丛芽所必需的,BA与KT(6-糠基嘌呤)合用效果最佳。对丛芽发生、发展的组织学观察表明丛芽来自叶腋基部的分生组织细胞、丛芽基部的愈伤组织、丛芽新生叶片表层恢复分生能力的叶肉细胞.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与栽培植株相等,2n=22,但亦偶有三倍体和四倍体.大量增殖丛芽形成的封顶芽,可通过降低培养基的无机盐、BA和蔗糖浓度,加入0.1~1mg·L~(-1)GA_3(赤霉素),并暗培养1周促进节间伸长.  相似文献   

20.
取具有典型鳃 症状的中华鳖病材之肝,肠,肺,脾,肾等组织数块,Zenker’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封固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