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原理、器件结构、电致发光材料。介绍了目前研究状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薄层与激基复合物发光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磷光与荧光混合的高效率暖白光OLEDs.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5.4 cd/A和8.6%.当发光亮度从120 cd/m~2升高至12 010 cd/~2,其发光颜色的色坐标从(0.481,0.486)变化为(0.450,0.485),色温从2 941 K变化为3 357 K,均为暖白光发射,该实验方法为实现高性能的WOLEDs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电致发光材料酚基-吡啶硼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一种新型硼配合物蓝光电致发光材料(酚基吡啶氟化硼PPBF2, PP: 2-(2-酚基吡啶)). 配合物PPBF2在溶液和固态下均显示强的蓝色荧光(440 nm). 用PPBF2作发光层电发光器件, 依靠不同器件结构能显示不同颜色的发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基于平面异质结和体异质结的激基复合物发光二极管,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器件电致发光的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在温度较高时,两种不同的异质结器件的MEL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在低温下(100 K)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化规律.即:在体异质结器件中,器件的MEL曲线始终未呈现出高场下降的现象;而在平面异质结器件中,当温度降为100 K时,其MEL曲线开始出现高场下降的现象,且温度越低,外加偏压越大,下降越明显.本文通过对两类器件的结构和能级排布分析,得出:平面异质结附近容易聚集大量的三重态激基复合物,从而易发生三重态的湮灭过程,在外加磁场下MEL表现出高场下降;而对于体异质结器件,由于形成的三重态激基复合物浓度较小,故难以发生三重态的湮灭过程.本文通过对激基复合物器件发光磁效应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激基复合物器件中激发态演化的微观机制,并对提高其发光效率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系统地研究了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1—C5H9C9H6)2Sm(THF)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MMA的聚合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以甲苯为溶剂的催化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极性溶剂THF,聚合活性有显著的提高,温度降低MMA的转化率增加,所得PMMA的分子量升高,分子量分布变窄,几种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都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其活性次序为:(1—PhCH2C9H6)2Sm(THF)2<(1—C5H9C9H6)2Yb(THF)2<(1—C5H9C9H6)2Sm(THF)<(1—C2H5C9H6)2Sm(THF)2。中性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所得聚合物主要为间同立构的PMMA,而由离子型的二价稀土配合物KSm(1—C5H9C9H6)3(THF)3所得到的为无规立构PMMA。  相似文献   

6.
对1 ,3 - 二咔唑基丙烷(1 ,3 - DCZP) 在光激发下与电子受体化合物1 , 4 - 二氰基苯(1 ,4 -DNB) 形成三元激基复合物的光物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1 , 4 - DNB 对高浓度的1 , 3- DCZP荧光猝灭时, 随着猝灭剂浓度的增加, 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分子形成了[DDA]* 型(2个1 , 3 - DCZP分子和一个1 , 4 - DNB分子) 的三分子激基复合物; 当1 , 4 - DNB 对低浓度的1 , 3 - DCZP荧光猝灭时形成了[(DD)A] * 型(1 个1 , 3 - DCZP分子具有2 个电子给体基因, 与1 个1 , 4 - DNB分子) 的三元激基复合物.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三种稀土酪氨酸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确定了所得配合物的组成,其通式为Ln(Tyr)mCl_3·nH_2o(Ln=Pr,m=1.5,n=4;Ln=Dy,·m=2,n=5;Ln=Y,m=2,n=6;Tyr=Tyrosine)。研究了它们的分解机理,求得了它们各分解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和脱水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二苯甲酰丙酮(DBM),三氟噻吩丙酮(TTA)为第一配体,以4,4′-二甲酸正丁酯-2,2′-联吡啶(dctbpy),合成了两种铕的三元配合物Eu(DBM)3dctbpy,Eu(TTA)3dctbpy,以铕配合物掺杂在PVK中所构成的膜作为发光层,以ITO为阳极,Mg:Ag合金为阴极,AlQ为电子传输层,BCP为空穴阻挡层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实现了铕的特征红色荧光发射,,测定了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讨论了此掺杂体系中能量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稀土研究领域的活跃课题——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状况,并对此类配合物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由茚与1,3-三溴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相转移催化反应,制备了未见报道的螯合配体3,3、-三亚甲基二茚,利用3,3、-三亚甲基二茚基二钠与二碘化钐(或二碘化镱)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二价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持谱等鉴定,确定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以药物恩诺沙星(ENRO)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的稀土铽药物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法初步表征配合物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配体与稀土铽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生成了新的稀土配合物;配合物荧光光谱中显示出铽离子的4个特征峰,发出绿色荧光,荧光性较好;发射光谱中存在较强配体峰,说明能量传递不完全.  相似文献   

13.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研究.叙述了近几十年来配合物发光研究的新进展及在科技中的应用.对该领域中最新的共荣光效应和大环配体的研究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稀土-氨基葡萄糖-咖啡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咖啡酸为配体,用水与甲醇按3:1体积比的混合液作溶剂,合成了La(Ⅲ)与Sm(Ⅲ)的三元稀土配合物。由元素分析得三元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a2(C6H13NO5)(C6H7O4)4Cl2和Sm2(C6H13NO5)(C9H7O4)4Cl2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其配位情况,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和咖啡酸同时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15.
在溶剂热条件下,一种新的稀土-碱土金属异核配合物{[Pr2(oda)6Mg2][Mg(H2O)6]·6H2O}n (1)(H2oda=oxydiacetic acid)被成功合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对该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 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立方晶系,Fd3ˉc空间群,晶胞参数:a=b=c=2.5967(3)nm,α=β=γ=90°,V=1.7509(4) nm3,可观测衍射点数总数为36371,独立衍射点数为840,R(int)值为0.0632,Z=8,R1=0.0262,wR2=0.0731. CCDC号为:757812.有趣的是该配合物是由两种类型的孔洞构成的离子型框架结构,两种类型孔洞分别被水合镁离子及自由水分子填充.  相似文献   

16.
首次合成了镧(La)、镨(Pr)、钕(Nd)、钐(Sm)、钆(Gd)的果糖-高氯酸固体配合物以及La,Pr,Nd,Sm,Gd和Eu(铕)的硼酸-果糖配合物.利用化学分析,IR,1HNMR,UV和热谱等物理化学手段对这两系列共11个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情况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果糖-高氯酸配合物的组成为:RE3(C6H11O6)5(OH)2(ClO4)23H2O(RE=La,Pr,Nd,Sm,Gd);稀土-果糖-硼酸配合物的组成为:RE(C6H12O8B)2Cl2CH3OH,(RE=La,Pr,Nd,Sm,Eu,Gd).  相似文献   

17.
稀土硝酸盐与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La(NO3)3·4Im·2HNO3·H2O,Nd(NO3)3·4Im·HNO3·H2O,Eu(NO3)3·3Im·HNO3·H2O三种新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溶解性,用EDTA容量法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通过红外、紫外及X-射线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1:4摩尔比在水中制得了中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固体配合物,经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谱及X光粉衍射等方法,确定配合物通式 为Ln(No3)3(Gly)4(Ln=Sm.Eu,Gd.Tb.Dy.Er;Gly=Glycine),并对所制配合物某些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用三藏基稀土络合物在等摩尔的二吡啶胺在四氢呋喃溶剂中于室温下反应,合成了四个对空气和湿气敏感的未见报道的二吡啶胺基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等鉴定,确定它们的组成为Cp2Ln9DPA)THF。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合成的九种稀土硝酸盐与精氨酸的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其组成为RE(NO3)3(Arg)2.4H2O(RE=la,Nd,Sm,Eu,Gd,Tb,Dy,Tm,Y)。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推测配体是通过羧基进行与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