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行 《物理》2012,41(7):436-450
王竹溪先生是享誉国际的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他是我国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从抗日战火纷飞的1938年回国直至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王竹溪先生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物理教育和研究事业,他培养的一代又一代学生为我国的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教育事业创立了丰功伟绩;他的学术名著《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导论》、《特殊函数概论》(与郭敦仁合著)至今仍为后学者释疑解惑;他为我国物理学期刊建设、物理学名词标准化所付出的宝贵心血依然浇灌着我国的物理出版物,令人长久铭记.2011年12月31日,我国物理学界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了"王竹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王先生的多代弟子纷纷发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高度赞扬了王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道德人品,表达了对先生的无限怀念之情.为纪念王竹溪先生对中国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不朽功绩和继承他正直无私、献身科学的高贵品质,我们特邀请部分发言者及其他学者撰写纪念文章,以王竹溪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题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李荫远 《物理》2012,41(7):450-452
在此文中,我只闲话家常式地写出我和恩师王竹溪先生的交往.至于先生学风的严谨、多方面的长才和高尚的人格无须我来多说了.  相似文献   

3.
怀念我的师长王竹溪先生和胡宁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56年进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的.这一年开学时,适逢国家高等教育部审定颁布《综合大学物理专业教学大纲》.那是一个全面推行“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并且普遍把这一口号理解为“凡是苏联经验必定先进,必须学习”的时代.在这一份当时被认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大纲里,几乎所有各门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列出的主要参考书(许多课程是全部参考书),都是苏联教科书的译本.仅有的两个例外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课程的主要参考书是王竹溪先生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导论》,“电动力学”课程的主要参考书是胡宁先生的《电动力学讲义》.  相似文献   

4.
曹则贤 《物理》2012,41(7):460-461
三国时,蜀将邓艾欲取成都,合众军士裹毡翻过摩天岭,见道旁石碑有诸葛武侯亲题字两行,已预知当日之事.邓艾叩头拜碑曰:"武侯乃神人也,吾恨不得以师事之.""恨不能师事之"自此成为后人对前辈高人的赞语.就中国物理学界论,王竹溪先生当得此誉.先生1983年辞世,当时杨振宁教授唁电称“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竹溪师的影响……”,李政道教授唁电则直言“中国失去了一位良师”,诚不算过誉.  相似文献   

5.
刘寄星 《物理》2012,41(12):821-822
2003年,我在《物理》发表了一篇文章,纪念我国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先生和生物学家汤佩松先生合作提出植物水势概念的历史功绩,文章的标题是《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该文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刊登在2003年《物理》第32卷的第6期403—409页和第7期的477—483页.承读者和编辑部厚爱,这篇文章2005年经推荐曾获得第二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并被一本书(杨舰、戴吾三编,《清华大  相似文献   

6.
1953~1958年,我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学生,王竹溪先生给我们讲授热力学课程。王竹溪先生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是著名物理学家福勒的研究生,1935~1938年在英国学习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他的工作以精确、严格、准确著称。1955年他多年撰写的教科书《热力学》出版,这是中国唯一的高水平的大学  相似文献   

7.
 一、第一次见到闻名已久的前辈吴老的年龄是很容易记的,即和电子同一年诞生——1897年.至于我,却比吴老足足小了三十岁.在科学工作上,十年的差别就是新的一代.三十年就是三代人的差别.我的老师,如余瑞璜教授,王竹溪教授,钱三强教授,彭桓武教授,都是吴老的及门弟子.我在清华园学习的时候,吴老已去了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吴老的著名的讲授——《近代物理》,就没有能赶上.所以,做为“隔传”弟子的后学者,实在是离吴老太远了!然而,吴老以其特有的对后辈的热忱,使我仍有机会亲聆吴老的教导.  相似文献   

8.
沈乃潋 《物理》2012,41(7):457-460
1对计量学和基本常数研究工作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王竹溪先生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计量院)的特聘顾问,也是计量院热工处的顾问,这是因为王竹溪先生是热力学和温度方面的专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计量院正在建立各方面的基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温度的国际68温标(IPTS-68).IPTS-68定义的固定点为:液氧(90.2—54.4K)、液氩(87.4—83.8K)、液氮(77.3—63.1K)、液氖(27.1—24.6K)、平衡氢(20.3—13.8K)等.IPTS-68温标技术鉴定会由王竹溪先生任主任委员,阎守胜先生任副主任委员.这个温标一直使用到1990年,由国际90温标(IPTS-90)代替.  相似文献   

9.
《物理》2008,37(9)
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校友会成立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三本人物图书,它们是:《名师风范——忆黄昆》、《胡宁传》和《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  相似文献   

10.
《物理》2008,37(11):828-828
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校友会成立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三本人物图书,它们是:《名师风范——忆黄昆》、《胡宁传》和《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  相似文献   

11.
《物理》2008,37(6):471
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校友会成立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三本人物图书,它们是:《名师风范——忆黄昆》、《胡宁传》和《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一个物理学家的人文功底可以有多深?王竹溪先生的身体力行为今天的科学工作者做出了楷模. 在大多数科学工作者的眼中,已故学者王竹溪.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物理》杂志编辑同志:最近接到来信,问及大小数命名法问题.现将1962年11月物理学会的建议抄录于下,请刊登为荷.王竹溪1977年8月5日  相似文献   

14.
《物理》2011,(2):133
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校友会成立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三本人物图书,它们是:《名师风范--忆黄昆》、《胡宁传》和《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书名】名  相似文献   

15.
我跟王竹溪先生做学生,直接接受先生严谨学风的熏陶,是从聆听先生讲授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这两门课开始的.先生授课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分析深入,发人深思.记得先生证明一个定理,一步一步证毕之后,接着又回头指出,虽然大家都这么讲,但实际上有两处并不严格,而它们的作用恰好抵消了,所以结果还对.严格的证明太繁,不可能在课堂上讲.先生治学的严谨,就贯穿在这细致讲解的始终.若干年后我也做了教书的先生,才知道有些重要定理不能在一两个小时内给学生讲清楚,在课堂上甚至教科书中打折扣的事并不希奇,而要像先生这样一板一眼指点给学生,则非有一丝…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竹溪先生,已离去我们十年了.在王竹溪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谨以这篇短文,向他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王竹溪于1911年6月7日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6岁时赴上海求学,1929年夏在上海麦伦中学高中毕业,并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深得系主任叶企孙先生的赏识.1933年夏,他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该校研究院的研究生(1935年毕业).  相似文献   

17.
何祚庥 《物理》2012,41(7):453-455
今天来了不少老师、同学,当然也还有年轻的后辈,大家共同纪念王竹溪先生诞辰100周年.在会上发了一本王正行先生写得甚好的纪念王先生的一本小册子:《严谨与简洁之美》.精读一下,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8.
《物理》2008,37(10)
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校友会成立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三本人物图书,它们是:《名师风范——忆黄昆》、《胡宁传》和《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  相似文献   

19.
黄祖洽 《物理》2012,41(7):452-453
我是1944年在昆明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物理系的,从大学二年级认识王竹溪先生之后,一直受到他的关心和指导,值此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就我记忆所及,将王先生帮助和指导我的几件事写出来,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20.
刘寄星 《物理》2003,32(6):403-409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物学家汤佩松先生和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先生42年前在植物生理学方面作出的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贡献.他们于1941年先于西方科学家二十多年提出解释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的热力学理论,首先引入了水势概念.然而这项贡献一直被埋没四十多年才得到承认.文章分析了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工作的内容、历史地位及其产生的背景,讨论了其在国内外的遭遇的原因及今日应当从中记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