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2年6~7月,通过对江西吉安市安福县铁丝岭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总共观察到507只鸟类个体,隶属于10目,25科,52种。其中雀形目和鹳形目鸟类在个体数量和种类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树麻雀和池鹭为其中的绝对优势种。在居留型组成上,留鸟无论在个体数量分布还是种数分布都占最高比例,分别占据全部鸟类的69%和81%。铁丝岭地区鸟类群多多样性指数为3.27,均匀性指数为0.83。在调查的五个鸟类生境中,常绿阔叶林鸟类群落多样性最高,为2.79,而水库群落的均匀性指数最高,达到0.94。另外,随着海拔的升高,鸟类种类和数量都表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总之,栖息地生境生产力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生境鸟类分布的特点,而栖息地的相似性则决定了鸟类群落组成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通过对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居山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总共观察到41种鸟类,隶属于5目、21科。其中雀形目鸟类在个体数量和种类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白头鹎是其中的绝对优势种。在居留型组成上,留鸟无论在个体数量还是种数上都占最高比例,分别占据全部鸟类的94.4%和88.0%。云居山地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93,均匀性指数为0.79。在调查的四种鸟类生境中,针叶林群落鸟类多样性最高,为2.63,而灌丛群落的均匀性指数最高,达到0.87。分析结果表明栖息地生产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生境鸟类分布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的相似性则决定了鸟类群落组成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3.
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8月,对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57种491只鸟类,隶属于9目、26科。其中雀形目鸟类在个体数量和种类上都占据了优势地位,金腰燕是其中的优势种。在居留型组成上,留鸟无论在个体数量还是种数上都占最高比例,分别为64.0%和78.9%。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15,均匀性指数为0.78。在调查的七种鸟类生境中,阔叶林群落鸟类多样性最高,为2.67,而溪流水域群落的均匀性指数最高,达到0.94。分析结果表明,栖息地生产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生境鸟类分布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的相似性则决定了鸟类群落组成的相似程度。此外,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都很低(<60%),具有明显的差异。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潜在蒸散量是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本文以阿克苏地区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近60a的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多年的潜在蒸散量(ET_0),分析其时空分布及演变趋势,并基于相关分析法研究各气候因子与ET_0的相关关系及对ET_0影响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潜在蒸散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潜在蒸散量的基本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东、西部蒸散量较中、南部大;(2)近60a来研究区潜在蒸散量多年均值为1 049 mm,其中夏季潜在蒸散量最大,多年均值为457 mm,冬季最小为55 mm.潜在蒸散量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年减少速率为14.81 mm/10a,四季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夏季,速率为-5.85 mm/10a,冬季的减少幅度最小仅有-0.69 mm/10a.年和四季的潜在蒸散量在近20年又呈现增加的趋势;(3)经Mann-Kendall突变检验,1981年阿克苏地区整体ET_0发生突变,呈显著减少趋势;(4)阿克苏地区的ET_0与年均日照时数和年均风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8月,对江西省贵溪市境内的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611只,隶属于10目、26科。其中雀形目鸟类在个体数量和种类上都占据了优势地位,树麻雀是其中的优势种。在居留型组成上,留鸟无论在个体数量还是种类数量上都占据优势,分别为83.6%和80.3%。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36,均匀度指数为0.83。在调查的6中鸟类生境中,阔叶林群落鸟类多样性最高,为3.08,而混交林的均匀性指数最高,达到0.92。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之间相似性较低。其中阔叶林生境与村落生境之间的相似性指数最高,达到0.43;混交林生境与灌丛生境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为0.09。总之,栖息地的相似性则决定了鸟类群落结构组成的相似程度,包括生产力的不同、种间竞争、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在内的诸多因素决定了鸟类分布的不同。在这些因素当中,栖息地的生产力高低是决定不同生境鸟类分布数量的最大影响因素。在保护区内的6个不同生境中,阔叶林生境和村落生境拥有最大的生产力,两者也拥有最多的鸟类数量和种类。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下华东4省1市风速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季风与气温的关系是全球气候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华东4省1市56个气象站点近53a的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Kriging和IDW空间插值、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3年华东4省1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平均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3年华东4省1市平均风速减小了0.013 9m·s-1·a-1,其中,冬季下降快,夏季下降慢,(2)风速变化率在空间上整体呈条带状分布,并从中心条带向两边递减;(3)气温在1991年发生突变,突变后风速的递减速度加快.整体上风速与气温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4)华东4省1市风速在28a时间尺度上存在周期震荡.该研究对全面认识华东地区风能资源的发展以及风速与气温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星子水文站逐日平均水位数据为基础,以自然年内多个特定水位维持时长为主要指标来表征水位波动规律,研究1987~2015水文情势变化。按湖底高程差异,将鄱阳湖分成10个高程区间,基于1988~2015年间18景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提取NDVI指数,研究18a丰水期植被面积的变化。使用冗余分析RDA分析上一年和当年水位变化因子与1988~2015年鄱阳湖各高程区间丰水期植被覆盖面积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8~2015年,鄱阳湖水位呈下降趋势,枯水期长度增加,丰水期长度减小;(2)1988~2015年,鄱阳湖丰水期植被面积随着年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湖底高程(黄海高程)为10.5~11.5、11.5~12.5、12.5~13.5m区间的增加趋势比其他高程显著;(3)鄱阳湖湖底高程较高的地段,丰水期植被面积年际差异较小;(4)丰水期植被面积与上一年度丰水时长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快速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 并引起区域绿地景观格局及生态价值的显著变化. 本文选取东南沿海中部的宁波市北仑区为研究区域, 以其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提取绿地, 借助ArcGIS和Fragstats软件,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北仑区绿地景观动态演化及其生态价值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绿地是北仑区的主要景观类型, 1990~2015年间快速城市化导致北仑区1406hm2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2)北仑区绿地景观异质性减弱, 趋于集中式发展, 整体破碎度降低; (3)截止2015年, 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比1990年减少了6%, 生态环境出现恶化, 主要是建设用地占用绿地导致生态总价值下降; (4)北仑区绿地系统生态价值等级由中心向外围降低呈不规则环状, 且高价值区逐渐向东南方向减少并转变为较低价值区.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的水鸟越冬地,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近些年鄱阳湖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导致鸟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本研究于2014/2015~2017/2018越冬季调查鄱阳湖9个子湖的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旨在掌握鸟类资源的变化情况,评估鄱阳湖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4个越冬季,鸟类物种数变化不大,个体数在2015/2016最低。食鱼集团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其可能原因是集团内主要物种的数量增加,以及保护措施的实施。食草集团的数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洲滩植被面积增加有关。食种子集团和食块茎集团的数量逐渐减少,表明鄱阳湖的水生植被逐步退化,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对此,建议加强研究,找出鄱阳湖水生植被退化的驱动因子,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水生植被恢复,为依赖于水生植物生存的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60~2014年云贵地区49个站点的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季尺度和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旱涝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1960~2014年云贵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997年出现了气温突变现象.(2)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秋季降水量下降最快,冬季最慢,且降水呈现14a和28a的周期变化.(3)1960~2014年云贵地区呈现偏旱的趋势,且夏秋两季干旱趋势较为明显.(4)从空间尺度分析,云贵地区整体上趋于干旱(SPI倾向率小于0),在云南与贵州交界处,偏旱现象较为严重,仅在云南省北部出现偏湿现象.因此近55a云贵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以杭州市为样本,基于土地城市化转变过程中地价形态的动态扩展模型,采用Webmap空间技术,研究了土地城市化转变过程中价格的空间复杂性及城市形态的应激反应,探讨杭州市土地城市化转变过程中价格机制的响应.结果表明,作为土地城市化的重要外生效应,地价与土地城市化转变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有序转化、规范和引导土地流转和转换、合理调整非农用地的内部结构,以及调控城市扩展和城镇数量等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浙江省空气质量风险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改革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空气质量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识别城市化过程中影响空气质量的风险因子,探究不同城市化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阶段的风险因子及其决定力的差异,有助于政府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合理预防、控制和治理空气污染.根据2015年浙江省各市城市化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将全省划分为协调发展、转型过渡和不协调发展3种区域,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全省不同耦合协调分区的空气质量风险因子.研究表明:(1)不同耦合协调分区的主要风险因子不完全相同;(2)城市化因子通常与年均AQI值正相关,与自然、气象因子负相关;(3)风险因子的两两共同作用加强了对空气质量空间分布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以宁波北仑区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景观格局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及其生态风险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是林地与耕地,景观演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量增加,耕地景观面积明显减少,区域景观破碎化愈加明显;(2)25a间,研究区内低生态风险区大量减少,而中、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大大增加;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人类活动使山麓地带大量低生态风险区转变为较低生态风险区;(3)1990~2015年,研究区内由低等级转向高等级的生态风险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5%;前期以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转向中生态风险区为主,后阶段以中生态风险区转向较高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区的比例有所增加;1990~1995年、2000~2005年、2010~2015年3个时间段生态风险转换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4.
攀援植物的行为及其生态适应方式和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攀援植物的攀援方式、化学性防御等行为遵循进化稳定性的原则;攀援植物在异质生境,如不同的光环境及不同的支撑条件下的觅食行为,遵循形态可塑性的原则.攀援植物行为的生态适应意义主要体现在保证了其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对延迟投饵0~6d的鮸鱼仔鱼的摄食、生长与存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当海水温度为24.5~25℃,盐度为24.2~24.8时,鮸鱼仔鱼3日龄后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5%.其不可逆点(PNR)出现在开口后第3天;(2)鮸鱼仔鱼体长的增长率随着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减低,鮸鱼仔鱼的存活率亦随着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延迟6d投饵,8日龄仔鱼全部死亡;(3)鮸鱼仔鱼的适宜投饵时间为孵出后的1d之内.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商业的繁荣与商铺的增值,但商铺租金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选取了杭州市1~6级商服用地范围内2 026个具有代表性的底层商铺,运用克里金插值法探索了杭州市商铺租金的空间分异格局,并采用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特征价格法,探究了5个分市场下商铺租金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大型购物中心、学校、交通设施等商业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对商铺租金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具有显著差异;相同的特征变量在城市不同区域,如复合功能区域、商务功能主导区域、居住功能主导区域,以及城市中心区域、城市外围区域,对商铺租金的影响呈现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外来种喜旱莲子草的克隆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外来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生长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它的克隆生长规律,并探讨丁它的觅食行为.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喜旱莲子草生物量增加了近30倍,一级葡萄茎分株数增加了近50倍,最长的一级葡萄茎长度增长了近40倍,一级葡萄茎总长度增长了近13倍;一、二、三级葡萄茎上的总分株数增加了近130倍,3个级别匍匍苇总长度增长了近28倍.通过各级葡萄茎个数,葡萄茎总长度和葡萄茎总分株数比较发现,二级葡萄茎比一、二级葡萄苇生长的都要快,而一级葡萄茎的间隔物平均长度远远大于二级和三级葡萄茎.克隆植物的觅食行为与它的克隆生长紧密相连,从觅食行为来看,喜旱莲子草克隆构型随生长季节的变化说明了它对生长季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种快速克隆生长的特性和对生长季节的适应性有利于喜旱莲子成功入侵新的生境。  相似文献   

18.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各城镇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为此,以慈溪市观海卫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题思考,分析工业型城镇的空间发展历程及特征,指出其存在以外延扩张式发展为主导、开发模式亟待转变、用地布局杂乱、缺乏有序引导、公建设施与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工业型城镇应加快城镇产业转型和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镇发展动力多元化;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注重城镇内涵式发展;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品质,建设现代化城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及PSR模型, 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分析框架, 测算中国31个省域单元2006~2018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2大系统的综合水平、耦合度及协调度, 并从发展趋向、耦合协调空间分异和空间类型3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共经历高速发展和稳定发展2个阶段; 各省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程度总体较高, 协调程度总体中等, 耦合及协调程度省域差异明显. (2)中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区和中度协调新型城镇化滞后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低度协调区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低度耦合区则多分布在西南及西北地区; 新型城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大系统耦合协调的强弱, 因此,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依然是多数省域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