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并研究了新型感可见光的光引发体系乙基曙红碘盐。结果表明,该引发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敏引发效率受其结构、介质性质和浓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可见光照射下,发生由乙基曙红阴离子向二苯基碘阳离子的电子转移反应,产生具有引发活性的苯自由基和非活性的乙基曙红自由基。测定了光聚合的动力学方程以及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比较了曙红单碘盐和双碘盐的各种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曙红(EO)二苯基碘鎓盐(DPIO)复合光引发体系,其光响应范围可至可见光区,最大吸收527nm。曙红鎓盐体系无暗反应,但在可见光作用下,由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敏化反应使染料发生漂白作用和鎓盐裂解产生活性自由基,由此可引发环氧6101双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光固化。光固化速度与复合体系的结构组成有关,其中曙红双盐(EO(Ph_I)_2)比曙红单盐(EO(Ph_2I))具有更高的引发效率;在同样条件下双分子体系(EONa_2+Ph_2I+BF_4~-)不能引起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周文慧  何勇 《应用化学》1998,15(2):6-10
荧烷染料和二芳基碘Weng盐组成的体系,在光作用下,通过激发态的荧烷染料与碘Weng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反应,生成开环结构的荧烷染料有色体,伴随发生Weng盐的光解反应,生成活性引发自由基碎片。该体系不仅可有效地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反应,也可同步发生光生色作用,产生较高的色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感可见光的引发体系-曙红双(二苯基碘鎓盐)(Eo(IPh_2)_2).在基态,这种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在激发态时能发生离子对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导致其发生漂白和碘鎓盐的分解反应,产生具有引发作用的自由基.该体系适用于一般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其中时丙烯酸酯类单体效果最好.在以甲基丙烯酯甲酯(MMA)为单体时,聚合反应速度满足动力学方程:R_p=l[Eo(IPh_2)_2]~(0.38)[MMA],并求得聚合反应的活化能E_c=7.00kcal/mol.氧在Eo(IPh_2)_2光敏引发聚合中,既起自由基聚合阻聚剂的作用,又起引发剂三重态猝灭剂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感可见光的染料鎓盐光引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感可见光的引发体系-曙红双(二苯基碘鎓盐)(Eo(IPh2)2).在基态,这种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在激发态时能发生离子对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导致其发生漂白和碘鎓盐的分解反应,产生具有引发作用的自由基.该体系适用于一般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其中时丙烯酸酯类单体效果最好.在以甲基丙烯酯甲酯(MMA)为单体时,聚合反应速度满足动力学方程:Rp=l[Eo(IPh2)2]0.38[MMA],并求得聚合反应的活化能Ec=7.00kcal/mol.氧在Eo(IPh2)2光敏引发聚合中,既起自由基聚合阻聚剂的作用,又起引发剂三重态猝灭剂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二芳基碘Weng盐光引发剂以及由它组成的光敏引发体系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碘鎓盐/胺复合体系,用作自由基光敏聚合的引发剂具有良好的效果[1],但是关于碘鎓盐和胺相互作用产生有引发活性的自由基的光化学反应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见光引发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制备的复合树脂,重点研究了自由基光引发剂樟脑醌和阳离子光引发剂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质量比对固化时间、固化深度、线尺寸变化率及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当樟脑醌在混合引发剂中的质量分数为0.75时,固化时间为6s,光固化深度为7.86mm,线尺寸变化率为0.2%,固化复合树脂的综合性能优良;很好地证明了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结合了自由基聚合和阳离子聚合的优点,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三种分别含有苯环、噻吩环和呋喃环的亚芳基环戊酮类可见光引发剂BDMA、BDTA和BDFA。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激光闪光光解和电子自旋共振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和BDMA相比,杂环的引入使BDTA和BDFA的吸收光谱红移至黄绿光波段,从而能够和商用532nm激光器的发射光谱相匹配。光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可见光光源照射下,这三种光引发剂均能直接引发丙烯酸酯单体PEGDA400发生自由基聚合,其中BDTA的引发效果最好,在可见光聚合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自由基聚合近20年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由基聚合是在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工业生产高分子产品的重要技术。自由基聚合由通用自由基聚合而发展为今天的活性/控制自由基聚合,是近20多年的事情。通用自由基合的研究主要是高活性引发剂、氧化还原体系及多功能引发体系,ESR和激光技术在动力学和自由基精细结构测定的应用等。而活性自由基聚合由最初的引发转移终止剂活性自由基聚合(iniferter),演变为氮氧自由基调控聚合(NMP)或稳定自由基聚合(SF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茂钛金属/环氧化物自由基开环引发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碘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有机碲、有机锑调控聚合等活性/控制自由基聚合。本文就以上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周文慧  王冬  王尔 《化学学报》1998,56(3):244-250
本文设计了染料循环再生的光敏反应体系, 通过对占吨碘翁盐电子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 提出了占吨染料在光敏反应过程中的染料再生循环, 它依次由三个反应过程组成: 在光作用下, 通过电子转移反应, 产生染料氧化褪色体(I); 在H给体存在下, 通过H转移反应, 使产物(I)转化为染料酸式隐色体(II); 在碱作用下, (II)发生去质子反应, 染料再生回复到染料的起始结构。其中光、H给体和碱的作用是再生循环的三个要素, 而控制染料酸式隐色体生成比例是染料再生效率的关键。由乙基曙红碘翁盐/三乙胺组成的染料再生体系的染料敏化效率比单一体系高4倍左右, 同时使活性自由基的数量增殖, 这种体系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文慧  王冬  王尔JIAN 《化学学报》1998,56(3):244-250
本文设计了染料循环再生的光敏反应体系, 通过对占吨碘翁盐电子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 提出了占吨染料在光敏反应过程中的染料再生循环, 它依次由三个反应过程组成: 在光作用下, 通过电子转移反应, 产生染料氧化褪色体(I); 在H给体存在下, 通过H转移反应, 使产物(I)转化为染料酸式隐色体(II); 在碱作用下, (II)发生去质子反应, 染料再生回复到染料的起始结构。其中光、H给体和碱的作用是再生循环的三个要素, 而控制染料酸式隐色体生成比例是染料再生效率的关键。由乙基曙红碘翁盐/三乙胺组成的染料再生体系的染料敏化效率比单一体系高4倍左右, 同时使活性自由基的数量增殖, 这种体系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曙红与香豆素混合的方法,配制成敏化剂修饰纳米晶薄膜.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共敏化的方法可以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效提高电池的吸光度,使得电池的性能比单独使用曙红敏化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模拟太阳光下,曙红与香豆素共敏化的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了532 mV,短路电流达到了0.1125 mA/cm2.  相似文献   

14.
概要介绍了一类新型双β-羧乙基锗氢氧化物合成,结构及理化性质,重点报道了它们对体外O2^-和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抑制人肝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文静  张文生  闫金龙  李伟  申国玉 《应用化学》2011,28(10):1143-1147
在醋酸乙烯酯的普通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加入少量碘(质量分数为0.57%~0.86%),用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合成聚醋酸乙烯酯,对其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碘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发现随着碘浓度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得到更好的控制;对聚合过程进行了核磁跟踪,考察了聚合过程中几种化合物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初级自由基与碘生成的加合物A-I(A来自引发剂分裂后产生的自由基)及单体加合物A-Mn-I(M代表单体单元)的变化情况;对聚合物结构作了详细的1H NMR分析,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分子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分子量分布随单体转化率增加而变窄,聚合终期,单体转化率达到80%左右时,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Mw/Mn≤1.41),且含有碘端基。该方法的自由基聚合具有活性/可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荧光素衍生物稀土配合物的电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荧光素衍生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电学性质及结构在文献中曾做了报道。为了探讨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对配合物电学性质的影响,本文报道了曙红B(二溴二硝基荧光素二钠盐)、虎红(四氯四碘荧光素二钠盐)、荧光桃红(二氯四溴荧光素二钾盐)及其与La(Ⅲ)、Ce(Ⅲ)、Gd(Ⅲ)、Y(Ⅲ)稀土配合物的电阻率与温度变化的依赖关系。 1.配合物的制备 曙红B、虎红、荧光桃红均为上海化学试剂厂化学纯产品,经纯化后使用。氯化稀土(RECl_3·XH_2O)由相应的稀土氯化物溶于稀盐酸后转化而成。 曙红B用甲醇溶解,虎红和荧光桃红用蒸馏水溶解,分别配成0.05M溶液。将上述溶液按荧光素衍生物与RECl_3·XH_2O的摩尔比为3:1的量,分别逐滴加入含有稀土氯化物的  相似文献   

17.
用PM3方法对新近合成的一个方酸内Weng盐衍生物:2-(N,N-二羟乙基)胺基-4-二甲胺苯基方酸内Weng盐的微观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以(N,N-二羟乙基)胺基负离子,二甲胺一方酸制备该方酸内Weng盐有邻位和对位两种产物,且对位更易生成,同时,还探讨了提高光致材料产率的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庆云  魏莫愁 《化学学报》1987,45(4):354-358
用典型自由基引发(hv,Cu,S2O4^2^-,ABN,DBP等),可以使2-卤四氟碘乙烷(1)(XCF2CF2I,X=Cl,I)产生四氟乙烯.从而证实了2-卤四氟乙基自由基在温和实验条件下能够发生β-断裂.1与亲核试剂(如PPh3,F^-,Cl^-,Br^-,CH3O^-,PhS^-等)作用结果,同样能得到四氟乙烯.这是符合离子型亲卤反应机理的.由此可见,1具有参与自由基机理和亲卤机理反应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具有较高可见光还原水制氢性能的Eosin Y/Pt/SiO2催化体系, 详细考察了二氧化硅性质、曙红Y与二氧化硅的混合方式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光敏化催化剂制氢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增大, 析氢速率随之提高; 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提高光量子效率; 与曙红Y浸渍法吸附在二氧化硅表面制备的催化剂相比, 原位物理混合制备的催化剂光敏化析氢速率和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将碘乙酸、烯丙基胺、芳香醛和异腈室温下在甲醇中进行多组分Ugi反应得到加合物,进一步在二氯甲烷中以三乙基硼为引发剂,进行α-酰胺基自由基原子转移5-exo环合反应,可以得到γ-丁内酰胺,操作简便,产率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